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谦 中医文化传承者

2016-09-06 12:18梁伟
中华儿女 2016年5期
关键词:祖父公益

梁伟

“医之活人,何分中西,其存心一也,愿努力发挥,以期理法臻于至善,达于全球,使病者有所依,必先从教育人才始。”这是“中国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写给毛泽东信中的一段话。

多年之后,孔医堂创始人、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孔令谦依然将这句话牢记于心,学以致用。

孔令谦说:“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从中医学本身来说,时代在变、气候在变、饮食结构在变、人也在变,处方用药也一定要根据这些实际问题而发生变化,这正是中医学有所继承、有所创新和发展的体现。”

兒时的一碗酸梅汤

孔令谦祖上原籍山东曲阜。据《孔子世家谱》载,其祖父孔伯华为孔子第74代孙。而孔伯华的祖父孔宪高乃光绪八年进士,“既精于文,又精医理”。孔伯华秉承家学,钻研医道,26岁时到了京城,任外城官医院医官之职。民国初期,遭遇疫情,孔伯华亲身参与防治疫病,并与同仁编写了《传染病人种证治析疑》十卷书。此后,孔伯华辞去官医院医官一职,在京悬壶应诊,并名噪京师。到了上世纪中叶,孔伯华与萧龙友、汪逢春、施今墨被并称为“北京四大名医”。

孔伯华曾为毛泽东主席把脉诊病。1955年,孔伯华逝世,周恩来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亲往寓所吊唁。

1961年,孔令谦出生,虽然从未见过祖父,但是从家里摆放的祖父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合影,他知道祖父是德高望重的名医,而父亲和伯父也常常用祖父制定的家训严格要求他。

说到对中医的启蒙教育,孔令谦直言不讳,他说:最初那是一种自豪和炫耀。我不能说从小就喜欢中医。幼时,家里总是有很多人找父亲看病,那时孔令谦关注的不是父亲怎么给别人诊疗,而是一些患者出于感谢会带来一些糖果等礼物。他兴高采烈的拿着糖果去和院子里的小伙伴换弹球,而当有小汽车来接父亲出诊的时候,小伙伴们都会跑来围观,看父亲坐着小汽车远去的刹那,孔令谦幼小的心中充满了自豪。

那个年代,一到夏天,有条件的家庭都会拿着暖瓶灌上汽水,而孔令谦的父亲会用中草药和乌梅配制酸梅汤,满满一缸,里面加上冰糖,再放上些许冰块,那酸甜的味道至今留在孔令谦的记忆中。“我会分给所有的小伙伴,自己留上一碗。当时,我只知道好喝,并不懂其中的奥妙,但街坊邻居经常要我回家再弄一点的时候,我觉得父亲很是了不起的。”孔令谦长大之后,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每到换季的时候,父亲便会配制这样好喝的饮料:因为它不仅祛暑湿,还可以用来进行食疗,所谓“以御天地不正之邪”就是这个道理。而对中医奥秘的兴趣,也许就在那时萌芽了。

这样的好日子在父亲被打成“黑五类”,发配到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公社进行劳动改造后戛然而止。孔令谦在那些年里和母亲过的颇为辛苦,小小年纪就辍学打工,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都咬着牙坚持着。

“文革”之后,父亲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孔令谦继续学习。出身中医世家,孔令谦理所当然地传承了家学。一直跟着四伯父学习的他在宣武中医院临床实践。“中医主要是经验医学,更加贴近人文,因此必须深入基层,与患者多打交道,父亲从没有手把手教我什么,但他总让我有时间观摩他看病抄方。”

当所有人都以为孔令谦会继承衣钵,在中医的道路上走下去的时候,他来了一个“急转弯”,喜欢挑战新事物的他和朋友创业搞起了互联网,而且做的风生水起。为此,父亲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搭理他”。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归根到一点,还是对中医的难舍情怀,他在1993年辞去厚薪高职的IT公司工作,成立了中国孔伯华学术研究会。除了普及、推广中医文化,孔令谦还利用休息时间去中医研修班继续深造,并开始尝试研制中药。

“中医不是故弄玄虚”

2004年,孔令谦开设孔伯华医馆后,一方面聘请京城四大名医后裔、传人及京城众多名老中医专家出诊,一方面做起了学术传承的工作。将父亲的经验整理出版,建立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孔伯华名家研究室”;并且成功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孔伯华医馆在他有步骤、有规划的经营下,很快就声名鹊起,成为当时北京最知名的私营中医医馆。

现在,医馆已更名為“孔医堂”,在京城已经设立了四家,宁波一家、曲阜一家,并将在深圳、江苏、云南等地设立分馆。按照孔令谦的解释,孔伯华之孔是“小孔”,而孔医堂之孔是“大孔”,孔医堂内不分门派,但存在流派和各自擅长,大家应该在这里相互交融,而非排斥,中医的内涵和实质是大中至正,更加贴近孔子的思想。目前,孔医堂兼做两项服务:诊疗和顾问。患者既可以来这里求医问药,也可以作健康咨询,因为中医有别于现代医学的疾病医学模式,中医是健康医学模式。就像找律师,有帮客户打官司的,也有为客户当法律顾问的。此外,针对不同需求的患者孔医堂还实行会员制,为会员提供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档案、健康度斟查、养生保健建议、名老中医预约诊疗等多项服务。他们赢得顾客的方式就是不靠广告,而是疗效和口口相传。

“中医是一件极严肃的事情。不是故弄玄虚,更不是什么算命占卜。”所以,对于中医行业存在的害群之马,孔令谦认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但现在好多大夫连人都不会做了,作为一个医生,如果人品出现了问题,你掌握再多再好的医术都没有用。”

“我们孔医堂欢迎所有有真才实学的医生来坐诊,但这里是单纯看病的地方,不是江湖,那些神乎其神的秘方、祖传、玄学、算命、乱用药的,我的大门永远不会为你打开。”孔令谦说。

在一些人看来,作为孔子后人,京城名医的嫡孙,孔令谦一定家藏秘籍,轻易不肯外传。孔令谦说,那是想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什么秘方可言的。“作为现代医生,应该把寻找生命的物质基础作为发展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病就要实证。”所谓的秘方是“子虚乌有”。“当然也有偶然发现的‘秘方式的药材,比如云南白药这种治疗外伤的药,但在内科是没有秘方而言的。”所谓的家传,也不是什么秘方、秘籍,而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捷径,一种家风、一种精神。

所以,在孔令谦眼里,中医诊脉没有玄虚,必须结合四诊综合考虑,要始终结合自身,根植社会,根植过往经验。“记忆是思想,人类行为受思想指导,思想是种子。今天的思想实际上承袭了上一代的思想,思想来源于记忆,记憶来自于文字,来自于广大的人群。”那些来源于广大人类心智的东西,你一定要还给社会。“如果李时珍当时说这些东西是我的,那就没有今天的《本草纲目》。它是一种记忆,一种知识,一种思想,是广大的,无私的。”用孔子的话讲,“大同世界,大同思想,世界大同。”孔令谦说,“我称它为知识共享。一旦你认同这一点,‘秘方和玄虚的谎言便不攻自破。”

而孔令谦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出过两本书,其中一本叫《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记录》。“它是我国第一部以知识共享协议来发布的著作。知识共享协议是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佛大学的学者发

起、成立的一个知识共享组,他们倡导将文学、艺术以及一些知识共享。”对于这本书,孔令谦主动放弃了版权,这一举动的意义非常深远。孔令谦倡导的中医开放式教育理念,还被收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中国开放式教育报告》一书中。

“我們长年累月在做公益”

在孔医堂,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年轻大夫每天须拿出一个号做公益。

“掌门人”孔令谦在谈到公益事业时说:公益是一种传承,当年祖父孔伯华行医时,他每天的前十个号都是免费的,对象都是穷苦百姓,因为他知道只有穷人才会早早排队等候看病,遇上没钱抓药的,就在方子上写“药上达仁堂拿”,这样算下来,他的收入基本上都贴进去了。我也想把这个传统保留下来。

这一做就是十年,受益人数达到数万人。十年来,孔医堂专家团队投身公益,用中医培养了“千人家庭健康师”、创办了“公益中医学堂”……为了将中医事业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孔医堂开创了“中医文化献爱心”的一种公益新模式,义务培训了数十名临床医生、举办了各类中医讲座上百场。

为让中医走进更多百姓家庭,让“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惠及低收入群体,孔医堂建立了“爱心诊室”示范点,召集具有医师资格的爱心人士,与其周边社区医疗机构和中医诊所合作建立完全公益的“爱心诊室”,专门面向周边社区低收入群体提供公益服务。

“行医一生,行善一生。”这是孔令谦从小就铭记的祖训。在他看来,中国传承的是互帮互助,中医也是。“这不是我想出来的,是爷爷辈传下来的。”孔令谦做公益十分低调。他说,帮穷苦人看病,不计报酬,这是医生的“人德”。

“言德不言商,重益不重利。”这是中医的“质地”。孔伯华先生行医几十年,医术高明,病人大多非官即贵,应该说收入颇丰,据说最多一次挣了10万大洋,然而爷爷的存折上却没有积蓄。钱到哪里去了?办学!

1930年,孔伯华与萧龙友合力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遴选一流国手任教。到1943年在日伪政权威逼下,毅然停办国医学院,也不与日伪合作。该学院已先后毕业了七百多人,分布在祖国各地,其再传弟子更是满天下。

而如今,孔令谦在曲阜中医药学校开办了“孔伯华中医药传承班”,定期带着孔医堂的专家去曲阜,在不影响学校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进行课程之外再教育。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期初,专家给学生们讲,而后众多学校老师也来听课了,而现在发展到曲阜各医院的年轻中医、乡村医生也都来旁听,每月一次,每次两天。

“祖父孔伯华是光环,也是紧箍咒,中医现在要做的就是传承、教育和培养”,孔令谦说,“我们孔医堂当下要做的就是在医疗上做到深和专;做好文化教育,将中医教材科普化、趣味化、思维化,让文化走出国门;在产品上,我们以中医为基础,以健康服务为延伸,延伸到千家万户,延伸到社区,做分级医疗,以文化为核心。古人说:‘聚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祖父孔伯华做到了,我们也要做到。”

猜你喜欢
祖父公益
祖父瓷
公益
公益
公益
做自己害怕的事
公益
八大山人
环保公益海报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