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司学刚
提高服务水平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漯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司学刚
河南省农业厅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处
河南省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主办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近年来,漯河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
(一)数量逐步增加,经营规模逐步扩大
近几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临颍县和漯河市郾城区2万hm2、舞阳县1.07 万hm2的高标准粮田建设,在基础设施完成之后,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催生了更多的种地大户。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千亩规模以上土地流转的面积有8.67万hm2,涌现了一批千亩规模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河南晋开集团流转土地666.67hm2,漯河中农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北舞渡镇流转土地286.67hm2,田丰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333.33hm2等。
(二)模式逐步多样,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发展模式日趋多样化,主要有以下4种形式:一是种粮能人发展型,二是合作组织依托型,三是农机发展服务型,四是订单农业拉动型。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
目前,主要体现在“六难”:一是良种保证难,二是技术服务到位难,三是生产条件改善难,四是装备水平提高难,五是资金筹措难,六是农时请工难。
(四)农民节本增效和环保意识不足
一些合作社包括农户的节本增效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生产中还存在着很多诸如大水大肥、图省事不按技术指导要求等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等问题。
(五)技术指导服务力量不足
目前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人才总量严重不足,青黄不接,人才断档。
(一)农业从业人才不足
目前,农村很多有生产能力的人大多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这造成了在一些关键的农事季节农村的生产力不足,技术指导不能有效地得到贯彻执行。
(二)粮食烘晒仓储难
绝大多数大户没有仓储条件,仍以公路等作为晒谷场地,效益低。甚至个别年份会出现霉变生虫,从而导致卖粮难。
(一)完善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建议制订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措施,构建覆盖大户粮食生产全程的社会服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姆式”服务。一是整合管理服务资源。明确农业部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职能管理部门,为他们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二是积极培育专业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植保、农资、农技等服务组织,推进以机耕、机播、机收等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组织发展。三是鼓励订单企业为大户提供融资担保。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有实力的粮食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合同,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仓储、销售的后顾之忧。
(二)规范土地流转,引导大户规模经营
在现有土地承包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探索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承包合同,切实发挥村民小组为集体土地所有人的作用,采取以土地入股、劳动力重组等多种方式促进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和连片管理,消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后顾之忧。
(三)加大信贷支持,减低大户融资成本
协调农村信用社通过小额贷款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生产资金,增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贷款基金,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压力。在信贷投放上,对大户适当优先安排,允许租地承包合同作为抵押物;开发短期信贷产品,方便大户错季生产,缓解大户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困难。
(四)完善保险政策,增强大户抗灾能力
完善和规范投保与理赔制度,真正走上市场化,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负担,确保他们收入的稳定,实现“自愿投保”“谁投保谁受益”“花小钱保大险”,有效化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种植风险。
(五)加大奖补力度,激励大户种粮积极性
一是良种补贴。开展良种直销,减少差价,即买即补,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周转提供便利。二是农资综合补贴。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资综合补贴数额。三是燃油补贴。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加工、运输中使用的柴油取消燃油税或给予适当补贴。四是仓储建设补贴。对种粮面积在6.67hm2以上建立储粮仓库的给予补贴或根据种植规模按比例补贴。五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励。对种粮面积在6.67hm2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