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教拓宽就业路
——新疆霍城县实施“远教+就业”工程助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侧记

2016-09-09 06:03◎方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远程土地电商

◎方 哲

远教拓宽就业路
——新疆霍城县实施“远教+就业”工程助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侧记

◎方哲

我国经济形势有如高铁列车般正飞速奔驰,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无疑就是这列车的一声高亢汽笛,宣告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向前。然而,这汽笛声也道出了一个隐忧:如何让那些为经济建设大局而牺牲利益、告别土地的农民“失地不失业”?对此新疆霍城县有着自己的科学解答。自2015年以来,霍城县根据陆续有企业落户本地而导致部分土地被征用的现实情况,为了让农民离开土地后不至于面临生产生活困难,以远程教育为抓手,实施了“远教+就业”工程,“换脑子”“蹚路子”“帮点子”步步紧扣,引导本地失去或减少土地的农民将脱贫致富的发力点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而走出了一条远教助力新时期农民“脱离土地、务工经商”的致富新路。

多元宣教“补脑子”

告别捏惯了多年的锄把子,去田外找出路,这对一些农民来说,还是件需要勇气的事。就算是真下了决心,可除了种地外几无一技之长的传统农民,又能靠啥挣钱呢?就更别说务工中存在的拖欠工资、违法施工等众多不安全因素了。为了卸下“思想观念保守、就业技能欠缺、法律意识薄弱”等农民“脑子里的包袱”,霍城县远程办采取了“宣传新观念、教授新技能、充实新意识”的多元宣教方式,让转型就业的农民好好地“补补脑子”,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期就业者。

村民当上了阿依朵熏衣草园的解说员

更新致富观念,让农民的眼界拓宽开来,勇于进入就业新领域。县远程办以全县各终端站点为平台,集中调度一批先进人物事迹片和励志发展故事片,在各村组织有意向的村民学习,宣传“离开土地也能致富”的新理念。据统计,全县101个村或社区均组织了集中播放学习。

惠远镇央布拉克村的阿旦木江家中的土地被流转,他寻思着外出打工,却总觉得没底气。站点就把他请去收看市里统一下发的鼓励就业课件。通过学习,阿旦木江下定了决心,到外来企业阿依朵熏衣草园当上了一名保安,走上了离开土地就业的道路。

提升就业技能,让农民的本事成长起来,敢于进入就业新领域。县远程办通过各村站点征集农民就业意向,统一归纳梳理后按农民需要,举办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班,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尽快掌握致富新技能。截至目前,共举办了9大类42期培训班,参与培训农民达1.2万人次。

2月的一天,在兰干乡,县远程办请来的老师李淑珍正为农民热情讲解着缝纫技术,参加培训的农民都听入了迷。双渠村党支部书记依明江是此次活动的带队干部,他感慨道:“有了这样的培训,咱们村的闲劳力就都有发财道走了。”

增强法律意识,让农民的头脑清醒起来,乐于进入就业新领域。县远程办协调远教各成员单位如司法局、公安局、人社局等,举办普法维权专项讲座,针对就业中存在的社会常识、安全常识、法律知识等进行讲解,培养农民树立起守法就业及正当维权等新意识。截至目前,共举办了专项讲座11次。

针对普法维权讲座,县人社局就业办干部任艺总结道:“以前农民一说打工,就总怕上当受骗;另外,个别人法律意识淡薄,打工期间违法犯罪,也令人痛心。现在在他们就业前,先帮他们绷紧法律这根弦,既保证了社会稳定,又保护了他们自己。”

多渠助建“蹚路子”

农民踏出土地后,往往会面对就业门路狭窄这一难题。毕竟“就业难”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要让告别土地的农民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好岗位、好平台,这才是保证他们能走上致富路的关键。为了有效清除“就业岗位存量不足、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就业方式传统保守”等这些“路上的障碍”,霍城县远程办通过“对外协调双赢、对内共建互惠、鼓励自主电商”等办法,为就业农民蹚出了一条条致富好路子。

对外沟通协调,利用远教资源为外来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的方式争取回报支持,推动农民去外来企业就业,是双赢之举。县远程办通过协调,动员各村两委利用驻村外来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与企业签订短期培训以及用工协议,农民经过培训可立即上岗。据统计,全县已有32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培训后到本地企业就业。

阿依朵熏衣草园进驻了惠远镇央不拉克村。该村党支部抓住这一时机,与该企业签订了用工协议,并对新进员工进行了短期远教培训。村党支部书记阿布拉江·斯拉伊力十分开心:“以往看到汉子在街上闲逛,我就难受得很。现在好了嘛,压在我心上的大难题可算解决了。”

对内推动共建,让本地新型经济组织建立远教活动阵地并消化富余劳动力,是互惠之策。县远程办经过调研,和本地有条件的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等联合建设远教活动室,鼓励他们在雇用人力上向本地村民倾斜,并定期恳谈进行督促落实。据统计,全县15家新型经济组织共吸纳本地农民470余人就业。

茹先巴克村英努尔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市远程办的动员下,建立了远教活动室,并解决了本村10名农民就业。合作社负责人亚森江·苏帕洪感慨道:“既帮了乡亲们的忙,又壮大了我们的合作社。这个法子好得很!”

鼓励自主电商,通过远教平台让本地农民学习基础、掌握流程、熟悉操作电商运营,足不出户走上自主就业的道路,是应时之为。县远程办举办各种电商技能培训班,组织有兴趣的农民进行集中学习,并从平台注册、产品选择、商标管理、技术服务、市场销售等各方面提供服务,让本地农民乘上电商这股时代东风。目前全县已注册农民电商26家。

清水河镇清水河村的俞香山家中部分土地被流转,闲下来的他就想干点别的挣钱。正好县远程办在推动农民电商发展,他赶紧报名参加了培训。现在他当起了电商,上网卖起了霍城县的特产熏衣草产品。

多措帮扶“出点子”

就业路上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见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这些事无论大小,对于刚刚就业的农民来说,往往是自己很难解决的。为了让农民在就业路上能稳稳当当地大踏步向前,“扶上马、送一程”还是相当有必要的。为了化解就业中“知识充电没人管、时间长了没人管、急事难事没人管”这“三不管”的顽疾,霍城县远程办出台了“年节短训、长期包扶、应急服务”等服务机制,让远教对就业农民的帮扶都能真正帮到点子上。

年节短期培训,是针对返乡打工人员的一项短期“充电”方式。县远程办将春节作为重点培训期,当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后,以各村级站点为平台,搜集共性需求,播放针对性强的课件,让农民工带着更丰富的本事回到节后岗位上去。据统计,共举办了20次春节短期培训,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次。

今年春节,外出打工的张莺莲回到了村子。在服装厂打工的她对少数民族服装花色搭配不够明白,便赶紧参加了县里举办的服装技能短期培训班。培训后,她高兴地说:“这下回到厂子里,我心里就有底多了。”

专家长期包扶,是针对那些本土打工的农民的“锤炼”办法。县远程办协调各领域专家,每名专家作为联络人,采取“1+N”的形式,长年包扶多名就业农民。据统计,全县共协调了69名专家作为农民的就业联络人。

专家张海生对三十多名就业的农民长期包扶,凡是他们在就业路上遇见什么样的技术难题,张海生都负责予以解决。这些农民都感激地说:“有了张专家帮我们,干起啥来都不犯愁。”

紧急出动服务,是针对那些遇到急难的就业农民而出台的一项“救火”机制。县远程办建立了一支应急小分队,队员为各领域专业人员。当接到紧急求援时,协调相应队员立即出动,最短时间内解决农民所遇见的就业难题。

农民古丽娜依·卡德尔前不久当起了电商,在一次交易中忽然遭遇平台故障,如不解决将造成违约损失。焦急的她赶紧向县远程办紧急求援,小分队迅速派出队员上门服务,避免了她的经济损失。

(作者单位:新疆霍城县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远程土地电商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我爱这土地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远程诈骗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