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红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是指学生在家或者课外先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者综合下载好的一段授课视频,回到课堂进行交流并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自被提出后,逐渐成为现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引导语,大有代替传统课堂教学之势。很多学校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收效甚微,往往是“翻转”了课堂内容,却“翻转”不了学习效率。其主要原因是运用的教师更多关注了翻转之外在形式,而未深入翻转之内在核心。
“翻转课堂”本质上是要实现课堂的创生,即实现“创生课堂”。“创生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知识及规律,形成新的知识图示与新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创生性学习能力,并促进教师实现创生性地教的一种新型课堂。
那么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机统整呢?
一、技术支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翻转”基础上的“创生”
“翻转课堂”是通过微视频而实现的“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它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创生性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要实现有效的“创生”,可以分以下三步进行:
1.创建视频:“创生课堂”的起始点。
录制或者剪辑课前微视频时,要注意以下三可:(1)可引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延深学习的欲望;(2)可有效展示本知识点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可激发学生对本微课知识的深度思索,促进学生形成问题链。
2.在线研讨:“创生课堂”的提升点。
通过微视频的观看,学生已对此知识有了基础性的了解与思量,接下来就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研讨。学生可以在微云论坛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与其他同学及老师实现网上的实时探讨。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时,完成微云上老师预先设置好的“提升练习”,通过网络系统给学生指出错误,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3.学以致用:“创生课堂”的灵魂点。
通过“在线研讨”与“提升练习”等项目的网络系统统计,教师总结学生的典型错误,并在课堂上列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分组探究讨论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与整合。这个环节是“先学后教”中的后教阶段,在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探究能力与创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
二、学科特色:结合学科特点,实现“创生”引领下的“翻转”
物理、化学是以实验为主、并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这种科目在课堂上的“创生”,主要是对某个实验的装置,药品放置顺序的创生性改良,或者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创新性理解等。与之相对应的翻转课堂模式,可能就不一定局限于每堂课前观看微视频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进入实验室或进入家庭生活中进行实验的现场模拟,然后再进行“在线探讨”及“提升练习”。而对于文学类的科目,如历史,政治等,这类以概念性为主的科目,课堂的创生大部分均是在某些概念的内涵与外沿上的深入,这时,课前的自主学习仍应以创建微视频并配合相应的导学案为主。这类学科,只有在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课堂的创生。
另外,同学科的不同类型课程,根据创生的目标不同,也应实时调整微视频的内容及功能。如在学习基本概念与方法的课堂前,微视频的作用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并理解新知识,学会初步的应用,课堂上再创生进行新知深入的理解与应用;在复习课的课堂前,微视频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框架的初步建构,课堂上再创生,引导学生讨论与分析,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并将其纳入到原知识体系中,改进原知识图式。
正是由于不同学科的“创生课堂”的主要目标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各种外在形式来与之相匹配,实现“创生”中的“翻转”。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震川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