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国 张伟君
【摘要】诸多实证检验发现,良好的地方性银行业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有效增长。但地方性银行业发展规模和其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却一直是相关领域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论题。本文运用云南省1995~2013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云南省银行业金融相关率(FIR)作为衡量银行业发展规模指标和以云南省银行业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市场份额作为结构性度量指标,即除国有四行之外的其它金融机构存款占该地区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比例。实证结果显示云南省经济增长并不是云南省银行业规模发展和市场结构转变的格兰杰原因;相反,云南省银行业规模发展和市场结构转变却是云南省经济增长的显著性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金融发展 银行业发展 经济增长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货币化和资产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我国区域不平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相关研究人员逐渐调整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转换到具体的地区层面,试图深入到具体的区域层面进行地方性差异化研究。近年来云南省证券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不断趋于弱化,但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方式仍是云南省最为主要的融资手段。伴随着云南省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银行业主导的云南省金融体系在规模上不断的发展扩大、市场结构逐渐由垄断转向竞争,地方性金融业发展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然而,云南省银行业发展规模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本文试图从云南省银行业发展规模和结构作为指标,探讨云南省银行业规模发展和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不断推进云南省银行业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有关文献回顾
国内经济学家韩廷春(2005)通过引入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率等变量,检验发现(1992~2002)银行业效率及结构的变迁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表明我国的银行业体系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然而经济增长并非银行结构与银行效率提升的Granger原因。国内学者武志(2010)运用发展经济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供给主导”和“需求遵从”理论进行分析,并引入“戈氏”指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验证了不发达地区的支持“供给主导”假说,而发达地区的支持“需求遵从”假说。孙文军,黄倩(2011)通过对云南省(1990~2009)2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Granger检验云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在云南省1990~2009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的相关关系,资本投入是云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技术进步则是推动省内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产生的需求相适应时,才能有效利用金融体系的功能,金融发展才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反,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产生的需求相背离时,过度的金融发展则会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进程。对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处阶段,更有助于深入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相关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有力依据。
三、银行业发展规模和结构与经济增长概念界定
第一,金融发展规模指标:传统意义上对金融发展规模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个,第一“戈式”指标,Goldsmith在1969年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标的重要作用,随后又提出了若干衡量金融发展指标,如衡量金融结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等。然而,Goldsmith通过诸多指标对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包含M_2(货币供应量)、L(各类贷款)和S(有价证券)等的金融相关比率(FIR)相对更能准确的衡量金融发展。第二“麦式”指标,“麦式”由经济学家麦金农1973年提出,由于其概率明确、操作相对简单又能合理体现地区金融规模发展水平等原因是我们国内用来衡量金融发展相对广泛的指标,通常用M2/GDP表示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银行业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本文以“戈式”指标作为理论基础,从指标中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体现云南省地方性银行业金融发展规模的内涵性两方面出发,采用云南省年度银行业存款表示银行业发展规模指标,模型中用FIR(金融相关率)表示。
第二,金融发展结构界定。金融发展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按金融交易期限的长短可以将金融结构体系划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按金融活动有没有介入金融中介,则可以考察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结构的比例;按银行业结构竞争程度,可将银行业结构划分为规模不同的类别。关于银行业结构竞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现有文献主要争论的焦点在于银行业的垄断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产业组织理论的传统观点认为银行业结构垄断越高越不利于经济增长,Guzman(2000)认为,相比于竞争性结构的银行业,趋于垄断性结构中的银行体系更容易向储蓄客户给付较低的储蓄利率;随着储蓄率的下降,容易引导行业的信贷配给;假使银行业没有信贷配给,垄断性银行趋于索取更高的贷款利率,从而加重贷款企业的资金压力。因此,垄断性银行业结构将不利于资本积累,阻碍经济增长。相反,有些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考察银行业与企业发展间关系,他们认为垄断性银行业结构在克服信贷交易中的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更具优势;市场垄断力的银行趋于和企业之间达成长期的伙伴关系,通过契约工具对贷款企业进行监管进而降低企业的道德风险。因此,能使企业更多的项目投资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而竞争性的银行业结构则会阻碍借这种有利于借贷双方的长期银企关系形成;本文主要讨论金融发展结构中的银行业结构本身竞争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本文采用市场集中度指数,集中度是指市场中占一定比例的几个最大的企业所占的整个市场份额反映产业内的市场垄断程度或者市场的竞争程度。在这里指银行业中前N家最大银行存款额占整个银行业的份额。本文为了探讨云南省金融发展结构采用云南省国有四行(工、农、中、建四行存款额或贷款额)占云南省金融业总资产(总存款或总贷款)。
第三,经济增长:虽然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受到众多质疑,但就目前而言仍然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本文选取剔除当年CPI后真实的GDP作为被解释变量。
四、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很多,对众多指标进行归纳可以如下归类:其一是规模指标。银行对其它企业的总信贷、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总值以及金融相关率(FIR)等。其二是结构指标。由于云南省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具有规模小,交易不活跃等特点;由此可见,云南省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程度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于银行业小很多。此外,云南省的银行信贷对经济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用银行业历年存款额作为云南省银行业发展规模指标,除国有四行外的其它商业银行年末存款额占整个银行业存款额的比重作为云南省地方性银行业发展规模的结构性指标。
本文选取了1995~2013云南省有关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云南金融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
其中:云南省真实的人均GDP用RGDP表示,云南省银行业四行(工、农、建)除外的其它银行业存款占整个银行业存款的比率用CR表示,云南省金融相关用FIR表示,LNRGDP、LNCDR、LNFIR表示对以上指标取对数,C表示常数,U表示随机误差。
(二)实证检验
1.单位根过程。进行“协整检验”之前,为防止“伪回归”现象的发生,应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运用stata11软件,通过以ADF为基础对LNGDP、LNCR和LNFIR进行单位根检验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LNCR4和LNGDP的ADF检验值分别小于显著水平为5%和1%的临界值。由此可见,LNCR4和LNGDP 95%和90%的置信水平上通过检验,两者都是平稳的。
2.协整分析。
根据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可知:我们在5%的置信水平之上拒绝了模型中不存在一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即云南省金融发展模型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也就是说云南省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均衡关系。
3.格兰杰因果分析。上述“协整检验”仅说明被解释变量LNRGDP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却并不能确定LNRGDP与解释变量之间有何种因果关;因此,需要对LNRGDP与解释变量LNCR和LNFIR之间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说明
本文使用计量检验工具如: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对云南省1995~2013年期间金融发展规模和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相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进行ADF单位根平稳检验时,发现LNRGDP、LNCR、LNFIR解释变量均未通过平稳性检验,通过对上述变量进行一阶差分,一阶差分后的变量再次进行ADF检验发现上述变量在10%的置信水平上均是平稳性的。(2)其次,本文采取了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LNRGDP与LNCR和LNFIR之间存在至少有一对关系不能被拒绝,表明云南省金融发展规模指标LNCR、LNFIR和经济增长指标LNR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3)由上述检验结果可知,5%的置信水平上内应该拒绝原假设LNCR、LNFIR不是LNRGDP的格兰杰原因,即LNCR、LNFIR是LNRGDP的格兰杰原因。与此同时,在5%的置信水平上LNRGDP不能拒绝LNCR和LNFIR不是它的格兰杰原因,即LNRGDP不是LNCR和LNFIR的格兰杰原因。因此,该结果表明云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金融服务推动云南省GDP增长,不是云南省经济增长推动云南省的金融发展。金融发展与GDP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单向因果关系,故云南省金融发展归属于需求导向型模式。
(二)相关建议
本文针对上述实证结果,笔者认为云南省金融与经济发展应着力从下述三个方面进行改进:(1)改良经济发展水平,营造金融发展的基本条件。上述实证分析表明,云南省是需求导向型金融发展模式,即金融发展服务带动经济增长。然而,良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应该形成良性循环,省政府应努力改善经济发展与金融之间谐调发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一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政府引导、循序渐进、完善法规以及市场动作等原则形成健全的奖惩机制。二是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三是加强金融服务监管、普及宣传金融知识、优化社会对金融服务的支持并参与金融发展。(2)加快资本市场与产业资本结合,随着云南省经济改革与金融发展的不断推进,高速调整经济增长转变成中、高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云南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着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因此,加快云南省资本市场发展,加强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已成为省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因此,相关部门应抓紧研究并制定出与云南产业特点的相配套的金融发展战略,通过长远规划,强化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间的衔接,通过并购、重组和配置等一系列重要措施培育优质的资本实现优化,有方向性的实现资本与相关产业的良好结合。
注释
{1}吴志国,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
{2}张伟君,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
参考文献
[1]Goldsmith,Raymond 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2]Patrick, H.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velop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34,174-189, 1998.
[3]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年第3期.
[4]韩廷春,夏金霞.《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验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4期.
[5]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J].2006年第1期.
[6]武志.《中国金融发展的测量与修正》[J].上海金融2008第4期.
[7]孙文军,黄倩.《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8]牟怡楠,石丽雄.《云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2011年第26卷3.
[9]刘文革,周文召,仲深,李峰.《金融发展中的政府干预、资本化进程与经济增长质量》[J].经济学家,201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