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跨文化交流新平台

2016-09-10 07:22蒋利民
中国报道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才文化发展

蒋利民

翻译人才发展的长期规划需要为供需各方搭建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加强规律性的认识、制度化的安排,从而逐渐勾勒出科学清晰的发展规划。

2015年12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主办的首届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日坛宾馆举办。

本次论坛是面向国内外翻译界、专门以“人才发展”为主题和特色的国际交流平台,旨在整合中外翻译资源,从翻译人才发展的总体层面开展对话、交流与合作,实现翻译人才培养部门与翻译人才使用部门、翻译人才研究与翻译产业发展之间的沟通互鉴,进一步推进中国翻译事业及翻译人才发展。

构建人才建设新模式

开幕式上,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周明伟做了《加强沟通合作 共同推动翻译人才发展》的主旨发言。他指出,过去30多年里中国翻译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无论是从事专业翻译人员人数,还是翻译界提供的各类翻译产品和翻译成果,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周明伟说,在当前形势下,翻译人才队伍在扩大过程当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中国翻译队伍的水平和数量不能满足对外交流的实际需要。尽管我们翻译的作品和产品有了极大的发展,但能够融通中外、对国际社会有说服力、有权威性、有影响力、有传播力的精品力作的翻译版本还是比较少,与技术发展进步、产业发展需求、传播技术升级的节奏不相匹配。

针对这一问题,周明伟指出,翻译人才发展的长期规划需要为供需各方搭建平台,对规律性的认识需要不断总结和提炼,制度化的安排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在建设过程中逐渐勾勒出科学清晰的发展规划。

联合国秘书处大会和会议管理部中央规划和协调司司长马雪松同与会嘉宾分享了联合国对翻译人员的选拔机制、工作机制和培训状况,他希望联合国的经验能够对中国的翻译人才培养和完善有所借鉴。

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尼古拉·加尔博夫斯基先生作为俄罗斯资深翻译家,向与会者介绍了俄罗斯的经验。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希望世界了解它的科学、传统文化、文化精髓,与别国文化建立起互学互鉴的关系,翻译就是这种关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翻译教育要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

本次论坛共有来自经济、政治、金融、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108个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代表参加。尽管时间有限,开幕式上仍然安排了多位国际机构、部委企事业、高级翻译院校的嘉宾结合论坛主题阐述各自观点,各界嘉宾达成共识:翻译人才发展需要通过教育、用人、公司运作、投资、政府部门等多要素间的互动形成合力,从而为翻译事业发展带来生生不息的能量,此次论坛为各要素间沟通互动搭建了开放的平台。

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本次论坛以“翻译人才与终身教育”为主题,分设翻译人才的院校教育与“后院校教育”、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发展、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问题和挑战、翻译技术和翻译人才发展、高翻学院院长高峰论坛、翻译企业人才发展论坛等分论坛,共计安排44个主题演讲,全面覆盖翻译专业人才成长发展各阶段的热点难点问题。

在高翻人才建设领域的论坛中,来自全球多所高校的翻译专业代表阐述了当前翻译工作发展的现状、翻译工作在多元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及翻译教育工作中高翻院校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翻学院教授平洪先生认为,做一名合格的翻译必须具备多方面技能,高翻学院培养学生不仅是语言的精进,更重要的是语言背后的软文化建设,学院的责任在于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要有社会使用环节的接入,才能使翻译工作真正发挥好它的本质功能。

在翻译企业人才发展论坛上,多家国内知名企事业单位代表分别从用人方的角度,阐述了翻译服务与人才培养、翻译功能与文化建设、专业翻译与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关系,并表达了对高端翻译人才的渴求之情。东方君泰信息技术公司总裁周文丰在发言中表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翻译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学院的教育更多侧重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基础建设,而社会实践更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故而终身教育才是翻译人才长线发展之策。”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刚毅在闭幕辞中表示,论坛为沟通国内国外两个空间、整合传统与现代教育资源、对接高翻教育与市场需求搭建了基础性和专业性平台。中国翻译人才市场方兴未艾,市场需求、政府支持、科技发展三方面的驱动力将引领这项事业强劲发展,空间无限。

猜你喜欢
人才文化发展
人才云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