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国(重庆行政学院,重庆 400041)
城市滨河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昆明市盘龙江为例
王爱国
(重庆行政学院,重庆400041)
城市滨河绿地建设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资源,对于城市生态建设、突出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对滨河绿地的设计还只停留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上,可见各处绿地千篇一律,并未多功能兼顾。基于此,通过分析云南省昆明市盘龙江部分滨河绿地规划设计中的优缺点,提出目前城市滨河绿地规划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城市滨河绿地;规划设计;盘龙江
城市滨河绿地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1]。滨河绿地由于处于水陆的边际,以其优越的亲水性、便捷性和舒适性满足着现代人的生活、娱乐、休憩等需要,这是城市其他环境所无法比拟的特性,通常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较为重要的地段。而对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上,应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要从景观生态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去剖析,将滨河绿地的建设纳入城市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中[2]。对于城市滨河绿地的设计,要深入挖掘城市滨河地区的生态功能、游憩功能,展现城市特色。
该文重点以昆明市盘龙江滨河绿设计为例,分析了昆明市滨河绿地建设的现状及不足,并从滨水绿地空间各景观组成要素处理的具体设计入手,提出相应的城市管理及景观设计的措施,以期为今后滨河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图1 盘龙江滨河绿地规划设计河段
盘龙江是昆明各族人民的成长摇篮,是昆明城内为数不多的水域之一,也是唯一一条横穿昆明市区的河流,千百年来流淌不息,孕育了异彩纷呈、内涵丰富的盘龙江文化。所以,在此对昆明市盘龙江滨河绿地进行研究,对于整个昆明市区的滨河绿地规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主要研究河段(见图1)地处昆明市二环以内,即主城区段,北起北二环路,南至南坝路(与二环南路交叉口)。该河段长约7.6 km,是盘龙江的中段,也是盘龙江滨河绿地设计最美丽、最丰富的一段。对该河段的研究,对于研究盘龙江滨河绿地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2.1盘龙江滨河绿地设计优点
2.1.1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亲水性。亲水是人的天性,从原始社会的逐水草而居,到文明时代老祖宗定居黄河长江流域,甚至是现代牧民择绿洲而生活,这种种历史的更替总脱离不了水对人的吸引。盘龙江滨河绿地,从马村立交桥至环城北路河段的滨河绿地设计自始至终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亲水性,遵循“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依、以景为托”的规划理念。在河道两旁以草坪护坡、抛石护岸,并在关键节点建造了悬挑式、台阶式亲水平台,多种风格的草坪护坡和台阶式亲水平台的穿插设计,丰富了该滨河的绿地景观,使市民更亲近与水,与水更近、更亲(见图2)。
图2 盘龙江滨河绿地景观
2.1.2遵循绿地整体性与连续性,推从步行化设计。盘龙江因位于市区较繁华地段,其滨水景观空间外部交通十分便捷,也非常嘈杂,为了尽量减少周边城市干道对滨河景观空间的影响,逐步对周边城市道路进行改造,营造出一种清静幽雅的滨河步行道,实现道路景观化。盘龙江滨河绿地积极推行步行化设计,在滨河绿地与城市交通之间以密植高大的乔灌木为屏障进行阻隔,使滨河绿地景观形成独立的内部空间。此外,盘龙江滨河绿地人性化的道路设计除对道路自身的精心设计外,还考虑了诸如美观的装饰小品、灯光照明、坐凳等相关的设计,使游步道更具人性化,以满足游人休憩和娱乐的需要。例如,道路灯光的设置,在为游客提供晚间照明的同时,还可创造五彩缤纷的光影效果。
2.1.3遵循生态环境特征,丰富植物配置。盘龙江滨河绿地绿化采用自然式设计,部分地段模仿自然生态群落的结构进行植物配置。植物品种的选择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植物的搭配充分考虑植物色彩、高低层次、大小面积比例等,注重丰富多样、自由生动。部分乔木、灌木及藤本则通过艺术手法来创造景观,把植物修剪成不同造型,形成有趣的植物景观,充分发挥了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所有植物形式主要有草坪、花丛、灌丛、树丛和孤植树等,沿路在视觉上给人以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使人感觉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形成壮美的园路景观(见图3)。
图3 盘龙江滨河绿地的植物配置
其中,主要的植物品种有乔木(桉树、蓝花楹、垂柳、雪松、云南樟、滇朴和黄槐等)、灌木(小叶女贞、假连翘、叶子花、鹅掌柴、苏铁和丝兰等)和草、藤本(常春藤、沿阶草、肾蕨、美人蕉等)。
2.1.4遵循“以人为本”,功能分区合理。由于盘龙江滨河绿地景观空间的区位特点,决定了区域内应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功能。该滨河绿地的设计充分考虑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的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社会层次的需求,以林荫步道、生态景观区为主体,兼顾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游览观光。盘龙江滨河绿地的总体规划中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以点线面的形式组织各功能分区。线,以林荫道和步行道为主体,形成连续不断的贯通脉络;点,在以林荫道连贯的线条上设定各个重点观景场景,如铜牛雕塑、母与子雕塑等建筑小品及古树名木等不同景观;面,在林荫道为主线的重要节点设定活动面较大的绿化空间,如金牛公园、圆通大桥至交三桥地段广场、双龙桥附近滨河绿地等,使整个滨河绿地形成丰富多彩的空间层次。
2.2盘龙江滨河绿地规划缺点
2.2.1规划设计与地方文化脱节,景观缺乏个性。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自然景观整治与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保护相结合,是城市滨河绿地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突出滨水绿地文化内涵和地方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3]。昆明市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名城,也是很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盘龙江是昆明各族人民的成长摇篮,有着内涵丰富的盘龙江文化。而在盘龙江冰河绿地景观设计的时候,应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突出文化底蕴及地域风貌。目前昆明市盘龙江滨河绿地周边,只有在交三桥附近有一文物——铜牛雕塑,但已用栅栏紧紧围住,将人与雕塑远远隔离而容易让人忽视,并不会顿足观看。此外,再无任何文化内涵的小品建筑。盘龙江周边滨河绿地周围嘈杂的汽鸣声,高耸的大厦,让人感觉到了都市的繁华,呈现出的只有现代的气息,而感受不到任何文化氛围。曾经繁荣昌盛的盘龙江历史画面已让后人逐渐忘却,失去了地方特色。
2.2.2河道水质污染严重,缺乏科学有效的治理。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就着手对其整治,但截至目前,盘龙江水的水质依然只是停留在劣Ⅴ类[4]。而盘龙江为流入滇池最主要河流,盘龙江水的水质直接影响到滇池的治理工程。滨河绿地的开敞性、可接近性都是建立在水质条件良好的基础上的。然而,走到盘龙江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水体浑浊,长满了水草,有时还会传来一阵恶臭,虽然盘龙江滨河绿地两侧修建了亲水平台,但是面对污染严重、散发着臭气的河水,即使修建了亲水空间,却未看到有人靠近。
2.2.3缺乏相应配套设施,不够重视科普教育。本次调查河段在昆明市二环以内,河段长约7.6 km,行走期间只看到2个流动公共厕所,道路上没有或很少设有指示牌等获取地理信息的设施,其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河道污水治理首先应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全民人文素质,让全民参与。在滨河绿地设计时可利用盘龙江有利的地理位置及其本身河水由清澈到现在被严重污染的变化,大力宣传环境保护,以期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同时,还可以设置宣传栏对全民进行科普教育,以提高人们的素质。然而,在滨河绿地建设中没有看到任何宣传栏等设施。
2.2.4垂直的驳岸,把人与水隔离。从得胜桥往南坝路河段,西边河岸垂直陡峭的人工砌体,长满叶子花的驳岸,运用乔灌木把水体与道路空间进行阻隔,使滨河区空间成为冷冰冰缺乏生活情趣的冷漠空间,把人与水完全分隔开来,无法与水体亲近,而且西岸河边绿化较少且单一,使河道景观缺乏灵性与变化。
2.2.5缺乏有效管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河道两岸土地利用布局混乱,滨河绿地市场、仓储混杂,有些地段内随处停放车辆,随意践踏草坪,随便乱仍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在一些较隐蔽的地段还有随地大小便等现象发生。这样的环境使附近百姓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影响了昆明市的总体形象。
3.1景观风格的定位与建筑、小品的设置
对于滨河绿地景观的定位,首先应充分考虑昆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以及盘龙江文化。在盘龙江滨河绿地生态规划设计时,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可以利用园林景观表现手法加以表达,保持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是滨河绿地的重要原则,对增强滨河绿地的地方特色、文化性、趣味性、实用性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滨河绿地中建筑、小品、配套设施的类型与风格的选择,应根据绿地的景观风格的定位来决定。反过来,滨水绿地的景观风格也正是通过景观建筑、小品来体现的。盘龙江滨河绿地生态规划设计时可以在部分河段上以通过对历史古迹的恢复和城市代表性文化景观建筑、仿古小品、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品雕塑等形式,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来表达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内涵。
3.2配套设施更人性化,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随着外部环境的日益优化,服务配套设施布局与尺度必须完善,使中心设施与服务进一步提优升级;必须完善导引标识系统,增加停车场、厕所、购物点、报刊亭等设施;在各交叉口或广场设立指示牌,方便游人了解相关信息。增加公共厕所数量,并考虑独立的残疾人厕位;还有如无障碍及盲道建设等,努力实现人性化。设立相应的公告栏,倡导环境保护以及宣传、普及科普知识等,对于完善盘龙江滨河绿地建设有重要意义。
3.3健全管理体制,防止污染行为
城市水系的多功能和系统性,注定要求强化部门管理的协同性,必须全面地统筹城市中供水、排水、污水、节水以及与之相关的道路建设、园林景观建设等环节,为统筹水利和城建两大系统、市和区两级政府的力量,加强滨水绿地管理,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行为,杜绝向盘龙江内排污现象。应成立相关协调机构,建立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城市河流治理及维护工作。
3.4优化驳岸处理
盘龙江滨河西岸,从得胜桥往南坝路河段,虽然用叶子花软化了垂直陡峭的人工砌体,但是也阻隔了人与水互动的空间,遮挡了视线,把人与水完全分隔开来。所以,在此路段可以适当增加人们与滨河接触的空间,增加人与水的亲近感。
3.5恢复滨河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河流对于营造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滨水区流动水体及沿岸绿带构成了城市空间格局的骨架,成为城市的“绿肺”,不但具有优美的景观功能,而且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吸尘减噪、改善和调节小气候等多重功能,也为多种水栖类动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5]。昆明市水资源丰富,地形特征和自然特色明显。盘龙江治理开发是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的一项重点工程,以盘龙江为基础利用滨河地带的自然条件和景观资源,将建立起贯穿昆明市区长达95.3 km的“城市绿色长廊”,能够有效促进城市滨水区自然环境生态功能和还原功能的充分发挥,逐步实现市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滨河绿地规划建设时,应列入环境生态建设的理念,进行河道生态建设。
通过对盘龙江滨河绿地进行分析,认为盘龙江滨河绿地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从当前盘龙江滨河绿地建设情况来看,总体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也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但是,在部分地段也有不足之处,可以做进一步的改进。例如,对于当地民众应当进行引导和富有成效的监管,以避免人们对盘龙江及周边绿带带来污染,以造成经济损失和城市风貌的建设性破坏。
[1]王华兵.浅谈滨江生态植被可持续发展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2).
[2]罗玉华,蒋海燕.基于景观生态视野下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研究——以新建县礼步湖公园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1-134.
[3]陈红,王丽博.对滨水城市空间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4).
[4]百度文库.云南地理[EB/OL].(2011-06-12)[2016-03-26]. http∶//wenku.baidu.com/view/9085a10003d8ce2f0066230b. html?from=search.
[5]武晋,袁忠香.临沂市涑河滨水区开发效应分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09-112.
TU985
A
1674-7909(2016)12-74-4
王爱国(1982-),男,博士,研究方向:山地土地利用与自然灾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