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定胜仲 辉*谢凤鸣马宪礼侍伟伟
地市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模式探索
成定胜①仲 辉①*谢凤鸣①马宪礼①侍伟伟①
目的:探讨地市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维修质量.方法:调研地市级三级医院的维修模式,分析其优势及缺点,结合实际调整事后维修、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这三种维修策略的侧重点,制定相应措施,纵向对比维修费用与维修满意度.结果:按照最优化确定维修服务来源,采用预防性维修、设置巡查急修小组、规范设备维修记录以及维修后质量安全检测等措施,使维修成本降低,临床维修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地市级医院根据自身人员、设备及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和解决方案,能够提升医疗设备维修效率,保障临床医疗安全.
地市级医院;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巡查急修;质量安全检测
成定胜,男,(1981- ),硕士,工程师.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工程部,研究方向:医学装备管理,血液净化学,医学影像学.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edical Engineering, Northern Jiangsu People's Hospital, Yangzhou 225001, China.
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物质基础,是诊治疾病的物质条件,对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是保证医疗设备正常使用,保证医院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不仅包含对医疗设备进行的维护和修理,还包含维修档案的管理以及设备维修的规章制度.通过选择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模式,实现模式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的质量,达到医疗设备管理的目标,以最少的费用、最短的时间及合理的方式,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管理模式主要采用传统的事后维修、预防性维修和状态维修这3种维修策略.多数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采取分散式的管理模式;而CT、MRI等大型设备,主要采取专人维修负责;病房设备、手术室设备以及其他专科设备等由设备科负责.这种分散式维修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专业、职责相对明确,维修及时,这种管理模式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着科学发展,各种高科技设备不断出现,医院高科技设备不断增加,这种分散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显示其弊端,如设备维修人员的知识跟不上知识的更新,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过程中,不能准确判断故障原因,不能及时有效的排除故障,缺乏前瞻性的预防性故障维修[2-3].医院仍然停留在事后维修和定期维修阶段,而状态维修不但需要购置各类在线监测装置,对维修人员的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2.1 行业垄断现象严重
医疗设备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产品技术含量高,尤其是高端的诊疗设备如CT等大型影像设备,厂商较少,行业进入门槛较高[4].设备用户相对分散,按照市场结构特性,基本属于垄断竞争市场.而售后服务市场技术垄断性更强,备件绝大多数都控制在原产厂商手中,部分厂商将售后服务作为一种垄断[5-6].当设备出现故障后厂商维修通常采取更换整块电路板或者整个部件,且报价议价空间小,甚至有时配件的价格昂贵到接近设备价格的50%,而通常大部分故障只是1个元件或者是局部的损坏[7].
2.2 维修效率低
医院工程师维修"单打独斗"的情况较常见,自己维修困难则请厂商,而在与厂商交涉过程中常因误会致使厂方工程师携带配件来医院维修,或将设备寄回厂商维修,使得维修周期加长,设备使用率降低,给临床带来不便,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
2.3 故障分析及维修能力不足
医院工程师知识更新滞后,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掌握程度低,导致面对设备故障时不知从何着手,排查思路不清,维修记录过于简单.而厂方工程师现场培训时,对于关键技术讲解含糊,一味强调更换电路板等配件,对医院工程师的分析水平提高极为不利.
2.4 日常保养重视不够
工程师缺乏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和对设备整体的预防性的维护保养计划.通常只是在事后维修,修后保养,而且缺乏专业的维护保养知识.许多仪器设备由于缺乏日常保养导致性能下降,增加了医疗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
2.5 维修后的质量检测不到位
临床医疗服务的安全,包括医疗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8].但目前仍存在缺乏对于医疗设备维修质量进行安全检测的现象,忽略了设备使用的参数是否准确、设备是否安全以及是否达到临床使用要求,缺乏设备维修后的质量检测环节,给设备安全和医疗质量安全留下隐患.
3.1 优化维修服务方案
在设备维修中,医院工程师、厂商工程师和社会第三方(专业维修公司)人员所提供的3种维修服务各有利弊[9].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的方式并非固定不变,应该选择有利于快速、经济、可靠和有效的维修方式[10].在大、中型设备维修中逐步引入第三方维修公司,既能够解决维修速度慢、维修费用高的问题,又可以促使厂方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报价,提高维修满意度.针对大、中型医疗设备的维修可以尝试医院工程师、厂商工程师及第三方维修工程师联合进行维修,对中小型医疗设备以医院工程师维修为主,这样既能保证快速修复,又能提高医院工程师的维修技能,节省人力和财力[13].
3.2 提高工程师业务素质
(1)设备科按照"专业分工-职责分科-分组合作"的工作模式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使每个工程师有主要负责的专业方向和专业设备集中的科室,将专业相近的工程师编为合作小组,相互支持与合作,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2)设置"巡查急修"小组,开展疑难故障讨论.设立"巡查急修"小组,由技术组长和资深工程师组成."巡查急修"小组需要及时到达现场进行维修,并对医院工程师的维修进行考核监督,尽量避免外请维修."巡查急修"小组每月组织对近期维修频率较高的设备故障或疑难故障进行技术讨论,提高工程师维修业务能力.
(3)开展工程师学习培训.秉承"请进来,走出去,加强内部交流"的原则开展工程师学习培训[11-12].请厂方派相关设备培训师到院内培训,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班和学术活动,外出培训学习人员归来后,进行科内学习交流.科内工程师至少在科内学习中讲一次课,并建立激励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工程师技术水平,培育出一批能够为临床开展设备培训的优秀工程师.
3.3 规范维修记录
设备维修记录不全,不单是工程师维修习惯的问题,也是设备维修管理不规范、基础管理缺失的重要问题,更是阻碍设备科向临床医学科发展的学术障碍.没有完备的维修记录,就不可能有完整的设备档案,更谈不上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科学发展.
规范维修记录,必须在维修记录中出现以下要素:①故障设备基本信息(购置时间,生产厂商,出厂编码等);②故障产生时间,故障现象(含故障代码、故障提示等),排查过程,维修结果,设备是否进行过质量控制;③对故障排查过程中所做的每个项目详细记录.
3.4 日常保养与预防性维修
预防性维修是状态维修的一种方式,其区别于普通的状态维修,是根据设备的安全性、重要性而设置设备保养维修的周期,侧重于维护保养,避免设备产生故障.急救抢救类设备、生命支持类设备以及手术类设备等应1~3个月保养一次,普通专科类设备3~6个月保养一次,通用类设备6~12个月保养一次.预防性维修包括:净化、干燥、润滑、减震、耐压及电气安全检测等.
3.5 维修后质量安全检测
对于在线检测设备,可做常用设备维修后的质量安全检测,其中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仪、流量监测仪、电导率检测仪及电气安全检测仪等.在维修相关设备后要求工程师必须做质量安全检测,保证设备使用安全[14-16].
医疗设备维修是集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技术、机械学及生物学技术等多学科高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传统维修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管理要求[17].将医疗设备维修由事后维修为主的维修模式转换为状态维修、定期检测和预防性维修为主的维修模式,从以维修为中心向以医疗设备质量安全为中心的转换势在必行[18-19].采取多种形式的维修服务方式,提高医院工程师自身业务水平,实现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模式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1]童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几点问题与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91-92.
[2]孙爱民,孙永国,宋承木.医院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走向的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8):68.
[3]尹军.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模式的认识[J].重庆医学,2008,37(12):1383-1384.
[4]沈黄欢,张鹏,冯佳怡.浅谈我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策略[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2):84-85.
[5]亢德洪,方洪兴,童其荣,等.医疗设备售后服务现状分析与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4):80-81.
[6]陈宏文,廖伟光,夏景涛,等.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质量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5): 110-111.
[7]李斌,汪黎君,郑蕴欣,等.医疗设备售后服务上下游对弈的再布局[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3):84-87.
[8]李斌,张力方,钱建国,等.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环节管理策略与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 2010,25(6):4 -6.
[9]倪萍,陈自谦,马继民,等.大型医疗设备保障决策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5):75-77.
[10]左智,明珉.大型医疗设备保养和维修新思路[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3):76-77.
[11]李斌,何德华,郑蕴欣.当前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环境SWOT分析与战略思考[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 (2):58-60.
[12]陈嬛,刘珍才,汪兴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和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2,9(2):52-54.
[13]常建娥,蒋太立.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18(6):10-11.
[14]孙爱民,孙永国,宋承木.医院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走向的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8):68-69,26.
[15]欧阳昭连,池慧,杨国忠.在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三)[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14 (2):51-59.
[16]张素敏,张亮.国内外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0,34(6):442-444.
[17]邓田华,余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战略思考[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5,39(2):153-156.
[18]张素琼,马洪滨,李珺.浅议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2,9(8):60-61.
[19]姚旦华.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6):40-42,4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municipal hospitals
CHENG Ding-sheng, ZHONG Hui, XIE FENG-ming, et al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municipal hospitals, improve maintenance efficiency, reduce maintenance cost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maintenance. Methods: The maintenance mode of municipal hospitals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studi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focus of three maintenance strategies,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and the maintenance costs and maintenance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longitudinally.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ed maintenance services, some measures were adopted, such as th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setting up patrol emergency repair team, regulating the equipment maintenance records,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after maintenance and so on. Then the maintenance costs could be reduced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clinical repair was improved.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such as the staff,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in the municipal hospitals, the appropriate maintenance mode and technical solution can improve the maintenance efficiency and ability of medical equipment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
Municipal hospitals; Medical equipment; Preventive maintenance; Emergency repair; Quality safety detection
1672-8270(2016)07-0105-03 [中图分类号] R197.39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6.07.033
①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工程部 江苏 扬州 225001
yzzhonghui@126.com
2016-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