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文教学过程中,用就地取材的方法解决学生无事可写的困难,培养积累素材的方法、习惯。用当面批改的方式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把学生引领进写作大门
【关键词】就地取材;当面批改;写作入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解决 “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问题,但现实是一旦让学生写作文,很多学生常常觉得没什么可写,不懂怎么写。我尝试使用“就地取材,当面批改”的办法化解它,进行写作入门训练,成效明显。
就地取材是指写作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本人当时具有的素材展开写作,选材自由,选题自由,主题自定,这样大大降低写作难度,先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写,有话可说,这阶段不要求学生过多考虑表达方法,大胆放开手脚,打开思路,信笔写来。以此降低写作门槛,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会积累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就地取材需遵循由易到难,由被动到主动的原则。
一、创造机会,就地取材
每当接手教新的班级,我都有意举办一些活动,给学生创造就地取材的机会,一开始搞一些简单有趣且人人能够参与的活动,如举办成语接龙,猜字谜,师生背古诗比赛、让同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上台当模特,下面的同学用成语形容她的长相、动作、性格或者是当时的表现等,或者安排全班同学轮流上台表演“金鸡独立”,举办简单有趣的活动,等学生尝到就地取材去写作的甜头后,还组织学生举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活动,如调查公德践行的情况,用实地观察记录、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调查了解周围人们的公德践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展班级讨论“自己该怎样做一个有公德的人?”又如自编自演童话剧,从编剧本,演员选择,动作的编排,童话剧的排练,道具的设计,全由学生自己安排,真正做到自编自演。活动结束后马上布置同学以这个活动为题材写作文,由于全班参与,既有机会成为当事人,又有机会成为旁观者,有不同的写作角度,不同的体验,这样表达的空间大,选择范围广,内容有了,感受也很真切,学生只要按照活动先后的顺序就能顺利写下来,很多同学能写出精彩的作文。不少同学经过几次活动几轮训练,突然发现,原来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一件可写的事,咬破笔头也挤不出几句话的现象竟然不知不觉间消失了,提起笔就能洋洋洒洒写下去,下笔成文。有个学生这样形容写作顺畅的感受:还没写完上一句,下一句就冒出来了. 这种做法尤其适宜教新的班级初始阶段使用,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到台湾屏东的潮州镇给乡村的六年级小学生上作文课时就是使用这种方法。
二、抓住时机,就地取材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校内校外,总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如天气的突变导致放假,秋游、春游,或者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班级中的一些突发事情,同学的变化,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一些焦点、热点问题等。这些事情就是他们很好的写作素材,所以笔者抓住机会,让学生就地取材,训练写作能力。
如初一第一次中考后第一周,专门用来训练写作,因为中考刚刚结束,这是他们上初中的第一次考试,不管考试结果怎样,都会有一些感受。在这时安排写作,正是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的时刻。于是,我就以“最( )的时刻”这样半命题的形式让学生训练写作。果真,很多同学稍稍思索片刻,马上提笔唰唰写了起来。有的写“最自豪的时刻”,有的写“最后悔的时刻”,有的写“最郁闷的时刻”,有的写“最难忘的时刻”,有的写“最紧张的时刻”等,五花八门。多数以这次中考为题材,也有的写其他题材的。虽然有很多同学动笔了, 但还有少数同学枯坐着,半天不动笔的。笔者见状提示说如果实在找不到题材的同学。就以“最头痛的时刻”为题,写出作文怎样令你苦恼头痛就行了。这些同学听到这话,豁然开朗 ,依言而行,一个个埋头奋笔疾书。
三、生成资源,就地取材
训练写作的过程中,也会形成新题材,这些新的题材就是生成资源,利用这些生成资源,又找到了就地取材再次训练写作的机会。这样由一个题材引出了另一个题材,环环相扣,层层展开,颇有“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势。如上述讲到笔者在中考后利用“中考”这个题材训练写作时发现,这样虽然解决全班同学都找到题材的难题,可是,笔者在巡查中发现学生习作中问题百出:有的思路混乱,有的详略不当,有的不做铺垫,交代不明等。于是笔者拿班长的作文上去展示,班长的成绩历来位居榜首,是同学心目中的学霸。这次中考他的数学取得全镇唯一的满分,所以他就以“最自豪的时刻”为题,写中考数学取得高分的事情。糟糕的是他开头不扣题,文章思路不清晰,中心不突出,自豪之情只是生硬地干巴巴地喊出来的,没有感染力,无法引起共鸣,语言也干巴乏味,有的语句还有语病。总之整篇文章与他的一贯的总分第一名不匹配。笔者把班长的作文展示出来,先让同学观看。笔者再逐一点评。
笔者给班长作文一个差评,这出乎班级同学意料,大家都又惊诧又感慨。于是笔者趁热打铁,马上布置同学以看了班长的作文听了老师的点评这件事为题材,自拟题目, 再次进行写作训练。写作前,笔者先安排部分同学谈谈他自己的写作思路,让大家养成下笔前要对写作内容进行整体构思的习惯。一个同学以“嗨,班长也有短板”为题,班长本人以“重大挫折”为题。有一个同学以“人无完人”为题。很多同学能够一气呵成,虽然写作篇幅长短不一,写作质量有高有低,但是再也没有出现“枯坐良久,不着一字”的现象了。
写了两篇作文以后,笔者又安排同学自行修改作文,这又触到了同学的痛处,很多同学又叫苦连天,无从下手,大多数同学只是修改了错字,添加了一两句话,有的原封不动,少数几个认真对待。班长的作文推倒重来,重写的作文思路清晰了,重点突出了。 情感丰富了。我又把他重写的作文展示出来,让大家点评,在前后作文的对比中,领略“文章不厌百回”的道理。
由于大多数同学在修改作文中受挫,无从下手是普遍的感受,但又见证了班长的作文就是经过修改后才有天壤之别这样的巨大变化,所以既心有不甘想效仿又力不从心。于是笔者又以“修改作文”这事为题材第三次开展写作训练。
在这次以“修改作文”为题材的训练中,大多数同学着重写修改作文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写得真切细腻,突出了修改作文过程中无从下手的苦恼、焦虑的心情。
最后笔者再让学生以“写作训练的感受”为题,第四次进行作文训练。这样利用生成资源,就地取材,一个题材带出几篇作文,学生是先有内容、先有感受体验,再写作,下笔时就容易做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而发。文章内容充实,感情充沛就可水到渠成了。
就地取材,不但为了解决学生当时的写作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写作素材俯首可拾,一件小事,瞬间的感悟,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其实只要留心,素材如“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四、当面批改,编辑素材
就地取材,有了素材,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写,怎么写”的问题,好作文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遣词造句等“怎么写”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靠老师向学生单纯讲写作技巧方面的理论就能解决的。沈从文曾经说 过:“教学创作靠讲不成……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笔者着重通过当面批改的方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当面批改前,老师要先阅读学生的作文,了解作文的优缺点,面批时做到胸有成竹,老师和学生一起,面对作文,逐句逐段阅读下去,发现精彩的句段,马上给予表扬肯定,不吝溢美之词,发现问题,马上指出,客观中肯,毫无苛责语气。面批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的互动过程,也是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写作的过程,有时学生作文题材典型,但叙述简单,面批过程中就可以启发引导他把内容写具体,补充细节,让作文血肉丰满,如一个同学写健忘的爷爷到房间想叫他出来吃饭,但是进了房间后用手指着他一言不发,等到奶奶叫吃饭了,他才记进近孙子房间的目的。这事件典型有趣,突出老人家“健忘”的特点。但是他写得太过简单笼统,面批时笔者问:“看到爷爷进来用手指住自己时怎么想,有没有想到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爷爷要批评你?”爷爷当时的神态怎样,与要批评人的神态相同吗?奶奶叫吃饭了,爷爷怎么说,有什么动作?经过老师的启发,该同学把当时自己纳闷、觉得莫名其妙的心理、爷爷健忘前后的可笑的动作神态,家人的反应等惟妙惟肖地描写出来,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场面感很强,他还抓住了一个典型的细节——“爷爷一拍脑袋说,对了,我是叫你出来吃饭的。”成功地刻画出人物性格特点。有的素材俗套平淡,在面批过程,可以通过深入谈话,了解他生活经历或素材积累情况,重新选材。如一个同学写家乡变化,开始他从交通、房子等几个方面泛泛去写。后来通过交谈,笔者了解到他家的变化,原来家里以前买不起房子,租房子住,现在不但住上了自己的房子,城里还有两套房子出租,于是我建议他以“房客变房东”为题,写出自家的变化,后来这篇作文参加以“新中国建立六十周年成就”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获得了县级一等奖。面批作文,在师生共同探讨过程领悟写作方法,同一篇作文,有二次,甚至多次修改、写作。在不断实践的过程,找到修改作文的窍门,掌握写作技巧,
面批作文是一项艰辛的大工程,老师不辞辛苦,不但让学生摸到写作的门道,而且能激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认认真真对待自己的习作。很多同学写好作文后非常期待老师的面批,“老师,帮我看看!”这是学生完成习作后常说的话。有了老师乐于改,就有了学生的乐于写,写作能力再差的学生在很多次“老师,帮我看看”后,都会有质的飞跃。
就地取材,当面批改,双管齐下,把学生引领入写作大门,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简介:钟永莲,女,1970年生,广西北流市人,本科,中小学一级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