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
高四年级六调,女儿考出了史上最低成绩,学校发来的短信还没看完,孩子的电话打过来了:“妈,你看到成绩没?”
声音里带着哭腔,不用说,心情肯定跌到谷底了。
“看到了,没什么,放轻松一点,仔细找找原因,看到底是哪方面有疏漏……”
正循循善诱着,电话那边传来特别犹疑的声音:“你怎么啦,妈,没什么事儿吧。”
素日一提成绩就恨不得拼命的如狼似虎的亲妈,今天突然变温柔慈祥,闺女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别说闺女不信,若换到前几日,我也是不信的—“又考糟了,这还了得,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呐,小祖宗,你到底想咋样啊。”这是坏成绩面前老娘的一贯发声,如今突然乾坤大挪移,到底发生什么啦?
呃,其实也没发生什么,只是我的观念突然有点转变了。
过去十几年,关于女儿的未来,我一直有唯一的追求,那就是将她送到大城市去生活。
作为一个在小县城混了半辈子的人,对逼仄拘囿的生活,我是受够了。当老子的这辈子只能这样了,但是,子女的人生,绝对该有更广阔的天空和舞台。
因为这,2015年高考成绩出来,虽然孩子可以走非常好的二本院校,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就游说她选择了复读。在我的观念中,只有上一流的学校,才可能增加留驻大城市的机会。
对此,孩子的爹有不同意见:“大城市有什么好的,出门挤个半死,奋斗半辈子可能也买不起一套房子,每天起早贪黑的,让孩子那么累干啥。”
看到没,这就是鼠目寸光之人的特点,凡事仅看阴暗面,他就不想想大城市的教育环境、人文平台以及发展前景。若能留在北上广,混好了做个世界飞人成天灰来灰去也不在话下啊。
气人的是,闺女和他爹保持统一战线:“我觉得最幸福的事儿就是守在你们身边,等你们老了,帮着买个菜或者陪你们遛个弯的,多好啊。”
啧啧,要不说孩子小呢,看问题多幼稚啊。留在父母身边,我们是享福了,可她呢,难道要重蹈老娘这终生没有到更广阔舞台做一番事业的覆辙么。
不,绝对不可以。孩子虽然满了十八岁了,可还不够懂事,还没有深刻体会到小城市带来的闭塞和大城市带来的开明。作为妈妈,我有义务在她稀里糊涂的年纪替她做出正确的决定。
所以,高四复读是必须的,复读期间有好成绩是必须的。
犟不过我,女儿只能泱泱不快地遵循了我的意志。
如果不是无意看到了一篇文章,我想我手中一直高高扬起的小鞭子还会快马加鞭地催促着她“奋进”呢。
一篇很普通的日记:年轻女孩儿在大城市辛苦讨生活,加班到半夜,独自摸索着黑漆漆的楼梯下楼,穿过午夜的城市街道,心惊胆战地逃回逼仄出租房,躺在隔壁陌生男人清晰可闻的呼噜磨牙声中,痛哭流涕,不知前路该如何继续。
看着陌生作者一字一句的叙述,心中叮的一声响,突然想到,同样一个场景,若主人公换成女儿,我是不是要心疼得发狂了。
而且,没有太多意外的话,大学毕业后,这也将是女儿必将面临的现实。
这样的生活中,她能幸福吗?
以我对女儿多年的了解,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意识到这一点时,第一次怀疑自己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目标。去大城市生活,到底是为了女儿好,还是为了了却我自己多年来耿耿于怀的遗憾?
说回那篇日记,若主人公换成我,一切都没问题的,因为,对于个人的未来,我始终有非常清晰明确的方向,这样艰苦的“受”,肯定也不喜欢,但会当成涅槃的过程,一无畏惧。
只是,女儿和我一样吗?
不,我们一点都不一样。女儿天生一副随遇而安的性格,先天禀赋上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换句话说,她是一个对做大事没有任何兴趣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放到大城市不会如鱼得水,生活在小城市也不会怀才不遇。
这样的前提下,还有必要逼迫她按照我设定的轨迹前行吗?
而且,真的将孩子置身那样的环境中,她会幸福吗?我就真的快乐么?
翻来覆去地想,忽然清醒过来,在女儿的人生选择上,我放置了过多的“家长意志”。孩子的确还不够成熟,这样的时候,作为妈妈,最该做的不是因为她小、不懂事而替她选择一条妈妈认为幸福的路径,而是要以一个妈妈对孩子多年的了解,替她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身性格和个性发展的方向。
想开这些,极力将孩子往大城市撵的执念,彻底放下了。
对于孩子的成绩,亦不再苛求。以女儿目前的成绩,随便考所学校,在目前这个小城生活绰绰有余了。这样的前提下,成绩优异不错,拼尽全力还是不能势拔头筹对未来也没太大影响。
由自己的误区延展开去,突然顿悟,担心自己老命孤独强留子女在身边,和为圆个人羁旅梦将孩子强行推入花花世界的,都属同样性质的自私,都不是一个为人父母者负责任的选择。如果真的替子女着想,那就遵循孩子的天性,辅助她选择一条适合天性的生活方式吧。
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