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如何跨过生死槛

2016-09-10 07:22陈德荣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钢铁业钢铁结构

陈德荣

20年前的1996年中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从此全球钢铁业开启了“中国时代”,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贡献了全球粗钢增量的80%。今天,钢铁业也处于一个大变局中——以“产能过剩”为突出表象的中国钢铁业结构失衡在2015年矛盾集中爆发,整个行业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改革不突破就无法平衡再出发,“十三五”期间是中国钢铁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能否实现转变就看这3—5年时间。

中国钢铁产业调结构再平衡的方向

转型再平衡的实质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从供给侧出发满足钢铁消费个性化、精准化要求。结合经济环境、产业环境、需求环境等变化,未来中国钢铁行业调结构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升级供给结构,实现与需求结构的匹配

中国钢铁业结构失衡的根源在于技术创新能力的薄弱,使得供应结构跟不上需求结构变化,并且因为供给缺乏创新而无法自动创造需求。结构失衡是中国钢铁业的老大难问题,以往结构失衡的矛盾虽然时有暴露但总被新一轮需求增长所掩盖。宏观经济增长的放缓就像潮水退去一般,立刻使“裸泳者”显露。结合全球产业发展规律和西方国家钢铁业调结构实践,中国钢铁业调结構不是简单的去产能,而必须和技术进步相结合,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例,通过集约化和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弹性,实现供需结构的匹配。中国钢铁业要彻底摒弃依赖学习和模仿,走向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二)创新商业模式,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结构,实现产品供给与服务供给的匹配

中国钢铁业的结构失衡还表现在所提供的有形产品过剩而附加在产品上无形的服务严重不足。钢铁行业制造环节流程长,研发、采购与销售等产业链各环节内部也是错综复杂,具有很大的优化空间。由于钢材使用到最终用户的产品上还要经历很长的物理属性变化过程,对钢材的物理化学性能最熟悉的钢厂可以通过增值服务取得更大的获利空间。因此,钢厂不仅要提供好的产品,更要提供好的增值服务:一方面,从客户服务的价值链角度,寻找可以产生价值的缝隙。另一方面,从技术服务的角度,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创新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降低用户的成本。在这里我个人认为无论是钢铁的实物产品供给还是依托于产品上的增值服务供给都需要借助于“互联网”这一现代工具以提高其精准性和即时性,“互联网+钢铁”的商业模式大有可为。

(三)重祭兼并重组的大旗,实现产业规模与组织结构匹配

中国钢铁业的结构失衡还包括组织结构和竞争结构的失衡。根据对欧美日钢铁行业去产能调结构措施的研究发现,无一例外都采用了整合、重组策略。重组后,不仅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产能削减明显,而且行业的组织结构更加优化,竞争更加有序。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2007年的那一轮兼并重组效果大多并不令人满意。如今中国钢铁业新一轮兼并重组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在行业陷于最困难的时候兼并重组的阻力会更小。即将展开的新一轮重组是市场化的减量重组,通过重组出清“僵尸企业”,在规模上要实现 1+1<2,但在竞争力上要做到 1+1>2。同时应将推进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与推进国有钢企的混合所有制结合起来,当然也要允许和鼓励外资参与中国钢铁产业的并购重组。我预计新一轮兼并重组后,中国钢铁业应该也会出现像安米这样亿吨级规模的航母型企业,这样中国及中国外的两大钢铁阵营的企业组织结构基本对称。

(四)加快全球化步伐,推进优势产能国际合作,实现产品输出与资本输出的匹配

中国钢铁业的结构失衡还表现在国内外两大市场在资本结构上的割裂,中国钢铁资本缺乏与全球钢铁资本的有效融合:一方面,受政策限制外来资本无法自由进入中国本土钢铁业参与行业竞争,分享行业成长红利;另一方面中国民族钢铁资本也长期无法实现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布局制造体系,实现属地化制造。今天中国钢铁业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今天中国钢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方式仍然是原始的产品输出,中国钢铁资本高度集中在本土。钢铁行业中没有产生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这与中国外主流钢铁企业多为跨国公司或全球化公司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中国钢铁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也要做好中国钢铁资本的全球布局调整,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

中国钢铁行业未来竞争格局趋势

中国钢铁业经历这一轮再平衡之后,结构将得到优化,当然这一过程是相当长的,“十三五”期间是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开好头、起好步,定好目标。“境界决定格局”,未来中国乃至全球钢铁业的良好格局就取决于当前改革与转型的境界,既要站高望远又要行稳致远,还要摆脱以往习惯性改革思维的羁绊。中国钢铁业未来必将重塑世界钢铁业的新格局:

(一)从粗放型外延式增长转向集约化内涵式增长的产业发展模式

中国钢铁业过去走了一条典型的粗放型发展之路,表现在主要依赖借贷和投资做大规模,行业的收入增长主要是靠产量增长,企业竞争主要是惨烈的价格竞争。通过这一轮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国钢铁业将转向集约化内涵式增长之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技术进步以提高单位产品附加值的方式,增加行业盈利能力,摒弃单纯追求产量规模和销售规模;二是大力推进智慧制造和智能制造,钢铁业率先践行“中国制造 2025”战略;三是将“工匠”精神融入智慧制造和精益制造中;四是更加依赖管理优化挖掘增长潜力。

(二)国有钢铁比重进一步下降,产业效率大幅提升

中国钢铁业已经完成对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战略支撑,未来中国钢铁的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在市场属性方面将一视同仁,并且国家鼓励民营或其它性质的资本自由流动,行业真正进入“充分竞争期”。缺乏政府的特殊保护,国有钢铁企业原有优势将荡然无存,从 2015年行业盈利排行榜可以看出,国有钢铁资本从充分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已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通过出清“僵尸企业”、国有股减持以及国有钢企的混合所有制等方式,中国钢铁行业的国有资本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国有资本比重的不断降低有助于行业在充分竞争中保持理性,产业效率也因此进一步提升。

(三)因新竞争者加入的减少,产业集中度将显著提高

在一个需求不断增长的时期,因为不断有新竞争者的加入,行业的集中度是很难大幅提高的,随着产业发展走向成熟和饱和,由于新进入者的减少加上行业内部的兼并重组,行业的集中度会迅速提高。过去中国钢铁业在高速增长期拔苗助长式片面追求类似于发达国家成熟期的产业集中度,其对企业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效果并不理想。如今中国钢铁需求进入饱和成熟期中国钢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时机真正成熟,随着兼并重组的重新推进,产业集中度将显著提高,对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

(四)中国即将进入“钢铁 GNP”大于“钢铁 GDP”时代

GDP 是指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的是国内本土的产出;GNP 是国民生产总值,代表本国资本。

在全球的产出减去外资在本国的产出。目前中国钢铁的 GNP 基本等于 GDP,因为外资在中国本土钢铁业的投资很有限,同样中国钢铁企业在海外投资也不多。日本、韩国等钢铁强国的钢铁GNP大大高于钢铁 GDP,甚至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以粗钢衡量的钢铁 GNP 也大于钢铁 GDP。

所以我们错误地认为后工业化时期发达国家的钢铁业都在衰退,其实衰退的只是本土的产业,但是这些国家的钢铁企业并未衰退,其通过全球化仍在扩大产出。中国也将进入“钢铁 GNP”大“钢铁 GDP”时代,因为中国钢铁业的全球化时机已经成熟,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以及本土市场的饱和倒逼中国钢铁企业的对外投资,中国钢铁资本将进入净流出时代。

(五)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份额已达顶峰,未来不断趋于下降,但全球第一钢铁大国的地位未来至少30年内仍无法撼动

2015 年很有可能是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份额的峰值年份,随着中国钢铁消费强度的下降和去产能的推进,中国粗钢生产规模一定时期内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包括印度在内的其它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崛起对钢铁需求的增加使中国以外全球钢铁产量仍呈缓慢增长态势,中国粗钢规模将离全球50%份额渐行渐远。但由于印度等未来钢铁大国的崛起过程远比中国温和漫长,中國全球第一钢铁大国的地位预计在未来30年内仍无法撼动,这表明中国因素仍将左右未来30 年全球钢铁市场的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钢铁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全球钢铁同仁们要共同呵护这一良好的开局。但是最艰难的时刻还未到来,我们要做好迎接更大挑战的准备。

(作者为宝钢集团总经理)

猜你喜欢
钢铁业钢铁结构
轧钢技术的发展研究
电动漂移板:让人人都是钢铁侠等
试论如何调动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武钢、山东钢铁以及宝钢公司投资风险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周行业指数涨跌幅前15名
小小“钢铁侠”拯救人类
半包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