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合作学习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2016-09-10 07:22孟志宏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交流

孟志宏

[摘 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但远远未达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要提升合作学习效率,可尝试从精选适宜教学内容、合理建立合作小组、开展有序合作交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

合作学习;课程教学;有效方法

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区别于个体学习,主张学生与学生之间结为伙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旨在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技能;合作学习亦是一种教学理论,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取长补短,并合理分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得知识的过程。合作学习提倡的是在交流中实现知识、经验、智慧、情感体验的共享与相互促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因此,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切实组织指导,并给以合理的干预管理,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被广泛运用,许多教师都探索和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但是,在看到其所取得的成果的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如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片面性、绝对化等做法。笔者认为,要正确合理利用这一教学方式和策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就有必要重新审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对其进行再认识。

一、精选适宜教学内容

教师常常会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种学习形式,却忽视学习效果,且对合作学习的内容缺乏正确选择。当学生对某一个学习内容存有疑问的时候,不考虑其难易程度,不鉴别其讨论价值,便安排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这不仅起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合作学习的作用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教学内容适宜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

(1)教学内容较为复杂、难度较大,学生自主学习难以完成,具有一定探索性、挑战性的内容适宜合作学习。如氯水的漂白作用原因分析,氯水是由多重成分构成的,究竟是哪种粒子的作用使氯水具有漂白性呢?其漂白的原理又如何呢?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获取知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有关学习兴趣、科学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内容适宜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互相交流不同的认知,体会不同的志趣感受,互相受到启发。如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一课中,课前布置开展生活中常见的合金及其用途调查,课堂上安排各合作学习小组内开展交流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增加对金属材料的认识,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3)某些问题解决思路、方法不确定,结果、结论容易产生不同意见的教学内容适宜合作学习。如怎样保护水资源,针对这样的内容时不能过分局限于教材,可以灵活补充身边正在发生的或媒体正在报道的事例,也可以组织课外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水污染调查、保护水资源宣传等活动。这种合作学习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个性思想的机会,同时便于在交流和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二、合理建立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小组构建是复杂的。有些教师往往让学生自由组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安排几名或数名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共同学习,没有让学生明确每个人的角色和任务,这直接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合作学习需要教师认真布置、认真计划,使有效的分组保证学生在小组内的良好发展。首先,因人组队、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合作学习要得以顺利进行,势必需要组内成员的充分交流、互补、合作。教师一定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高低,保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可以各尽所能、互相帮助,使所有的成员都得到提高和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要注意确保各组之间的总体水平持平,这样,才能有助于调动各学习小组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

三、开展有序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实践、操作,由于有的学生好动,自制能力不强,如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课堂就可能出现混乱现象,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为此,在每次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之后,小组成员按照各自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和探究活动,这样,才能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同时,教师必须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营造热烈而有序的小组学习环境,使合作学习有条理、有次序,避免在一些问题上的无谓的讨论,保证合作学习的效率及质量。

四、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某一个比较复杂的知识而进行合作学习,认为合作学习只是解决某个知识问题,而不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的情感经验,这是一种偏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协调发展”。合作学习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获得知识技能、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合作中体验成功、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撰写教学设计时,应有针对性地予以安排,同时明确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要求,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意义,从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和进步。

五、关注学生学习差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会有更多的发言机会、表现机会、动手机会、参与机会等;而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常常只是袖手旁观,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甚至不愿动脑筋,也不发言、不动手,如此,这些学生的作用很容易被忽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着重强调合作学习小组的整体进步和提高,在小组倡导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鼓励学习好的同学给予学习困难的同学以帮助和鼓励。教师也要在观察巡视和参与中着重关注、及时交流、及时指导,还要注重对弱势学生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并适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树立起信心,从而参与到更多的学习活动中。

六、及时给予培训指导

学生不善于合作,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更缺乏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此时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在每一次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教师都应就学习的方法、注意问题、讨论形式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要积极倡导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切实发挥自身作用。要鼓励学生学会发问,大胆质疑,广泛求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随时注意巡察,及时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而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并给予适当的点拨,使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小组和个人可随时表扬。

七、保证研究讨论时间

之所以安排合作学习,往往是由于某一学习内容较为复杂,且个体学习不易完成。讨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讨论、交换认识与想法、互动学习的机会。因此,一定要严格把握讨论的时间,决不能盲目缩减。若合作学习小组刚刚进入讨论便由于时间的原因叫停,那么这样的讨论是(下转第13页)(上接第8页)没有意义也是没有效果的。这样做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但缺少合作学习的实效。所以,合作学习的内容一经确定就应认真组织好,教师应该注意观察,适时安排,调整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倡导让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真正实现互动学习,切不可要求学生匆匆结束讨论时间,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八、掌控合作学习次数

由于合作学习的学习内容往往是比较复杂或相对难懂的内容,同时又要求学习小组中的每位学生都有所思考、有所表述、有所收获。因此,在一节课内进行合作学习的次数切不能过于频繁,而且,一节课究竟要采取何种教学方式也要经过谨慎的思考,不能一刀切。

总之,在合作学习中,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有各自的特点、价值、功能和优势,只有将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薇薇,朱德全.合作学习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2006(3).

[3]郭应曾,高青春.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