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玮 中国农业大学
洪涝灾害造成严重损失农业如何应对?
文|李玮 中国农业大学
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入汛以来我国多次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6 月30日开始,我国鄂苏皖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强降雨导致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1省市遭受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1339.6千公顷,其中绝收157.8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4.3亿元。
7月14日,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正面袭击福建省,部分地区发生历史最大暴雨和历史最大洪水,台风灾害造成福建省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截止到7月1 4日2 3时3 0分统计,福建全省9个市56个县、585个乡镇,65.46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48.03千公顷、成灾19.51千公顷、绝收5.26千公顷。
7月18日以来,华北、西北、黄淮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截止到7月20日统计,本轮强降雨过程导致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6省173.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95.6千公顷,其中绝收3.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4亿元。
现在是秋粮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农业防汛抗灾的关键时期,如果洪灾的态势也愈演愈烈,洪水对农作物和农产品将产生不利影响。农业部近日发文要求各地迅速组织专家评估灾害影响,根据不同受灾程度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制定完善分区域、分作物的生产恢复技术指导意见,组织农业部门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重灾区了解灾情,因地制宜落实救灾措施,指导农民搞好生产恢复。
强降雨造成的局部地区的洪灾非常严重,对种植业、畜牧业,特别是蔬菜种植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个别被淹没的地方甚至会出现绝产的情况。对于三大主粮之一的小麦而言,5月份小麦陆续进入收割期,但5月中旬湖北地区有两次降水过程,对新季小麦质量略起到一定影响。但综合来看,影响远逊于去年同期,新小麦价格也基本和去年持平,影响不大。此次南方强降雨、洪涝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区都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区,洪灾发生时,早稻正处于抽穗阶段,此次洪涝灾害会影响早稻的产量和质量,早稻生产形势堪忧。据统计,目前的暴雨、洪涝等灾害天气造成湖南、江西局部地区早籼稻减产,减产幅度在5%~10%。
目前,南方多地仍处于降水期,也有大部分地区的洪水并未退去。而此时的中稻正处于拔节和孕穗阶段,是一个相对比较敏感的时期。如果后期没有继续强降水,没有大范围被淹没,或者淹没时间短退水快,中稻不会受太大影响。反之,则不利于中稻生长发育。
南方地区是我国水稻、油菜、甘蔗的主产区,更是生猪、淡水鱼养殖的重要地区,这次洪涝灾害对南方地区的农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
针对生猪生产来说,规模化养猪场通常选址较好,而且有系统的防灾经验,洪灾发生后也有应急措施,因此受洪灾影响不大,但大多数的小散户养猪场则会损失惨重。另外,养猪行业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灾后,洪水泛滥后将细菌污物四处扩散,会大幅增加猪群爆发传染病的几率。
蔬菜是特别不耐淹的作物,处在水分饱和状态下的时间一长,比粮食作物受灾害的影响更大。据了解,我国15个受灾省市区的蔬菜种植面积大概为0.16亿公顷,占全国74.6%,其中受灾较严重的7省市区占比32%左右,接近全国的1/3。
作为我国水稻、油菜、甘蔗等作物的主产区,南方农业生产受到直接冲击确实很明显,但由于我国南方地区基本都具备了应对洪涝灾害救援及重建的经验,拥有相对充足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因此,本次灾害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影响可能相对有限,短期影响的弥补也相对容易,接下来相关部门应及时根据各地气候条件找到适合补种的农作物减少农业损失。
洪涝灾害往往给农业基础设施带来严重的损害。洪水冲毁田埂、地埂,其带来的泥沙和石头滞留在农田里,使得农田耕地质量下降,生产力水平降低,后期都需要通过工程措施来修复。面对此次暴雨洪水对农田的无情摧残,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农田基础条件建设,提高防御能力,其次要加强防涝措施、抗洪设施的建设,加强抗灾组织软实力建设也很关键。
此次洪涝灾害过程波次比较多、范围大,各个地方受灾情况千差万别,要恢复农业生产,必须要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深入灾区,以省和县为单元,对灾区灾情、受损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的相关规划和计划。
自然灾害的发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每一次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是变化的,这就需要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数据分析特别重要,应该要有完整的信息,并且加强灾区和非灾区的信息共享,加强产业之内和产业之外的信息共享。
此外,还应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因为每一个地方、每一种作物、每一种畜禽的生产内容在现阶段会发生变化,与正常的生产技术不一样,必须要通过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来指导农民开展生产。
国家粮食局为此成立了“安全储粮与安全生产技术指导专家组”,对全国粮情进行分析、研判、预警,及时发现、指导解决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方面的疑难问题,在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风险或突发性危害方面发挥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作用。
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千差万别,受灾情况、地势地理条件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要恢复生产,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来有针对性地指导,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来尽可能地降低因为灾害造成的损失,或者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
洪涝灾害对南方多地西瓜、甜瓜生产影响巨大。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自然灾害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挑战。
科技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支撑作用。在监测预警方面,高精度监测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对地震、暴雨、洪水等灾害预测预警的准确度,可以大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应急响应方面,科学的应急响应机制和综合应急响应平台的建立以及先进抢险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幅降低了当地的人口与经济损失。在灾后重建方面,灾情数据处理与信息服务、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恢复重建等技术产品的不断升级,为灾后信息传递、灾害评估、资源调配、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撑。
现在,我国高度重视科技防灾减灾工作,促进科技减灾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越来越注重前期规划和政策引领,推动科技防灾减灾工作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国家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政策文件的发布,全面部署防灾减灾科技工作。
“十二五”以来,通过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全面支持防灾减灾工作,重点开展灾害监测预警、重大自然灾害防治、生命探测搜寻、避险救援、安置保障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研发,通过科技项目实施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近年来,我国加大防灾减灾基地建设,建成30多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观测站,已初步形成覆盖各方面自然灾害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利用基地和高校,培养大量防灾减灾专业人才,有力地支撑防灾减灾科技工作。
针对重大自然灾害多灾种叠加、灾后重建多领域交叉情况,我国已经开始着力构建部门协同、机构协作、专家合作与企业参与的科技应急组织机制,建设跨学科、跨部门、多灾种复杂灾情识别、演化预测的科技咨询平台,打破条块分割、整合科技资源,提高执行效率,整体提升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工作能力。
在科技减灾领域,我国更加注重国际科技合作,带动技术进步与成果共享。“十二五”期间,中国已与日本、荷兰等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开展相关合作研究,重点开展地质、气象、洪涝灾害及应急响应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推进人才交流与培养,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科技部正在组织编制《国家“十三五”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规划》,将在“十三五”期间根据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相关精神,整合科技资源,加强部门协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推动防灾减灾相关科技工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