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娅萍
【摘要】妥帖的阅读教学切入,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后面开展的阅读教学开好头,打好基础。文章从文题、疑点、文眼、创境解读切入等方面探讨了阅读教学如何妥贴切入,实现高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妥贴切入;高效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生活化决定了其内容的复杂性。每篇课文都涵盖很多信息,我们能否根据一堂课学习的目标、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对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只要我们处理好教材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寻找到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切入点(授课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就能够提挈式地把学生引入求学之境,并且使学生少走弯路,能及时进入阅读的主阵地,控制学习的制高点,从而发挥语文教材课程的最大效用。
一、解读文题切入,直击教学要点
标题是折射文章光华的窗口,是文章的“眼睛”,通过标题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标题或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或是对文章写作线索的巧妙暗示,或是主题思想的提醒揭示,或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渲染。抓住文章的标题感知文本信息,就抓住了一把最敏感的神经,由此切入,感知文本信息就会大有裨益。例如《再塑生命》一文,如何理解“再塑生命”?从原生语义角度理解字面意思,是“重新塑造生命”的意思。再结合文本仔细探究,“生命”怎么会“塑造”呢?不合情理。很明显,学生与文本阅读对话的通道已隐含其中,促进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阅读对话。
文章的题目往往有一两个字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些字词就是文章的题眼。如《皇帝的新装》,可抓住“新”字探究:“新”装有何特点?怎样穿“新”装?怎样展示“新”装?
巧用文题解读切入,切入教学要点,避免了以往文言文学习的枯燥乏味,给阅读带来新鲜感和发现的乐趣,给教学带来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给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抓住线索切入,挖掘文章主旨
文章线索就像一条链子,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例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多次间隔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语势和节奏感,给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感。每出现一次,作者的赞美之情就喷射一次,千言万语只汇成一个“好”字。在教学中可让学生探究“它每出现一次,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通过研读感知,让学生感受到安塞腰鼓“好”在——壮阔、火烈的场面,隆隆的沉重的响声,充满力量的动作和舞姿。利用这类语言线索,不仅理清了文章的内容,也品出了语言的精妙。又如《变色龙》一课,抓住警官奥楚蔑若夫处理“小狗咬人手指”这一线索,就会对整篇文章有个初步的认识。还有《藤野先生》只要抓住了课文的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这一条情感线索进行教学,就会清晰,在抓住作者心理变化这条暗线,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线索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进行立意和谋篇的思维之路,是谋篇布局的关键,是阅读时理解文章的重点,理清文章线索,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解读文眼切入,咬定青山不放松
“文眼”是作品艺术构思的凝聚点,在结构上起牵动制约全篇的作用。可以利用这些词语开启赏读之旅。例如笔者教学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时,就围绕课文最后一句:“人不能忘本”作为全文的切入口设计问题:1.“忘本”是什么意思?2.作者小时候的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如何?请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3.在那个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文中是如何描述的?4.这些人和事作者用什么把他们串联在一起?5.以上所述,作者难忘第一本书,其实就是难忘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就这样一问激起千层浪,课文内容一下子被学生读懂。这样一来,教师在上一节课前,根据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只要先确定本课的重难点,进而把教学的切入点恰好的放在这重难点上,再对课文进行讲解分析,就会分析得深刻透彻,学生学起来也得心应手。真是教的放松,学得轻松,很好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有些课文内容繁多细琐,扣住“文眼”,可神奇地统率起散乱的内容,使教学内容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金线串珠般,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如乍一看沈从文先生的《云南的歌会》,觉得教学上存在很大难度。直接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歌会的三个场面并概括特点,觉得过于“直白”,教学内容缺乏自然的衔接。仔细研读再三,以前从未留心过的开头第一段,让我眼前一亮:“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闻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丰富”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可以把“丰富”作为“文眼”,以此串联教学内容,作一下创新教学的尝试。
于是,课堂上就让学生去找“丰富”体现在哪些地方。有的学生说,唱的内容很丰富,有情歌酬和,还有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有的学生说,唱歌的方式丰富多样,“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有的学生说,唱歌的场合丰富,在哪里都可以唱,山林里唱,山路上唱,“金满斗会”是在村子里传唱。还有,“金满斗会”的场面宏大,也是“我”以前所没见过的:参加的人特别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附近几个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矮方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桌子”;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男女老少都能唱,连七十多岁的老人都来参加,可见参与面非常广;时间持续久,“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确实是盛会。这么多方面的“丰富”,彰显了云南民情民俗之丰富。在此基础上,对歌会三个场面的特点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了,也加深了学生的阅读感受。
就这样层层“剥茧”,让学生的视线立体性地集中了。一个“丰富”牵动全文,整合之功效让人颇感淋漓。这正如陈钟梁老师所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
四、解读疑点切入,倾听文人心声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以说课文的疑点是引导学生向纵深推进理解课文的突破口。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可谓百感交集:有漫步的悠闲,有赏月的欣喜,有被贬的抑郁,有自我排遣的达观……不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是很难体会到作者的这种心境的。仔细研读后,有的学生发现“闲人”这个词与苏轼被贬的处境和苦闷的心情在常理上发生矛盾。而“闲人”又正是作者的一个情感契合点,在教学中可抓住这个疑点切入,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探究品味,反复揣摩,从而真正聆听到作者当时的心声。这里的“闲人”意味深长,表达了苏轼被贬黄州,身居闲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是个清闲之人,隐含着被贬谪后的失意落寞之感。又表明只有自己和张怀民两人才能够欣赏到如此空明的月色,说明有着闲适的心情,真正具有闲情逸致的人才能这样,又流露出一种自豪之感!由此,我们眼前看到了一个身处逆境却依然热爱生活、坦然淡定、胸襟开阔、豁达乐观的苏东坡!再次感受到苏轼身上那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人格魅力永不褪色,值得我们津津乐道,值得我们歌颂赞叹,更值得我们千古推崇!
一句“闲人”,几多感慨,既是自嘲,也是自傲。如果没有带领学生去深入挖掘,很可能让学生只停留在字面的理解,而体会不到作者当时如此复杂的心境,感受不到苏轼的人格魅力。透过这个词,我们打开了作者的心灵之窗,分享了这段生命故事,也倾听到他悄悄诉说的人生感慨。
五、创设情境切入,引入源头活水
(一)依托朗读切入
文本的阅读需要反复地进进出出,即进入文本,感受体验、储存内化;走出文本,整体审视、质疑探究;再次融入,咀嚼理解、提升运用。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一个“读”字。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本”,把着力点放到学生的读上。唯有读,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那囚禁的情愫;也唯有读,才能产生情与意的交融,言与思的汇合,在心灵的对话、撞击中产生活跃思维的火花;也唯有读,才能酿制出醇香的“语文味”。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适当进行朗读切入或安排一定比例的朗读环节,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便于理解课文。如执教《苏州园林》时,采用了不同的诵读形式来感悟苏州园林的“如在画中”的特点。首先是疏通文句,“开火车式”朗读,要求学生能读准字词,读的流畅,读出初次印象。紧接着,带着疑问,自由大声地朗读,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州园林?用词语或句子把它归纳出来。”有的学生“读出了一个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有的说“读出一个古色古香的苏州园林”;还有的“读出一个环境优美,格调幽雅的园林”……答案异彩纷呈。学生潜心阅读,读出了学生的自我独特感悟,读出了心中的快乐,读得了不同的语言形象,在他们心中二次呈现。第三步,与文本深入对话,则采用了默读方式,要求学生想想“从文中哪些词句体现以上的感受?作者是怎样写苏州园林的特点的”……第四步,品词赏句,则采用精读,品味文中精美的词句,读出学生自我独特个性的理解……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让学生反复地读,思考着读,享受着读,从而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形象,读出个性的理解。钱理群先生说,“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诚然,朗读可以成为学生走近文本、与作者心灵相通的桥梁。
(二)巧借插图和音乐切入
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语文教材中都有几页和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插图,用好这些素材能一举多得。例如笔者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利用网络资料查询到更多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依据图片讲解文本,说者头头是道,听者津津有味。这样的切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听说的综合能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根据初中语文教材文图并茂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竭力熔诗、画、情、景、色、声于一炉,诱发学生的想象,激发表达的欲望。同时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学生的视觉和心灵产生碰撞,让文本迅速走进学生的心灵,迫使学生的大脑快速思考,从而更好地对文本进行解读。
选取契合文本思想情感的音乐切入,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文本的情景中,这样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情感,为文本的解读奠定了了基调。
语文教学文本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几乎是一个拥有无数教学可能的信息载体。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格言在语文教学上可以理解为“一篇课文可以有一千种教法”。这就要求教师妥帖地抓好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做到切口细小,立意深刻,内容整合,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而高效突破教学难点,有效突出教学重点,更好地发挥课程教材的引领作用,让切入点为阅读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游云云.从解题入手寻找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J].文学教育,2014(1).
[2]唐惠忠,王小明.突破一“点” 辐射全篇——阅读教学要选好切入点[J].课程教学研究,2014(3).
[3]卢佳.选准教学切入点,引领学生深入阅读[J].内蒙古教育,2015(1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