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韩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张朋辉 王伟 青木 ●本报记者 张怡然 ●陈一 路锋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5日在杭州闭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闭幕辞中指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取得了丰硕成果,画上了圆满句号,相信此次会议将成为一个崭新起点,让二十国集团从杭州再出发。有些外电把峰会取得的成果称为“杭州共识”,认为它要求各国在金融政策和结构改革等方面采取政策总动员,将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菲律宾《马尼拉公报》5日评价说,“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为世界经济增长开启了新征程”。“并不是每一次国际性峰会都能最终形成有专门名称的共识,而我相信杭州共识以后在国际上可能会经常被提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杭州共识”是中国话语权的充分展现。
杭州峰会将成为里程碑
“G20杭州峰会闭幕,习近平强调经济共识”,“德国之声”报道称,G20杭州峰会5日闭幕。在闭幕声明中,各国领导人就一项一揽子行动计划达成一致,以刺激疲弱的世界经济。此外,G20呼吁在难民危机中更加团结,在气候保护上加强努力。
另据香港“东网”报道,G20峰会5日下午圆满结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后会见中外记者。习近平介绍了在峰会闭幕式上总结的本次峰会达成的共识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即各方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5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次20国集团峰会达成的共识,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合作,即通过这20个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合作来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二是创新,现有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制仍需改革,需要作出一些机制上的创新,尤其突出的是增加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三是开放,即让每个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经济上对外开放,而非采取贸易保护或者以小集团的方式增加贸易壁垒。
“各国将动用所有财政和货币手段确保世界经济恢复增长”,《韩国经济》5日的报道这样评价本次G20杭州峰会的成果。包括美中在内的G20国家,一致反对人为的货币贬值等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行为,这被看作是对美联储可能再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和认为让美元贬值的一种警告。随着最近部分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出现不稳迹象,G20各国元首一致同意强化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推进包括货币基金组织架构改革在内的国际金融秩序调整。
由于欧盟正与美国打一场“税收战争”,欧洲媒体比较关注峰会在打击国际逃税和腐败方面的成果。德国《焦点》周刊5日大赞G20峰会对打击逃税做出的努力,称此举可以让全球税收制度更加透明。
《环球时报》记者5日下午参加了习近平的记者会。按照计划,记者会在当天下午晚些时候才开始,但很多记者早已提前排队等候。下午3时左右,记者们开始陆续被允许进入会场。宏伟大气、宽敞明亮的记者会大厅座无虚席,据《环球时报》记者现场统计,发布会大约共有350名中外记者参加,其中,国内外记者人数基本持平。
发布会正式开始前,记者们的“战斗”已悄然展开,大家纷纷抢占有利拍摄位置,调试设备器械,为报道工作做最后准备。一名成功抢占记者席“黄金区域”的澳大利亚记者欲架设三脚架进行视频拍摄,但妨碍了后排记者的视线,遭到抱怨,现场工作人员发现后,该记者不得不把三脚架移走。由于记者们提前准备得充分,一名香港记者与台湾记者或许因工作已准备就绪而感到“无所事事”,索性互相开起对方“国语”发音的玩笑。一名曾经多次参加G20峰会报道工作的外国同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通过这几天在杭州的所见所闻,能看出中国为举办这次峰会做了最充分的准备,新闻中心也是他所见过的工作环境最好的,他相信本次峰会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杭州共识的意义所在
有外媒用“杭州共识”来表述此次G20峰会达成的共识。香港电台称,为期两天的G20峰会闭幕,会议成果丰硕,进一步明确了G20合作发展方向、目标、举措,就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创新、包容发展等达到“杭州共识”。会议还同意继续推进国际金融机构份额与投票改革,逐步实现平等投票权,增加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自2008年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法国、墨西哥、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土耳其分别成为东道主,其中美国曾两次成为东道主,但并不是每次都会有共识被人们记住,更不会每次都出现以举办城市命名的共识。
阮宗泽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出现有影响的共识需要各个国家,包括主宾国与嘉宾国确实形成一致看法,找到最大公约数。阮宗泽表示,二十国集团峰会最终达成29项成果,闭幕会上提到的五点共识已经是其中概括的重点。杭州共识不仅致力于解决短期的问题,更着眼于世界所面临的长期问题的解决,这是它最重要的意义。
此次杭州峰会邀请了G20历史上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会,可以说是G20历史上最具发展中国家色彩的峰会。所以,峰会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就不足为奇。
菲律宾《马尼拉公报》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首次担当全球经济治理论坛的主席国,人们对今年峰会的期望值很高,因为全球正从危机应对上转型,过去焦点在短期政策,现在要转向长期治理,要制定出中长期政策。峰会上制定了执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行动计划。这是G20峰会第一次把发展议题作为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前端和中心议题,支持亚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人们期望杭州峰会为全球经济治理翻开新篇章,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系到一起。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称,G20领导人加大了对贸易保护主义批评的调门,同时也承认他们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将开放市场的福利传递给公众,确保全球化的福利能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而不只局限于更加富裕的国家。
贾庆国表示,与以往峰会相比,中国作为一个双重身份,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沟通上起到了桥梁作用。在这次峰会上,中国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充分发挥了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引领作用,中国在举办G20上花了很大功夫,促成各方达成共识,是在发挥中国作用,也是在承担更大责任。
大国的政治舞台
虽然G20主要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但许多国家仍然希望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开展外交活动。5日当天,G20峰会共有3个阶段的讨论议程,日程安排非常紧张,但中国国家领导人还是与韩国、日本等国领导人举行了6场双边会晤。据《环球时报》记者统计,从3日工商峰会开幕到5日峰会闭幕,中国国家领导人每天都在主会议日程之外举行了6场双边会晤。另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美日、日韩领导人也在峰会期间进行了“短时间接触”,就朝核问题交换意见。
日本富士电视台5日称,G20峰会是决定世界走向的大国外交的舞台,在本次峰会上,中美、美俄首脑之间的会谈尤其引人关注。美国作为世界最强大国家,对全球的战略控制能力正遭遇来自中国的挑战。美中两国在南海已经展开直接摩擦与对峙,在此情况下两国首脑如何避免冲突,为双方的合作清单增加项目,是在大会会场外相当重要的议程。而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矛盾,也反映在G20峰会上。
对此,阮宗泽表示,G20不仅是世界上主要国家一起应对经济难题,创造经济增长的重要机会,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最主要国家的领导人都聚集于此让G20同时成为了世界外交的舞台。各国领导人会借此机会进行双边以及多边会晤,解决各方之间的问题,譬如美国与俄罗斯领导人可能就要针对中东问题进行磋商。G20给各个国家带来了机会,让大家能够就彼此关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进行密集的外交行动,这对于国家间关系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
据路透社报道,沙特和俄罗斯周一在G20峰会间隙发布联合声明,两国同意成立工作组,维持国际油市稳定。“美国在G20峰会期间与多方磋商棘手国际问题”,“美国之音”报道称,在杭州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克里同各个与会国领导人和外长举行会谈,寻求解决诸多全球重大问题的方案,包括气候变化问题,以及中东动荡问题。
“中国走向世界的信号”,德国新闻电视台5日指出,各国领导人达成共识下的杭州G20成功落下帷幕。这届峰会对中国尤为重要。正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等国际项目的中国,展示其领导力。自信的中国未来将参与更多的国际事务,发挥强大的影响力。
《马尼拉公报》说,G20贡献了世界GDP的90%。过去8年来,中国崛起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有学者把此次峰会视作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反映了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和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