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春霞
自中央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后,各地相继推出实施意见和具体细则。可以看出,地方细则对干部在政治方面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截至目前,至少有北京和甘肃、浙江、宁夏、云南、安徽、天津、湖北、四川、河北、山西、新疆、湖南、青海、广西、海南等地已完成具体细则。那么,各地都是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强化具体细则的可操作性的呢?不妨来对比看一下。
纪律更多,规矩更严
在遵守黨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湖北省增加了“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放任不管”,“不服从组织安排,跟组织讨价还价”,“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等内容。
浙江新增“散布有损党和国家形象言论,造成不良影响的”,“在领导班子中搞团团伙伙”,“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组织安排的”等内容。
河北新增“妄议中央、损害党和国家形象,或者投机钻营、拉帮结派、闹不团结的”等内容。除了河北外,甘肃也将“妄议中央”写入实施细则。
加大生态保护考核力度
在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方面,河北提出,“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或者空气污染治理不力、连续两年未完成PM2.5年度下降指标任务,负有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的”干部,可适用对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或者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有关规定,对领导干部予以免职或者降职。
北京明确“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干部,区分不同情况,追究其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情节严重的要终身追究责任。
浙江、青海、宁夏也明确对生态保护不力的有关干部进行问责、调整。
三地将问责不执行民族政策干部
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把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维护稳定等纪律要求,作为干部“下”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甘肃规定,“违反《宪法》和民族宗教法律法规,不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导致发生重大事件,对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干部要问责。
在青海,“理想信念动摇,尤其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违反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关键时刻经受不住考验的”干部要被调整。
同样,宁夏也有类似的规定。
将扶贫完成情况作为调整依据
在实施细则的制订中,贵州、广西、甘肃等地把扶贫攻坚等中心工作的履职情况作为干部调整的重要依据。
例如,甘肃在实施细则中明确,有两种涉及扶贫的情形会被问责:一是各级领导干部完不成扶贫攻坚任务、在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在扶贫攻坚中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得力、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二是贫困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所在的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扶贫考核结果被评定为较差等次的。
违规经商将被调整
北京、宁夏新增对违规经商的干部进行调整的内容。例如,北京在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违反有关规定经商办企业、在企业等经济实体兼职的,或利用职权、职务上的影响,为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的”,必须及时予以调整。
宁夏也规定,“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经商办企业的”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