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兴超
[摘 要]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操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其高度的有效作用。”有效的学习来自于情感的深入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决定了学生认知的高下。因而,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因素,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
[关键词]
情感体验;浸润课堂;内化
【教学设想】
《亲爱的爸爸妈妈》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共同呼声。本节课笔者打算以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带着学生贴着文本深入理解“沉重”和“美丽”的含义。先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情感体验的着眼点,让学生体会这声叫喊在日常生活中和残酷战争中的差异;接着让学生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而让学生结合文章体验“沉重”的内涵,然后过渡到萨特的话,激发学生思考萨特对战争理解的矛盾感受,便自然找到“美丽”,带着学生贴着文本理解“美丽”的含义,这样,学生对战争的惨绝人寰和对和平追寻的理解便可轻松达成。
【课文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是战争主题的文章,课文再现了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着重再现了被残杀者的心灵,让我们强烈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课文突出孩子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抄录被残杀者留下的片纸只字,联系南京大屠杀,比较西德和日本作家的发言,让我们真实地看到法西斯匪徒的疯狂,灭绝人性,惨绝人寰。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战争主题的课文,前面已学习《新闻两则》《芦花荡》《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学生对正义战争的伟大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对和平与幸福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因而,学生对《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主题容易把握,学生对作者表达情感的体验只要跟随“沉重”“美丽”的教学主线便能达成。
【教学目标】
1.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珍惜和平,不要战争。
2.领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爸爸”“妈妈”在生活中是既寻常又温馨的词汇,在家里我女儿叫“爸爸”时,我浑身皆是温暖。如果在“爸爸”“妈妈”的前面加上“亲爱的”那温暖将是多么无边啊!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孩子口中的“亲爱的爸爸妈妈”却给了我们别样的感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
二、浏览课文
(1)你能从文中找到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或写作来由吗?
明确:作者受邀参加南斯拉夫的纪念活动。
(2)跟随作者一道重温那次纪念活动,看看有哪些具体内容。
提示:本文用“一、二、三、四”小标号明显隔开。
明确:来到纪念地;参加纪念演出;参加座谈;参观纪念馆(摘录遗言)。
三、心理感受
(1)悲伤;难过;沉重。
(2)你从哪里看出了“悲伤”“沉重”?
A.“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开始的环境描写便可看出。意象叠加,而且让每一个意象的名词独立成句,更有力量,更能突出其凄苦、悲伤。
B.“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饱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这么多无辜而善良的人被杀,让人感受太过沉痛。
C.“地上的人已老,地下的仍是儿童”,当年幸存者与地下的孩子时空相隔,现在一个在地上,可那么多还在地下,多让人心酸沉痛。
D.女诗人迪桑卡的诗:“小脑子装满数字,书包装满了练习簿,打的分数有好也有坏,兜儿还塞着一把梦想和秘密……”一把梦想和秘密还没来得及去做去说呢,连同那些可爱的梦想和秘密全都被埋在了地下,多让人悲伤。
E.安格尔:“黑色在这儿太明亮了……”周围已然被黑色和沉重所填满,让人太过沉重。
F.在纪念馆所摘录的话:都那么纯朴而简单的心愿;大都和孩子相关;“亲爱的”几个字那么耀眼;他们的话大都还没说完,都没有句号。
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无比伤心和沉痛,悲愤之情溢于言表,沉重之心难以抒怀。
四、深入探究
(1)学生读一读。
“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萨特”
(2)你发现了小引中有一对反义词表达了他对侵略的感受吗?
明确:沉重 美丽
(3)“沉重”,我们理解了,为何又说“美丽”呢?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A.“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上最后一课。’”老师临危不惧,心中装着的是孩子,其形象高大而美丽!
B.西德作家明赫白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他敢于正视历史,勇于担当的精神是美丽的。
C.还有那么多的梦想和愿望也是美丽的。(结合所摘录的遗言)
“亲爱的请照顾孩子们永远不要离开他们再见”这行字写得那么匆忙,连标点都没来得及加,连最后的署名都没有留下,可“亲爱的”听起来多么温暖,“永远不要离开”愿望那样美好!
“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这是第一中学六年级学生鲁比沙的遗言,心中还有太多太多的想说的话,还有那么多的梦想,还有那“亲爱的”听起来就那么温暖。
“永别了美莎我今天死了再见我最最亲爱的我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你我的儿子没有爸爸也要快乐再见”这是署名史米奇匆忙写下的的遗言,也没有标点,他祝福儿子即使没有了爸爸也要快乐,赤裸的表达,深情的爱!
这些遗言是被残杀者临死前最想表达的心声,匆忙而急迫,情真而意切,读来让人倍感酸楚,但心愿又那么纯净而美丽!
五、延伸阅读
“7000多人”“300多个孩子”“一天之内全杀光”“鲜血染红了三百五十多英亩的土地”这些词连在一起时,多让人震惊、心酸!
还有“30万人”“南京城”“血流成河”“杀人比赛”这些词连在一起,令人悲痛、发指!
文中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你怎样看待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明确: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
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六、课堂小结
纳粹杀害了那么多无辜的平民,特别是那么多可爱的孩子,让人心生悲憷,纪念活动又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些都时刻提醒我们:珍爱和平,不要战争!愿“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喊不再是撕心裂肺,而是温暖无边!
【作业设计】
请结合文中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发言及你对战争的理解发表感怀或评论,3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笔者采用情感体验的方式设计整个课堂,让学生紧紧贴着文本跟着作者一同体验了战争带来的“沉重”而“美丽”的情感。以体会“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叫喊在日常生活中和残酷战争中的差异为课堂导入,以愿“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喊不再是撕心裂肺,而是温暖无边为课堂结束,学生对非正义战争罪恶的认知更加深刻,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祈盼更加强烈,学生始终沉浸在这种情感体验中,效果很好。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操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其高度的有效作用。”有效的学习来自于情感深入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决定了学生认知的高下。因而,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因素,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
[参 考 文 献]
[1][苏]赞科夫.教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