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让中国经济触底反弹回归高增速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挤水分”,会不会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是重要一环,降成本企业是否可以努力完成?……“十三五”开局之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年会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议的高频词。
为此,本刊摘发三位权威专家的真知灼见,以飨读者。
与世界经济减速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经济在减速,我们称之为新常态,世界经济称之为新平庸。是在一个发展阶段变化的情况下,潜在的增长率在下降。从2011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就在减少,接下来明年开始中国的经济活动人口也开始减少。也就意味着劳动力在短缺,以及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现象。人力资本、生产力的提高速度和资本的回报率都导致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我们做了一个模型,在改革开放期间,2010年之前中国的潜在增長率大概是在10%上下,实际增长率大概也是这个水平。从2011年开始,也就是十二五开始,潜在增长率就在下降,十二五时期是平均7.6%。实际增长速度实现了7.8%,在“十三五”时期,潜在增长率会进一步下降到6.2%,这是在没有其他变化的情况下,供给侧可能保证的一个增长速度。
接下来如何判断这个问题?知道了潜在增长率,当然前提是认可这个模型。因此实际增长率减去潜在增长率,就可以看到一个增长率的缺口。按照这个估算就可以看到在历史上我们的确发生了至少四次比较大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潜在增长率的情形,也就是负的增长率缺口。是81年、90年、99年还有2009年,这个时间跨度大约就是所谓朱格拉周期。
有一些新的情况,还会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以下因素用刺激政策没法改变。第一个是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负增长,接下来还有新一轮劳动力短缺,从明年开始经济活动人口就开始负增长。在这之前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但是劳动参与率还在提高,这是人口结构造成的,明年开始经济活动人口,也就是实实在在的劳动力是负增长了。劳动力短缺,工资上涨很快,劳动生产率没有相应的跟上,在过去几年里工资增长的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单位劳动成本的迅速上升。
最近日本研究表明中国主要城市的单位劳动成本已经高过日本了,美国研究表明,我国跟美国相差无几,但是他们数据可能用错。因为他们的数据来源是统计年鉴。年鉴收录的单位就业是有劳动合同,甚至享受终身制的那些人的工资水平,实际的工资水平不是这个水平,因此我国的单位劳动成本没有那么高,但是拿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去比主要其他的制造业大国,无论德国、日本、韩国还是美国,相对水平都在迅速上升。我国目前单位劳动成本没有超过他们,还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这种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在迅速的丧失。
第二个是新增劳动率在减少,意味着人力资本的改善速度在放慢。什么叫新成长劳动力?即各级毕业生和毕业未升学的总合。教育结构改善不会抵消人数减少。劳动力数量不够了,通常会说用质量来弥补,但是事实上数量不够了,质量也会下降。因为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的了,因此资本的边际回报率会下降。
第三个是全要素生产率,当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逐渐放慢了以后,唯一的出路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全要素生产率在过去这么多年里主要来自于资源重新配置、劳动力从农业转到非农产业、但是真正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是哪些人?是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不是从田里转出来,是从学校里转出来。这一部分人就是16岁到1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新增的外出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从过去的4%降低到了2014年的1.3%,去年只有0.3、0.4的水平。劳动力不能大规模的重新配置了,生产率提高空间也就大大减少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说从经济增长,从生产函数的角度去看看我们能够解决什么。是劳动力总量不可能增长,能够调整的就是劳动参与率,这是一个着眼点。二是未来人口可能还有一点改善的余地,调整生育政策,提高生育水平。三是加大教育和培训,培育人力资本。四是户籍制度改革可以解决重要的两条:提高农民工的参与率和继续让他们进行资源配置,获得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需求侧的要点,但它在供给侧可能显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