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守宏
淮阳泥泥狗文化的艺术特征及创新设计研究
聂守宏
对泥泥狗文化的艺术特征进行创新产品设计必须基于淮阳泥泥狗文化的现状。从造型上的师法自然、色彩运用的五色观、纹饰的点—线—面构成、以及材料的选用与制作方面对泥泥狗的艺术特征进行研究。将这一传统文化的艺术特征与现代设计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些新的产品形象,以提高泥泥狗艺术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改善产业现状,使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创新。
泥泥狗;艺术特征;现代设计;创新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欧美国家出现了一股厌恶工业都市、提倡回归自然的心理倾向。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以独特的技艺,丰富的门类而闻名海内外[1]。然而,在工业商品经济的横行强势下,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基础被推向了解体的风口浪尖,国内一些传统的艺术文化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2],河南淮阳“泥泥狗”也不例外。出于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都希望用新的眼光来审视这门古老而神秘的艺术文化。作为设计和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技艺相结合,对“泥泥狗”艺术文化进行创新设计,开发出高附加价值产品,将其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淮阳“泥泥狗”是河南省东部一带妇孺皆知的泥塑艺术品,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的泥玩具总称,又称“陵狗”或“灵狗”。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是淮阳太昊陵“人祖庙会”[3]。到了这个时候,淮阳周围多个县市的一些民众和香客就会专程前来,参观规模宏大的庙会,然后烧上一炷香,虔诚地祭拜人祖伏羲,算是了却一个心愿或借此纳福避邪。通常,这些斋公、香客们临走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些“泥泥狗”,当作旅游纪念品馈赠亲友或做儿童玩具。
然而,2009年河南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发现,从事“泥泥狗”艺术文化创作的手工艺人已越来越少,35岁以下的青年更是寥寥无几。每个艺人也只能做几十种不同的造型,当地的民众对“泥泥狗”艺术也缺乏应有的自信和保护意识。“泥泥狗”艺术式样保守,与现实生活脱节,以及传统的体制和生产模式的落后也导致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4]。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种艺术文化,政府部门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如举办一年一度的祭拜伏羲大会、成立“泥泥狗”泥塑艺术馆、评选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这些措施对“泥泥狗”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仅此还远远不够。在创新产品开发中,设计人员应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开发和创新“泥泥狗”艺术文化产品新形象,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努力改善产业现状,完善产业结构,维持中原经济区特色文化的多样性。
图1 猫拉猴
图2 双头狗
图3 人面猴
淮阳“泥泥狗”艺术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认识的体现。“老人们传下来的”这句话是“泥泥狗”来源最好的见证。传统文化的传承使这种艺术文化在造型、色彩、纹饰以及材料工艺等方面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
2.1造型特征
“泥泥狗”艺术的造型特征主要是“师法自然”,表现题材十分广泛。天上飞的有小燕子、老斑鸠等;地上行走的有小鸡、小狗、小老虎头、小蛤蟆、独角兽、草帽虎等;抽象的变异复合体包括猴头燕、九头鸟、人头狗,双头狗、人面猴、猫拉猴、四不像等;形式达200余种[5]。
“泥泥狗”艺术的另一个特征是“稳中求动”的造型规律。其造型大多是正势、坐卧姿态,宛若“稳如泰山”,但稳重之中也讲究动感、力感,在永恒、平衡中包涵一种内在的气势。此外,不同“泥泥狗”造型上的不同部位都有一个小孔,可以吹出声响。作为一种“口哨艺术”玩具,可谓是淮阳县的旅游纪念品和特色产品。
2.2色彩特征
“泥泥狗”艺术文化的色彩特征主要是采用“五色观”。我国各地的泥塑玩具以白色为底较为普遍,而淮阳“泥泥狗”以黑色为底色,辅以红、黄、青、白,统称“五色”[6]。黑色显得正式、庄重,红、黄、青色彩鲜艳、单纯明快,施以白色进行调和,搭配起来既古朴凝重又不失活泼可爱(见图1、图2)。
2.3纹饰特征
“泥泥狗”艺术文化的纹饰特征主要是运用点、线、面组成各种图案[7]。图案以点、线、面为主线,辅以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形状,符合构成学形式美法则的设计规律,疏密有致、井然有序。纹样以花卉纹、生殖纹样最为常见,如“人面猴”(见图3)、“草帽老虎”(见图4)。这些纹饰特征蕴含了古代人民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愿望,寓有“子孙繁衍、避邪纳福”之意[8]。
2.4制作工艺
淮阳“泥泥狗”的制作材料主要是当地的黄胶泥,表面用广告色做五彩涂饰,具有实用和审美价值[9]。制备泥料,以前主要是以手工为主,现在主要使用揉泥机。先从地下挖出胶质大,杂质少的粘胶泥,经太阳晒、风干后,用纱网筛去杂质得到细腻的泥土,放到揉泥机中加水搅拌,确保均匀了取出用塑料布密封好,就可以随用随取。制胎方法分为模型制作和手工捏造。一些形体小、平面感较强的“泥泥狗”用石膏模制就可以,非常方便且效率高,一些形体大、立体感强或造型复杂的形体则需要手工捏造。
结合淮阳“泥泥狗”在造型、色彩、纹饰、材料及工艺上的艺术特征和现代产品设计的要素特点,对这种艺术文化形象进行创新产品设计,能够使这种传统的艺术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创新。
“泥泥狗”创新产品设计之儿童座椅(见图5)与“泥泥狗”原型相比保留了色彩和造型上的特征,但在造型上更为大胆,采取了极为夸张的抽象手法。椅子的座面和靠背,再加上边缘部分的红色点缀,宛如“泥泥狗”张开的大嘴,风趣幽默。两侧的小凳子既可以和椅子组合使用,也可以移动单独使用,灵活方便。皮革材料的选用辅以软质填充物的使用,使儿童座椅更加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图5 儿童座椅
“泥泥狗”创新产品设计之餐具系列(见图6)主要运用了“泥泥狗”艺术文化的色彩特征,在主体上也做了平面形象的贴图。和现代的餐具特点相结合,每个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这款设计既灵活实用,又不失趣味性。
图6 餐具系列
“泥泥狗”创新产品设计之复古U盘(见图7)完全采用黑色作为底色,辅以红、黄、青、白组成五色,体现“泥泥狗”色彩特征的“五色观”。白色与黑色犹如白天与黑夜,代表着时间的永恒,看起来古朴凝重,在红、黄、青亮丽色的纹饰点缀下,复古U盘又不失活力和艺术魅力。造型上仿生于动物狗的脚掌,又增添了几分稚趣与童真,较受年轻人的青睐。如果说复古U盘仍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话,那么时尚U盘(见图8)就完全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它几乎完全脱离了“泥泥狗”艺术文化的典型特征,但由于中国结、中国红以及“泥泥狗”字样的选用,使它仍然可以作为政府宣传、社会团体交往以及展会的美好样品。
图7 复古U盘
图8 时尚U盘
从淮阳“泥泥狗”艺术文化的衍生产品设计实践
图9 泥泥狗艺术文化的创新产品设计方法
4.1功能与形式相结合
在现代设计中,产品的功能包括使用功能与象征功能。形式则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以及结构等外在要素上。淮阳“泥泥狗”艺术文化的创新产品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让受众在心理上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满足内心的精神需要。功能与形式相结合,就是在设计中充分运用构成学的形式美法则将造型、色彩、材料及结构有组织的规划安排,使传统艺术文化通过现代设计方法的塑造达到符合民众的生活与审美需要。
4.2解构与重构相结合
传统艺术文化往往来源于民间民俗,虽有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其表现形式、材料工艺已满足不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人们认知水平、审美眼光的提高,对一些富有内涵和创新的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运用现代产品的设计语言将淮阳“泥泥狗”艺术文化的典型特征进行解构、归纳、演绎与重构,能够创造出符合现代市场需要和人们需求的新产品形象[10]。
4.3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传承,是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创新是指由重新设计而产生的。运用现代技术的设计语言将“泥泥狗”艺术文化进行创新产品设计,其传承的内容在消费过程中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认知,创新的部分也更加符合他们的审美特点和心理需求。这无形中也是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所以,传承与创新是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淮阳“泥泥狗”特色文化是独具民族特色与富有生命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维持文化多样性的优秀源泉之一。面对商品市场经济的无情冲击,其依赖环境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在人们意识形态、体制模式等方面已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的前提下,但它依然能给予人们一些灵感和启发。通过对淮阳“泥泥狗”艺术文化的创新产品设计,开发创造出了一些适应现代人们生活和符合他们审美心理的新形象。这些视觉审美下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文化产品,更加符合年轻人的需要。对于传统民间艺术资源丰富而创意文化产业开展不利的中国来说,用现代的技术和产品设计手段传承、创新与开发传统艺术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保护与开发传统艺术文化的有效途径。
1.张福昌.感悟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10)
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3)
3.布爱英.淮阳泥泥狗与现代图形设计[J].包装工程,2010(11)
4.桑林.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现代性转型的困境与尴尬——以河南淮阳泥泥狗为例[J].装饰,2011(2)
5.陈克.河南民间美术区域性特色研究[J].装饰,2005(9)
6.袁剑霞.河南淮阳泥泥狗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探析[J].装饰,2013(6)
7.张新词.淮阳“泥泥狗”与浚县“泥咕咕”造型审美之比较[J].装饰,2005(8)
8.张春玲.淮阳泥泥狗旅游文化系列产品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3(1)
9.屈峰.淮阳泥泥狗的传承和变异[D]:[硕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9
10.袁剑霞.用现代设计演绎传统文化之方法探析[J].包装工程,2013(1)
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文化风格应用产品造型设计研究”(编号:112102310054),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编号:10CXTD153)成果。
聂守宏中原工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