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新常态 贯彻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6-09-10 07:22徐绍史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一天,中国人称之为: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在这美好的时节,很高兴与来自国内外的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国际组织的重要官员,在北京相聚,共同探讨未来五年的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我非常愿意就“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介绍一些情况,与大家一起交流。

回顾过去的五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十二五”胜利收官,中国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3大特点更趋明显。我们看中国经济已经不能用传统的速度眼光来评价,而应该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三个角度来看。一是“十二五”特别是后三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五年来,GDP年均增长7.8%,其中2015年增长6.9%,经济总量达到67.67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都在不断优化,“消费超投资、三产超二产”的特征更加明显。2015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0.5%;城乡区域结构发展朝着平衡、协调、协同的方向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三是动能转换顺利快速推进。促投资扩消费产生的内需拉动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增长迅速集聚产生的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的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都在不断增强。可以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速“换了一挡”,经济转型“升了一级”,动能转换“进了一步”,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的五年,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尽管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低速增长,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非常迅速,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能源革命方兴未艾,孕育着新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机遇。我注意到,参加本次年会的嘉宾,很多是来自全球知名企业的工商业界领袖,相信会十分乐意和我们一起分享未来的发展商机。从国内看,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特别是我们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适应、把握和引领更加自觉,我们完全有条件、有智慧、有能力、有信心,在“十三五”时期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我们将围绕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开拓新市场,投资新领域,培育新动能,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第一,增强宏观政策协同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经济总量必须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6.5%以上。为确保经济增速处于6.5%以上的中高速,我们将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强化经济走势预测监测预警,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投资、消费、价格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将积极促进消费升级。大力培育和拓展住房、汽车、信息、旅游、健康、养老、文化、环保等消费热点,推动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形成新动力。我们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投资工程,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这些重大工程,着力调结构、补短板、培育新动能。

第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我们将重点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去产能,从钢铁和煤炭入手,今后五年钢铁产能去掉1—1.5亿吨,煤炭产能去掉5亿吨并减量重组5亿吨;合理有序去库存,主要是房地产库存;稳妥审慎去杠杆,重点是企业债务杠杆;多措并举降成本,特别是企业的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用能成本、物流成本等等;全力以赴补短板,通过适度扩大投资,来补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我们将努力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活微观主体的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改善和创新供给更好满足、创造消费需求。我们将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三,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构建发展新体制。我们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政府权力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最大限度缩减政府审批范围。更好地发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12358价格监管平台的作用,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我们将进一步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公平交易,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我们将着力释放创业创新潜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支撑平台,促进创业创新蓬勃发展。

第四,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拓展经济增长的广阔空间。我们将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培育中小城市、特色小城镇,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到2020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提高到60%和45%。我们将充分发挥“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的叠加效应。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五,推动高水平双向开放,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提高自贸试验区建设质量,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执法,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我们将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高效运转,发挥丝路基金作用,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环保、卫生等领域合作,共创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我们将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钢铁、铁路、电力等行业为重点,采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方式,拓展多边、双边产能合作机制,与发达国家、与跨国公司共同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塑造各国企业共享双赢、多赢的合作局面,使我们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中实现共赢。

“十三五”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愿景,既是中国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将为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开展海外合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衷心希望,也非常愿意,和世界各国朋友一道,精诚合作,携手共进,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为作者2016年3月20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有删节)

延伸阅读

未来将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的协同性

——简评徐绍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上的演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侯永志

徐绍史主任的发言准确传递了中国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传达了中国的政策走向和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安排。

“十三五”期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将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协同性,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构建经济发展新体制,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高水平双向开放,这是徐绍史发言的核心观点。

徐绍史主任的发言重点强调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中国有条件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GDP年均增长6.5%以上的目标。当然实现这种目标,需要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协调配合。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比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而没有消费,生产也难以持续。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必然需要处理好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之间的配合协调。再比如,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区域经济在宏观经济大背景下发展,宏观经济的运行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撑。处理好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关系,需要处理好财政金融政策和区域政策的配合协调。

二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推动结构调整。目前,中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未来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只有进行结构调整,才能在新的阶段,实现持续发展。结构调整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的挑战。徐绍史主任强调,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新消费、引领新供给、形成新动力。

三是进行结构调整,必须重点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结构调整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任务。徐绍史强调,进行结构调整,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是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稳妥地去产能;合理有序地去库存,主要是房地产库存;积极审慎地去杠杆,重点是企业债务的杠杆;多措并举降成本,特别是企业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政府正在制定具体的方案;还要全力以赴地补短板,通过适度扩大投资,来补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短板。这些都指出了未来中国经济优化结构的方向。

四是要着力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这是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的必然要求。徐绍史强调,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积极培育中小城市的成长、特色小城镇的成长,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同时还要加快城市群的建设发展。

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描绘的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中国经济社会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结构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开拓新市场、投资新领域、培育新动能,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