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建筑当代的故事

2016-09-09 03:39薛珊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珠海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堂澳门建筑

文| 薛珊 图|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时代的建筑当代的故事

文| 薛珊 图|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在澳门,我们想要脚步匆匆在这个城市做一个过客,而这座城市却有层出不穷的办法让我们放慢脚步,建筑就是其一。

活化,是澳门大多历史建筑的选择。活化使何东图书馆赋予新生命,让每一个人都亲历其中感受和使用。

从澳门2006年举办“世界遗产年”开始,越来越多人将目光从那些五光十色的消费娱乐,投注到那些凝结着澳门人生活记忆的建筑上。谁会曾想,被称为小城的澳门拥有多达25处世界文化遗产,而澳门历史城区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建筑遗产,继而成为中国的第31处世界遗产。这些在城市里静默伫立着的建筑,经得起时光年月细细品读,是时代地标,它们在过去的澳门平地而起,在如今的澳门宣告着迅猛快捷的时代节奏,是城市变迁的缩影,是几代澳门人记忆的叠加,是数百年中西文化融合的见证,并延续至今。

多元文化 独特建筑风格

有人的地方必然有建筑,有建筑的地方必然有延续。

据史料记载,在南宋以前,即十三世纪前,澳门原是荒山野地,没有人烟,直至蒙古族入侵中原,南宋濒于覆亡,闽浙一带官兵纷纷南下避难,部分人飘泊至此。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澳门都只是一个人烟稀薄、偶有舟船寄泊的小渔村。在明代,澳门被称为“蚝镜”,此后还有“濠江”、“海镜”、“镜湖”等多个别名。

直至1535年,葡萄牙人在明朝嘉靖十四年取得在澳门停靠权,后又在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借故在澳门登陆,逐渐在明朝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开始在澳门定居,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欧洲人。从此以后,葡萄牙人在澳门南湾沿岸一带,依山建楼房筑炮台,建城墙设岗哨,雄踞海畔。葡萄牙人占领后,澳门便被命名为“Macau”(“妈阁”葡萄牙文的译音)。

澳门背倚广袤的珠江三角洲,与内地似断还连;其东隔伶仃洋与香港成为犄角之势,拱卫珠江口西岸;其南环视浩瀚无际的南洋,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等东南亚国家隔洋相望。在南海海域,澳门恰居东南亚的海上中继点,加上在澳门半岛的东西两侧有天然形成的内外港湾,遂使澳门成为来往商船的理想补给站和商旅的最佳避风港。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在16、17世纪,内地商贾贩夫蜂拥而至,在现在的营地大街一带谋求生计。澳门已是商贾云集、番夷咸至、货物繁盛、贸易昌隆,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港口,并由此演绎了四百年澳门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使澳门成为中西文化融合、交流的门户。有学者认为,澳门是全球化开启最早的地区,正是因为当地特殊的中西文化交融,让这个小城拥有让人流连的魅力。

多元文化形成了各色建筑的共生,而城市建筑又让文化在此融合,中西混合的建筑更形成了澳门独特的建筑风格。

葡萄牙人在澳门定居时,只是将这个充满东方异域风情的渔村作为一个临时停靠点,为海上商业贸易提供便捷,所以当时的建筑大多在海边和山坡,方便商客来往,这一区域就是今日的澳门南湾,沿岸为澳门政治、商业中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东面水面进行填海,成为今日葡京酒店所在。而早期的建筑多以木板、稻草等简单材料搭建。现在位于澳门半岛中心地段的玫瑰堂,始建于1587年时,就只是以木板搭建,所以才会被当地华人称为“板樟堂”,言简意赅指出它的建材特色。直至十七世纪翻建才改成砖石结构。怕是当时的葡萄牙人也没有料想到会在澳门留下自己的踪迹并将其延续。

澳门中西建筑的一大特色就是教堂。随着贸易和城市的发展,西方宗教的传教士们相继而来,与佛教、道教,形成了澳门独特的宗教环境。澳门半岛上建起的一座座教堂,在满足居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成为当时城市构图的中心。这些教堂往往选址在地势高峻、视野开阔的地方,可以俯瞰海岸线,为出海者祈福。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教堂也兼备海防的作用。自16世纪后半叶起,大三巴教堂、花王堂等著名教堂和大炮台、妈阁炮台等一系列军事防御工程相继建造起来,半岛南端西望洋山山顶的碉堡与炮台山的碉堡遥遥相对,构成了城市的一条纵轴线。同时,教堂周围也设有广场,以作为举行活动的场所,这在澳门更常被称为“前地”。前地在葡萄牙语中有广场的意思,例如,白鸽巢前地就是圣安多尼堂区的广场,这里不仅是宗教活动的所在场所,也是葡萄牙人在澳门居住时的活动地。

澳门,在保留着建筑外貌的同时,也留存了诸多历史文化元素。

澳门不仅仅只有大三巴牌坊,它的每一处历史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教堂、剧院、民居、商铺依然保留着上世纪初期的模样,街道狭窄悠长,地砖和瓷砖纹样丰富,处处透出精致的美丽。它是一座精致而优雅的小城,虽然百年已过,葡风犹存。

在郑家大屋与玛阁街交汇的地方,有一处空地,那就是陪伴着澳门人成长的亚婆井前地,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这里以前是澳门的主要水源,又靠近内港,是葡萄牙人在澳门最早的聚居点之一。在当地有这样的民谣:“喝了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可见亚婆井对本地葡人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亚婆井前地仅代表水源的供应处,古水源并不是在此处,而是在亚婆井斜巷尽头的高地上,这里只是一个水泉造景供大家留念,附近一带仍然保留许多西式建筑,充满南欧风情。

多元文化形成了各色建筑的共生,而城市建筑又让文化在此融合,中西混合的建筑更形成了澳门独特的建筑风格。

新生活化 唯有建筑永存

“人类只是地球上匆匆的旅行者,唯有城市将永久存在。”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在他的个人纪录片中如是说道。对于构成城市的建筑来说,其意义非同小可。

在澳门回归后多项大型基建工程、酒店项目和新型的住宅建筑群,都为澳门建筑注入了更多现代化都市元素。同样为城市增添现代化元素的,还有近几年兴起的文创领域而文创的概念。不同于其他城市推动文创园区的概念,澳门的文创大多在那些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里。从塔石、南湾到疯堂斜巷,昔日的澳门成为文创的聚集地,对整个城市产生了商业和创意的双赢效应。

1569年,澳门天主教首任主教不忍当地麻风病人流离失所,建起了麻风病院和一间名为望德堂的教堂,由于教堂是专为麻风病人而设,故人称“疯堂”或“发疯寺”。望德堂前的斜坡路就是现在的疯堂斜巷。周边那些雅致的建筑、雕花、巴洛克式圆柱、从葡萄牙运来的石头和瓷砖都颇具葡萄牙特色,两棵参天大树伸展得极有韵味,细碎的石子在地上勾勒耐人寻味的线条,而现在蜗居在其中的店铺则是五花八门。有的坚持出售一些来自葡萄牙的小对象,有的做着自己爱好的创作,向大众展示着一座座历史建筑。

活化,是澳门大多历史建筑的选择。活化,关键字是“活”,赋予新生命才能称为活。要使建筑活过来,让每一个人都亲历其中感受和使用,比如何东图书馆与岗顶剧院。这些老建筑本身就是如同博物馆一样的存在,但是对象只有在使用中才能鲜活,建筑亦然。澳门的历史建筑在保护的过程中,也让更多人在其中找到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大三巴不仅仅是历史建筑,更是澳门的象征性地标,无论是翻修还是在此举办活动,它的命运都是这座城市关心的话题。大三巴始建于1580年,命运多舛的这个澳门建造历史最久远、最负盛名的教堂,前后失火多次而遭到破坏,在1853年的一场大火中,教堂只留下了教堂正面的前壁和教堂前面的大台阶,承载着过往的澳门情怀。虽然现在的大三巴已经不再拥有教堂的功能,但却与澳门息息相关,这里不定期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大台阶刚好成为浑然天成的座位,大三巴本身则成为巨大的背景板和创作舞台。

在得到修缮和重新设计的旧建筑里,人们与历史之间没有隔着一层陈列柜的玻璃,过去的生活并不是一去不返,反而变得历历在目如同穿越其间,亲历其中,感受的是时代感而不是一片颓败,这种历程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都是震撼而印象深刻的。

澳门,既有繁华喧嚣,又有着独特的平宁。每一个建筑都散发着中西交融的文化气息,这才是小城故事的灵魂所在。

POLYGENETIC ARCHITECTURE IN MACAU

猜你喜欢
教堂澳门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教堂之夜》
建筑的“芯”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澳门回归日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