陈晋 高墙内的“警灯”

2016-09-10 07:22:44方翠琴
中华儿女 2016年16期
关键词:警灯监所在押人员

方翠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位普通青年民警,恰似一盏“警灯”,一如既往地在高墙内闪闪发光

他甘于奉献,一如警灯,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

他忠于職守,一如警灯,防止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他示意导航,一如警灯,让在押人员重扬生活的风帆;

他就是鄂州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副所长陈晋,他15年如一日,每天往返巡查监所五次,脚下路程近两公里,十五年走过近三万公里;他管理着七个监号,每天找8名以上在押人员谈话,十五年来谈话逾四万人次;他管教已决待执行的死刑犯和犯罪分子,十五年来送走死刑犯8人和各类刑事犯三千余人;他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深挖各类案件线索520条,破案412起,其中命案2起,重特大案件185起。

今年5月1日,陈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近日,笔者走进鄂州市第一看守所,眼前的陈晋中等身材,充满正气的国字脸,不怒自威。接下来的时间里,陈晋向笔者讲述了自己15年如一日的从警岁月,以及他独创的用教育感化深挖犯罪的工作方法。

警灯,燃烧青春热血,照亮高墙内外

1999年,年仅22岁的陈晋大学毕业,先在农村基层派出所工作,两年后被组织安排到看守所工作,每天上班就限制在高墙方圆二千多平米内,打交道的是各种各样的刑事犯罪嫌疑人。家里有事不能照顾,同学约会不能参加,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讲无疑有些不适应。更何况陈晋对看守所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只知道高墙与一切罪恶有关,与一丝温暖无关。

一开始,他也像所有刚参加工作的人一样,充满激情,干劲十足,很想在管教这个工作岗位上干出点名堂来。然而,当他面对着陌生的工作环境,硬着头皮走进监室管理在押人员却漫无头绪的时候;当他试图走进犯罪分子的内心世界,却屡屡招来白眼,甚至被辱骂的时候,他消沉了,迷茫了,感觉工作找不到方向。每当夜深人静,他一次次扪心自问:“高墙、铁窗、镣铐,收监、押解、释放,监管工作就只能这样单调枯燥,毫无乐趣吗?难道我的青春、我的人生就注定在这毫无生气的高墙内默默虚度吗?”

陈晋流露出的消沉情绪,让领导和同事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那段时间支队领导多次找陈晋谈心,对他进行开导和鼓励。陈晋的变化也被他父亲觉察到。陈晋的父亲是部队干部,转业后到公安工作已二十多年,他语重心长地说:“监管工作,看似平常,其实责任重大,承担着对违法犯罪人员集中进行看押管理和教育救治的重要任务,是公安机关预防、打击、惩治违法犯罪的重要阵地,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线。孩子,不要这山望到那山高,你现在是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明白自己的身份,不能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好好干吧!”

支队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以及父亲的话给了陈晋很大触动和启发,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心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在这片高墙内,在看守所这个小天地里干出点名堂来。

这之后,大家看到的陈晋像变了个样儿——上班第一个到岗,下班最后一个离开,值班总是把最重,最累的活揽到自己身上。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虚心向老民警请教,学习他们丰富的监所管理经验。他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遍了监所每一个角落,让监所像家一样熟悉。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监管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和业务管理知识,仅笔记就做了三大本。渐渐地,他对管教关押对象的基本情况,基本案情、诉讼环节、思想动态、身体情况、检举线索开始了如指掌。熟知一个关押对象并不难,八个十个也容易,但他对所管监室六、七十名关押对象都熟知是不容易的。2009年7月份,省公安厅一位领导来监所检查时,随机抽查了14名关押对象,陈晋对答如流,毫无差错,厅领导翘起大拇指称赞道:“全省监管场所民警都能像小陈这样熟知每一位关押对象,那么什么事故都能避免。”

陈晋曾经帮教过一名姓王的盗窃犯,王某刚进监所的时候,整天沉默不语,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绝望。经过深入交流,陈晋得知王某妻子残疾,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他之所以走上盗窃犯罪的道路也是迫于生活无奈。这之后,陈晋利用休息时间多次奔波,主动为王某妻子争取到低保,并自己掏钱给他的孩子购买学习用具。王某深受感动,表示要好好接受改造,再也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了。王某出狱后给陈晋寄来一封感谢信,信中说:“在我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是你给我点亮了希望之灯,找到了人生的目标,现在我和妻儿团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新生活的信心。这是陈晋第一次收到经他改造出狱犯人的来信,他至今记忆犹新。

此后,陈晋经常会收到类似信件,每当此时,他的脸上就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警灯,闪耀人性光芒,温暖在押人员的心

在监所里,最难管理的是死刑犯,陈晋却跟许多死刑犯交上了朋友,让他们在温情中走完生命中最后一段历程。

郑某因故意伤害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在等待最高人民法院裁决的日子里,桀骜不驯的郑某因为“三进宫”的经历极不配合陈晋的工作,时吵时闹,时唱时哭,故意扰乱、破坏监管秩序。陈晋耐心、细致地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这其实是郑某内心空虚、思想绝望的一种发泄。“心病还需心药医”,陈晋根据他讲朋友、重义气的性格特点,不离不弃每天坚持找他谈话,从人生、家庭、社会以及人的价值等多个角度,像朋友一样去跟他谈心,交流思想。同时,从生活上积极帮助他,自费购来书籍供他阅读,充实他的文化生活。一开始,郑某有严重抵触情绪,认为陈晋是“猫哭耗子假慈悲”。直到有一天,郑某得了重感冒,陈晋几乎天天陪在他身边,嘘寒问暖,端药送水,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时候郑某想大小便,因身体虚弱不太方便,陈晋就协助医生帮助他解决。郑某觉得不好意思,陈晋却说:“都是大老爷们,还害什么羞。”郑某的眼角湿润了,他看了陈晋一眼,轻轻地说道:“你是个好人。”

许多同事一开始并不理解陈晋这种做法,认为死刑犯是罪大恶极之人,何必对他们这么好。陈晋却不以为然地说:“死刑犯也是人,他們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有着人性的良知,关键在于你能否拨动他们藏在内心深处那根情感的弦。”陈晋就是要做这个拨动“情弦”的人,以真情重塑一个个曾经迷失的灵魂,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良知。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郑某终于被打动,认了陈晋这个朋友,并主动对陈晋说:“陈管教,经过和您接触,我才真正地体会到做人要向您学习,您放心,我以后决不会给您添麻烦。”后来,郑某不仅自己带头遵守监规,还协助陈晋做其他在押人员的思想转化工作。半年后,最高人民法院维持了郑某的死刑判决,郑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给陈晋留下人世间最后一封信,信里有这样一句话:“要是我能早点遇到您这么好的人,也许我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几年来,陈晋先后送走8名死刑犯,让他们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都感受到了人间真情。陈晋始终坚持人性化管理,以博爱之心关爱着每一位在押人员。他们中有人生病了,他及时通知狱医加紧治疗;有人觉得伙食不合口味,他积极争取食堂加以改进;有人想要倾诉内心的苦闷,他就像朋友一样和他聊天。不仅如此,陈晋还关心着他们的婚姻和家庭,共帮助十多个曾经破碎的家庭重新建立起来,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找到人生的方向。

在押人员龚某曾经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由于沉迷于赌博而走上了盗窃犯罪的道路,妻子伤透了心,探监时丢下一句话:“我们离婚吧!”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龚某懵了,觉得被家人抛弃了,活在世上已经没有什么意思,用头将监所墙壁撞得咚咚响,被监管民警制止后,又一连三天粒米未进,一心求死。陈晋决心帮助龚某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他亲自给龚某打来饭菜,并趁机加强龚某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和改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龚某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情绪开始好转。然而要完全解开心结,他还需要亲人的关爱。陈晋又主动找到他的妻子,将他积极改造的表现告诉了她,请她不要轻易放弃,配合监所对他进行帮教。通过多次上门做工作,龚某的妻子被感动,撤回了离婚诉状,并给丈夫寄去了一封规劝信。龚某一遍遍读着妻子的来信,笑了又哭,泪水满面,他哽咽着说:“妻子不和我离婚了,她劝我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谢谢陈管教。”

为报答陈晋的恩情,龚某主动向陈晋检举交待了40起案件线索,公安机关根据线索破获了38起、涉案价值23万元的系列入室盗窃案件。该案还被评为 “全省深挖犯罪十大精品案件”。龚某被法院认定有立功情节,从轻判处有期徒刑7年。

警灯,永远闪耀,诠释忠诚与奉献

有人说:监管场所出事故是绝对的,不出事故是相对的。陈晋说:“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出不得一丁点差错。”凭着严格管理,人性感化,他所管理的监号无事故发生。

有一次,他的一个同学上门来找他,陈晋热情地接待他,两人闲聊了一阵,同学终于开口说:“我有一个做生意的熟人关在你们那里,你上班遇到他,请将这封信带给他,事成之后,我不会亏待你。”陈晋知道关押对象是个做钢材生意的,因偷税漏税关进来。听完同学的这番话,陈晋知道他想叫自己通风报信,当即义正言辞地说:“你这是叫我脱掉我身上的警服呀!我是一名人民警察,能做这种违法乱纪的事吗?”说得那位同学满脸通红,悻悻而去。

陈晋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爱人也约法三章,凡涉及到监管工作的事不能过问,凡上门说情的人一律拒绝,凡在押人员家属请客一律不得参加。就是因这份认真劲儿,陈晋得罪了不少人。他常自嘲地说,本来干的就是得罪人的事,不得罪人都不行啊,否则怎么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陈晋的妻子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承担着治病救人的职责,工作同样繁忙,但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将全家重担扛在肩上,已读初中的女儿从幼儿园到上学全由她接送,双方父母全由她照顾。陈晋的父亲一条腿伤残,岳父腰部骨折长期卧床,他只能利用节假日和自己不当班的时间去照顾,其余的时候全由妻子负责。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陈晋雇了一个保姆,结果保姆因为太累受不了不辞而别,一提起这些陈晋内疚地说:“多亏了我的妻子。”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血雨搏击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陈晋创造的管教工作“五法”和教育感化深挖犯罪“十大技战法”已被监所民警和上级公安机关借鉴和推广,2013年7月,陈晋被省公安厅监管总队聘为“全省首批公安监管工作专家”。因工作突出,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荣立个人二等功,先后被评为第三届“荆楚十大爱民警察”、 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湖北省优秀青年卫士、全省模范公安民警、鄂州市劳动模范,并当选为鄂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陈晋这位普通青年民警,恰似一盏“警灯”,一如既往地在高墙内闪闪发光!

责任编辑 郝涛

猜你喜欢
警灯监所在押人员
济南市某看守所在押人员童年创伤经历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慌张
福建文学(2020年3期)2020-08-06 14:59:50
“智慧监所”建设的理念、特点及影响
“心灵”体操对看守所在押人员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长江丛刊(2017年26期)2017-12-21 07:28:27
条形码技术在公安监所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印度:全面取消专车红色警灯
东西南北(2017年11期)2017-06-30 20:50:48
印度全面取消专车红色警灯
环球时报(2017-04-21)2017-04-21 07:08:44
腾冲县总工会:为看守所在押人员“送精神食粮”
时代风采(2015年3期)2015-04-10 20:21:50
基于物联网理念的公安监所智能视频监控
警察技术(2015年3期)2015-02-27 15:37:01
看守所在押人员安全风险程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