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锦尘
今年,中央将《规划》编制纳入政治局常委会年度重点工作,国务院将《规划》编制列为年度区域规划审批计划的第一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和西部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为编制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认真研判,深刻认识“十三五”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
正确认识、判断形势,是编制好《规划》的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错综复杂,同时,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区发展也出现分化趋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西部地区发展面临的形势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必须深入分析,准确把握。概括起来,可以用六个“新”来描述。
一是追赶和跨越发展“新起点”。 经过多年的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全面发展,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大幅增强,发展潜力不断显现,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了一定遏制,西部地区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这个新的起点,既是西部地区追赶东部地区的新起点,也是西部地区自身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起点。这个新起点的确立,既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更源自于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奋斗,源自于“十二五”期间西部地区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特别是战略思维准确定位、务实思维真抓实干、开放思维突破局限、品牌思维精益求精、共赢思维协同互助这“五种思维”不断增强,为做好“十三五”西部开发工作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五大发展理念,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新的五年一系列奋斗目标,这些新的理念和新的目标,也是西部地区“十三五”发展中必须遵循和实现的。必须看到,尽管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但西部地区仍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明显;人才流失、产业结构低端化,存在“积重难返”的风险;贫困面广、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问题突出;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有可能重新扩大,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因此,“十三五”期间,必须主动调适发展理念,瞄准新的目标,确保西部地区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不掉队的基础上,还能有所进步。
三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是主要特征。这对西部地区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客观上要求经济结构进行深度调整。西部地区的市场空间受到更大挤压,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西部地区的拉动力在下降,東西部地区的产业联系面临调整和变化。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导致外需疲弱,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必须更多地在扩大内需上下功夫。西部地区必须适应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认真分析在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以及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发展特点,扬长补短,尽快实现发展动能转换,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改革是我国也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没有改革就没有西部地区今天的发展成就。西部地区发展中面临的很多问题,也都需要进一步通过改革来破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15个领域部署了60项具体的改革任务。“十三五”时期,西部地区必须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努力从体制机制改革中谋出路、谋发展,积极发掘机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进一步通过改革释放新的发展红利。
五是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4年6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建立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部署。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与津京冀协同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的重大战略。把握和利用好这些重大战略机遇,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管总的战略,主要走向是向西、向南,西部地区由开放的末梢变成前沿,为西部地区创造了重要发展机遇。西部地区不能等,必须主动创新开展工作,探索总结出成功经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推进,保护和恢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将使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互动进一步加强,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和开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创造了条件。
六是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新要求”。西部地区处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前沿地带,也是我国保持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工作重点。一直以来,毗邻西部地区的中亚、南亚等地区就是民族、宗教等问题错综复杂集中的地区。近年来,在各种势力介入下,我国面临的地缘环境日趋复杂,周边态势日趋严峻。“一带一路”建设的安全风险也多集中在这个区域。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边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问题。这些问题“十三五”期间能否妥善解决,对西部乃至全国的发展和稳定都至关重要。
西部地区发展中面临的“新起点”、“新目标”、“新常态”、“新任务”、“新格局”、“新要求”,既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面对的问题和困难,也给我们展示了可资运筹把握的机遇和条件。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机遇与挑战并存,西部大开发仍然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科学谋划,全力实现“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几个大突破
“十三五”推进西部大开发,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力争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大突破:
一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方面取得突破。推进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推进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形成有利于生产力充分释放的发展环境。稳步开展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税费改革等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发展。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要积极发挥地缘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开拓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增强西部内陆重点区域在东西互动合作和国际区域合作中的优势,加快建设一批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同周边国家的双边、多边投资合作,总结推广边境地区开发开放新模式。
二是在加强创新引领支撑,提升创新驱动的增长动力方面取得突破。“十三五”时期,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促进科技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区域和创新型城市建设。要创新,人才是关键,却也是西部地区的短板。必须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实施重点人才开发工程,大力强化人力资本积累;加快优化人才结构,扩大干部交流规模,提高交流层次,为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在推进绿色永续发展,筑牢支撑发展的生态屏障方面取得突破。我国主要大江大河都发源在西部,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绿色永续发展方面,既有天然优势,又肩负重大责任。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方面要继续推进一批生态区综合治理,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和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化碳排放、清洁能源发展等重点领域改革。要进一步处理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四是在立足资源禀赋条件,发展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取得突破。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围绕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合理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不断完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这些基地的建设,必须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起点要高,避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积极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国家产业分工布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是在瞄准畅通网络提升密度,建设健全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方面取得突破。基础设施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应该说经过16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但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存在不足。要继续把交通、水利、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发展保障能力。交通方面,要基本建成“联通内外、覆盖城乡,功能配套、服务高效,运转顺畅、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信息、能源基础设施体系。水利方面,要一手抓好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生态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大力推进水生态保护和修护;一手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着力加强民生水利建设。
六是在促进成果协调共享,努力实现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和公共服务全方位提升方面取得突破。“十三五”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把切实改善民生作为核心,更加注重民生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一手抓重点经济区的培育和壮大,一手抓老少邊穷地区脱贫致富。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集中力量办一批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要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想方设法解决好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问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解放思想,齐心协力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做好《规划》编制、实施和西部开发工作,我们还需要共同努力,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是加强学习,深刻领会贯彻中央有关精神,把握好方向。十八大后,党中央、国务院在治国理政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新思路,在对过去发展思路和理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有不少调整和创新。如,经济新常态的判断;供给侧改革;长江经济带建设不搞大开发,要抓大保护;主体功能区地位的强化等。要认真研究,顺应这些新要求,提出需要国家支持的政策。
二是深入调研,准确把握事关西部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环节。西部地区面临的问题很多,不可能在“十三五”期间全部全面解决。要进一步深入分析西部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和领域,在政策和资源上进行倾斜,力争五年内有几个大的问题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比如,西部地区的一些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的建设,既对西部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十分响亮、振奋人心,“十三五”也要继续研究提出一些标志性工程。
三是凝聚合力,抓好《规划》完善和实施工作。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到冲刺阶段,要进一步根据会议精神,尽可能吸收大家的意见,以适当方式更多地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把《规划》完善修改好,编制一个符合实际的好规划。希望大家共同研究,形成合力,《规划》出台后能推进有效实施。这里要注意几个方面:一要与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实施结合起来;二要与地方“十三五”规划、计划的实施结合起来;三要做好任务和目标的分解;四要抓好《规划》实施的评估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