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蕊
现在人常常出现体形肥胖、腹大如鼓、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体胖大、舌苔白腻等症状,到中医大夫那里诊治,得到的结论往往是湿重、痰饮。现在发病较多的高血压、高血脂,都是痰湿之邪引起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水湿痰饮?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正常进入人体的水液,被转化利用的部分称之为津液,如果津液的传输有障碍,得不到正常的运送,在人体内的环流缓慢,或是停滞于体内某一局部,就会导致湿从内生,或酿为痰,或成饮,或水泛为肿。正如《医学入门》所说:“痰饮……皆因饮水及茶酒停蓄不散耳,加外邪、生冷、七情相搏成痰。”
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湿、水、饮、痰本属一类,均为体内水液停聚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故难以截然划分,且可相互转化、兼并,故又常互相通称,如有痰饮、痰湿、水饮、水湿、湿饮、湿痰等名。就其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清澈澄明者为水,而湿乃是水气弥散于人体组织中的一种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水明显。湿多呈弥散状态布散全身,易困阻脾土,一般无明显的形态;水多溢于肌表,以头面、四肢或全身水肿为特点;痰则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无处不到,致病范围广泛;饮多停留于肠胃、胸胁、胸膈、肌肤等脏腑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
“百病皆由痰作祟”,“痰迷心窍”,“顽痰出怪病”。《杂病源流犀烛》说:“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颠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水湿痰饮致病,每易蒙蔽清窍,扰乱神明,出现一系列神志方面的病证。如痰湿上蒙清窍,可见头昏头重、眩晕、精神不振等症状;痰迷心窍,扰乱神明,可见心悸、神昏、痴呆、癫证等病症;痰郁化火,痰火扰心,可见心烦、失眠、神昏谵语,甚则发狂等病症;肝风挟痰上扰,则发痫病;心虚痰郁,则见惊悸不宁,多梦失眠等症。水湿痰饮停滞,也易于阻滞气机,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如痰饮停肺,使肺失宣降,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甚则不能平卧等症;水湿痰饮困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可见脘腹痞满,恶心呕吐,泛吐痰涎,肠鸣溏泄等症;痰在于肝,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则可胸胁胀满,乳房胀痛;痰在于肾,肾之气化失司,则见腰膝痹痛,足冷,甚则水肿等症。水湿痰饮皆由体内津液积聚而成,均有重浊黏滞之性,且作为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又会影响脏腑气机,加重水液代谢障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因此,水湿痰饮致病均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难于速愈。
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水湿痰饮的问题呢?人体水液代谢的动态平衡需要人体各个脏腑器官的参与和协作。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水液停聚所引起的痰饮、水湿从理法方药等方面条分缕析,概括性地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法则。温药可以“温阳化气行水”“温化痰饮”,从而促进津液的气化。所以,“温药”是治饮的物质条件,“和之”是治饮的技术要求,“气化”则是所要达到的目的。简言之,诸有水者,腰以下,当利小便;腰以上,当发汗乃愈,且以缓和,轻微为宜。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古人探索生命和疾病奥秘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