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与绘画

2016-09-06 08:23李煜荣
美术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影像绘画

李煜荣

[摘要]绘画是影像的反映,影像是绘画的依据,二者的关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20世纪70年代,我国已将影像导入美术创作中,并渐渐盛行,由此可见影像与绘画的关系十分密切。

[关键词]影像;绘画;美术创作

关于影像,从考古学探释,人类大脑记忆体潜藏影像数据始于人类智慧生成时期,经漫长而复杂的生物进化过程,形成人与人相互交流的图形符号(原始绘画)及语言意识形态。而影像之于绘画,绘画是影像的反映,影像则是绘画的依据,二者的关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一、本源——绘画的自然归属

以意识形态为媒介的绘画,长久以来为人类文明发展肩负着重要使命,因其始于自然却又崇尚自然,所以构成了自然界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但其属性终究是自然的产物。

在任何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中,不管其基于何种社会层面、何种社会变化,都是依存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绘画也不例外。

万法归宗,道法自然。顺从自然规律的现代绘画体系的结构、造型、光景、色彩、透视、体积、质感、量感、点线面、黑白灰、节奏和解剖等无不围绕空间来表现,这是法则也是规则,这种法则是绘画的先决条件,是为美术创作活动服务的手段,并非是最终目的。由此可见,从客观世界中以绘画法则直观描绘物象的绘画是基础性的、技术性的,不论练习的水平高低,应界定为习作。相对于习作而运用绘画手段,把客观现象赋予主观意识从事具有思想内涵的美术创作便是作品。这是价值的高低问题,毕竟习作是提高手头功夫的过程,而作品则是在检验手头功夫的基础上,主观地赋予哲理、思想、人文、道德、社会、科学、民俗风情、自然生态等内涵来定义。如何评判?已显而易见。往往许多人都只为绘画而绘画,缺乏主观能动,缺乏对事物的关注,缺乏对社会的责任,终被绘画所奴役。当然,像达·芬奇对于研究人体结构、比例、透视等,以及印象派对于光与色的作用研究,等等,那是世界美术史上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是丰富绘画理论体系的杰出成就,不能相提并论。因为,这是大师们长期以来通过对生活的积累、观察、写生、思考、推理,以逻辑思维解读自然物象,投入情感来反映自然物象而形成的完整的美术理论学说。

二、主客观影像——开启美术创作手段的途径

美术创作来自生活,并赋予思想内涵,服务社会大众。画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从生活中采集素材,并对素材进行梳理而后创作完成作品。如蒋兆和的《流民图》就是凭借大脑影像记忆累积,带着情感对生活进行观察、思考,通过构思、组合完成了长幅巨作并震惊中外。一件作品的生成过程是费时费力的,不仅检验画家绘画的技能,还检验其对生活的态度、理解、思考、观念品位和修为。

生活的积累、体味、观察、记忆是画家创作的来源,往往会在生活细节上获得创作灵动。素描大师门采尔在前往赴宴时因途中遇到一只让他灵光闪动的破鞋而描绘到忘却了时间;王式廓为创作油画作品《血衣》长期深入生活写生;罗中立从农村生活工作体味中发现题材,创作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作品《父亲》。这些从生活中拮取素材,提炼并升华素材的结晶,已深深地扎根于一种创作模式之中,且往往为主题性绘画创作应用,已成为一种规律。倘若美术创作没有从自然生活中获取源泉,便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素材的重要性在创作活动中不容置疑。速写、默写、写生是传统观念上采集创作素材的最好手段,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影像的导入更为采集创作素材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印象派绘画因光与色关系的研究成果催生了摄影术的诞生。从针孔成像到当代的数码影像,瞬间——摄影术在170多年的演变史上从以长时间曝光到千分之一秒曝光的进程,凝固物象,记录动态的或静态的影像。于绘画而言,摄影使画家不再因为素材采集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而全力以赴投入创作。摄影图片,不!严格讲是影像(因为摄影传输到计算机这个转换过程后便是影像),给予了画家更自由的“为所欲为”的创作空间。

众所周知,数码影像的出现几乎结束了静态摄影的胶片时代。即便是电影拍摄的胶片,当作品在发行面世时,由于经过后期的数字处理制作已是数码影像,所以称之为动态影像。

适逢这个视觉文化氛围充斥的时代,美术创作没有理由还甘于“落后”而凭速写、写生、默写去采集素材而不借助影像,使画家困惑在浪费素材采集的时光之中,这无异于对生命的蔑视。王式廓的创作《血衣》(素描稿)之所以最后没有完成油画作品,是因为长期为素材采集劳累而倒下的。尽管至今我们始终认定《血衣》是现代中国美术史上一件上好的创作稿,但其学术价值是不完整的,显然带有些许遗憾。

20世纪70年代,我国已将影像导入美术创作中,并渐渐盛行。画家雷德祖以电影《秘密图纸》影像为蓝本,改编创作了连环画作品《035号图纸》;以高小华油画《为什么》为代表的伤痕美术大都使用影像素材进行创作;第六届全国美展标杆式的油画作品《父亲》无不以影像为依据创作(这里的影像说法包含了摄影图片、印刷品图片等影像来源)。冷军的超写实绘画,更是利用影像获取素材来营造自己的作品,不仅让人惊叹他的绘画技巧,更让人从作品中感受到他对社会关注的思想锐度。显而易见,影像的合理运用使画家在美术创作中如虎添翼。

许多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影像素材更必不可少。陈坚的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气势恢宏。画家用自己的思考角度搜集大量影像素材,舍去原新闻事件场景,重组人物构图,来营造一个十分庄严肃穆而宏伟壮阔的受降仪式场景,渲染、张扬了事件不可泯灭的历史性——20世纪大事件!试问,若没有如此丰富的新闻影像资源,能创作出既重现历史事件又升华了绘画视觉语言的美术作品么?答案是否定的,由此可见,影像与绘画的关系十分密切。

摄影的特质是瞬间决定客观事物而构成影像;绘画则从客观事物中主观营造,形成艺术观点和审美价值。两者的共同特点是:眼睛后面具备的能力包括构图、色彩、光影、造型、取舍、结构等,可以说是姐妹艺术。所谓影像,除动态影像和静态影像外,还有大脑记忆影像,这一点非常重要,往往会被人忽略。基于此,影像里面通常都包含有大量的美术家绘画素材所需要的信息。每每画家产生创作动机时,在摄取素材那一刻,便已开始了美术创作的过程。由于采集的素材对于画家主观要求不会尽善尽美,所以要整理、组合、设计而完善表达意愿的视觉效果画面。

结语

当今人类文明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氛围下正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全世界都在分享这种成果,艺术家有理由拒绝吗?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人类是先实践学习、求索才形成理论知识的,并不断在知识结构更迭中进步,画家亦然,在意识领域中求索,破茧前行。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影像绘画
数字时代的工艺美术摄影
浅谈美术创作的意识状态表现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视觉思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及实践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语境下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家风蕴意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