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让大政方针更“贴心”
——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着力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2016年,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
这天傍晚,村务公示栏前聚集了一群庄稼汉。
公示栏上,新近享受到低保、种粮直补等优惠政策的村民个人信息,在乡亲们眼前一览无余。
和个人信息一起张贴出来的,还有相关部门的监督电话。
“这些人我认识,符合享受条件。”
“就算有哪个不符合条件,我们也可以随时打电话举报。”
…………
乡亲们竞相称道。
而在以前,每当村里有人申请低保等政策时,就会引发猜忌、矛盾甚至上访。
在全市乃至全国农村,各类惠民政策无不备受关注。因此,执行这些政策的镇村干部,往往也成为群众监督焦点。
安富街道也不例外。
據相关资料显示,前些年,安富街道每年都会收到不少举报,全是针对惠民政策执行的——有的说村干部损公肥私、惠亲厚友;有的说村干部贪污冒领、私吞侵占;还有的说村干部做事不公、排挤他人……
举报还不算,甚至还有人为这上访——纪检部门一查,有些举报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虽说贪腐分子是极少数,却影响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让清白的干部遭了殃。
“别看我们‘权’小,吸引的‘火力’却不小。”有干部自嘲。
对此,通安村综合服务专干刘笃勇欲哭无泪。
在“舆论火力”围攻下,刘笃勇和同事们最怕到村民中宣传政策——“以前,任你怎么费尽口舌,村民就是两个字:不信。”他苦笑道。
这样的窘境,终于在2013年开始扭转。
那一年,安富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决定:增进群众对干部的信任。
街道的办法是:创新基层惠民政策执行信息公开方式,用“真实”换回“真心”。
在区纪委帮助下,街道干部很快设计出了“十公开”制度。即街道下辖行政村(社区)的党组织书记、主任、综合服务专干和综治专干本人,以及他们的直系亲属享受低保、危房改造、种粮直补、土地复垦、计生优惠、农机补贴、退耕还林等十项惠民惠农政策的情况,要全部即时向群众公开。
“十公开”制度出台以后,村干部们立即行动起来。
按照制度要求,刘笃勇将老父亲享受种粮直补的明细账如实整理出来,张贴到村务公开栏里。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刘笃勇很快就发觉:乡亲们对自己的态度亲热起来了。
“村干部公开的信息条条目目清清楚楚,真实可信——既然信了,我们当然会支持他们的工作。”乡亲们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