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亭 彭淑芳 董兴军
湖北省潜江市117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IgE检测
张春亭彭淑芳董兴军
过敏性疾病病因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致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为了解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种类及血清IgE水平,对我院门诊、住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1175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特异过敏原及血清IgE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研究对象 按诊断标准[2]诊断为接触性皮炎249例、湿疹235例、荨麻疹587例、皮肤瘙痒症47例、痒疹57例共1175例。其中男481例,女694例;年龄2~80岁,病程2周~30年。
1.2标本采集 受检患者2周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近3天停用抗组胺药,抽取静脉血2 mL,3000 r/ min,离心10 min取血清待检。
1.3检测方法
1.3.1试剂来源 过敏原试剂盒购于深圳市博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2操作方法 所有标本及检测试剂于检测前室温(18℃~30℃)放置30 min,检测步骤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
1.4结果判定 用酶标仪选双波长450 nm和630 nm读取吸光度值。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与过敏原种类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率的多重比较采用调整x2检验界值的两两比较法[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75例中对过敏原呈阳性1145例,阳性率97%,见表1。
2.1吸入性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有粉尘螨、多价真菌、桑蚕丝、多价羽毛。
2.2食物性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有玉米/小麦、淡水鱼、大闸蟹/基围虾。
2.3对5种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见表2。
表1 5种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 例
5种疾病中过敏原检测阳性结果比较 x2= 48.433,P<0.01,有显著性意义。进一步对各疾病组间阳性率的两两比较:皮炎组与瘙痒症组比较x2= 31.58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炎组与痒疹组比较x2=9.31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荨麻疹组与瘙痒症组比较x2=34.3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荨麻疹组与痒疹组比较x2=6.04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疹组与瘙痒症组比较 x2= 19.75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疹组与痒疹组比较x2=3.6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单项过敏原与多项(2项及以上)过敏原阳性结果见表3。对单项过敏原呈阳性者217例,占19%,对多项过敏原呈阳性反应者928例占81%,对单项过敏原与对多项过敏原呈阳性结果比较(x2=36.6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过敏性皮肤病病因较复杂,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影响,找出可疑过敏原,以便临床医生综合分析,制订治疗方案,是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方法之一[4]。本研究对1175例过敏患者过敏原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吸入过敏原以粉尘螨最高,其后依次是多价真菌、桑蚕丝、多价羽毛,对粉尘螨的阳性率远高于其他变应原,粉尘螨广泛存在于室内外,提示屋尘、尘螨往往成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致敏原,它不是单一抗原成分,是食物残渣、动物毛垢和螨类的混合物[5]。食用过敏原以玉米/小麦最高,其后依次为淡水鱼、大闸蟹、牛奶,这可能与本地区饮食习惯有关。
结果提示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的发病与过敏原有关,而皮肤瘙痒症、痒疹的发病还与非过敏原因素有关。结果还发现13.1%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升高,以湿疹最高,表明湿疹患者本身处于高敏状态或为过敏体质。81%患者对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反应,且以湿疹患者更突出,说明大多数患者已被多种过敏原致敏[6],同时亦提示过敏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需采取综合治疗。
本研究所用过敏原诊断试剂盒只能检测20种最常见过敏原,除此之外仍有许多过敏原尚未纳入该检测试剂盒范围,且试剂盒只检测针对I型变态反应的特异性IgE抗体,而对II、III、IV型变态反应引起者则无法检测。30例阴性者可能与此有关,亦可能为其它因素,有待进一步探讨。
[1]魏淑相,王晓云,高峰,等.243例湿疹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1):79.
[2]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17-719,725-728,742-746,1286-1287,1291-1292.
[3]黄水平.多个样本率间的两两比较方法[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2,22(4):291-294.
[4]周泷,周迎,仕桂玲,等.11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E、IgE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1):36-37.
[5]张玉杰,安荣真,张芳,等.739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3):153-154.
[6]王宏志,吴楠,刘敏,等.1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1):2590-2591.
(收稿:2013-03-30 修回:2013-05-03)
湖北省潜江市皮肤病医院,433199
表3单项与多项过敏原阳性结果比较 例
病 种阳性例数单项阳性多项阳性湿疹 23013217荨麻疹576122454皮炎 24755192瘙痒症391227痒疹 531538
5种疾病中对单项与对多项过敏原阳性结果比较x2=36.678,P<0.01,有显著性意义。进一步对各组间多项过敏原阳性率的两两比较:湿疹组与瘙痒症组比较x2=24.95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疹组与痒疹组比较x2=24.78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疹组与皮炎组比较x2=26.8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疹组与荨麻疹组比较x2=28.42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5对5种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血清总IgE检测小于200 ng/mL为正常,大于或等于200 ng/mL为升高,结果见表4。
表45种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检测结果
病 种例数<200 ng/mL≥200 ng/mL荨麻疹58752859皮炎 24921930瘙痒症47398痒疹 574710湿疹 23518847
5种疾病患者血清总IgE升高率结果比较x2= 63.143,P<0.01,有显著性意义。进一步对各疾病组间血清总IgE升高率的两两比较:湿疹组与荨麻疹组比较x2=14.78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疹组与皮炎组比较x2=5.7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