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不仅是响应中央号召、履行社会责任,更是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根据全省小微企业地域分布特点及产业集群特点,着重从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上着手,推出五大帮扶措施,力破小微企业贷款难、成本高的问题。
立足云南 五大措施力破小微融资难
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信息、制度等诸多方面不规范的现象,增大了银行授信审批的工作难度。同时,由于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实物资产少,自身缺乏必要的担保物,抗风险能力较弱,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这些问题造成了小微企业向银行融资难的困境。对此,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基于“中银信贷工厂”的服务模式,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出五大举措创新并优化系统,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客户。
一是积极改善服务方式,大力推广“中银信贷工厂”模式,该模式根据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融资需求,采用合理、简化、标准、端对端的工厂式“流水线”运作和专业化分工,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二是改进工作措施,实施新模式小微企业授信项目无纸化上报审批工作,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项目上报和审批效率。在审批环节,除了审核企业的财务信息外,还看“三表”和“三品”(即电表、水表、海关报关表;人品、产品、抵押品)等非财务的动态信息,提高小微贷款审批质量与效率,提升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
三是根据云南省市场与客户群体情况,积极研发新产品,创新担保方式,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问题。先后推出了“商户通宝”“融税通”“快易贷”“中银美石通宝”“中银林权通宝”“中银网络通宝”“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特色业务产品。通过创新担保方式,帮助小微企业在抵(质)押物不足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获得授信。例如某县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代理销售增值税方面可享受国家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商品,主要以纺织品、日用百货等为主。其上游客户为几家纺织品针织厂,下游客户以缅甸贸易有限公司为主,合作时间较长,上下游客户相对稳定。该公司因采购出口所需贸易商品退税款回款周期较长,急需流动资金,但由于缺乏房产等有效抵质押物,难以获得银行授信。中行通过引入“融税通”产品,客户在中行云南省分行开立唯一的出口退税专用账户并托管给中行,中行以该账户中的应退未退税款为融资提供质押担保向客户提供融资,有效缓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四是严格执行银行业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在积极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同时,及时免除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费、财务顾问费、市场咨询费等相关费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有效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