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万晓曦
2016年,互联网再一次颠覆了人们对工作、生活的预期。日益完善的互联网环境为互联网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新网民和接入互联网企业不断增长。相关数据显示,在个人接入互联网方面,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中通过3G/4G上网的比例为88.8%。在无线网络接入方面,91.8%的网民最近半年曾通过Wi-Fi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
丰富多彩的娱乐沟通、信息查询、电子商务、网络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等移动化应用,让互联网在经济社会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人们通过多样化的娱乐、沟通、采购、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等互联网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活质量。企业通过将系统化、集成化的互联网工具应用于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转变了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激发新的发展思路,有利于变革经营模式,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在公共服务领域,互联网加快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为有效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际上,互联网拥有几大特点,一是去中心化,二是全透明,三是平台化。对一个行业来讲,互联网思维模式一般分为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数字化,简单来说就是改变人们的工作习惯或者说工具上的一个变革,它带来的是每一个个体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二个层级是互联网化,互联网化某种程度上会对现有的组织进行变革。最后一个层级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必须对整个产业进行商业模式包括价值的重构。
基于互联网提供的大量突破行业、企业和区域边界的各种社会资源的共享信息,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快速、方便地找到上下游优秀的合作伙伴,满足经营管理、项目生产活动的需要。通过互联网,各方可以进行充分协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效益最大化。
随着我国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成熟,互联网企业专注的领域开始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渗透,同时传统企业也从被动地与互联网融合转变为主动地拥抱互联网。互联网与传统企业逐步走向融合,并催生出了合作、创新、共生、共赢的新产业模式。基于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的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在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进入“互联网+”新时代。
“互联网+”带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的意义在于发挥互联网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入融合到各个经济领域当中。如果一个行业实现了互联网化,那无疑大大加快了创新的步伐提高了创新效率。“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通过对建筑行业内各类企业的调研发现,大家对“互联网+”的认识有所不同,有人认为是“互联网+建筑业”,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建筑业+互联网”。其实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都应关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本质,就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包括转变组织方式、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劳动生产力,提升产品质量等,这需要整个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不是一味地认为“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企业去颠覆传统建筑企业,传统企业必须要+互联网才不会被淘汰,重要的是认清“互联网+”的本质。
相关调查显示,建筑施工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表现在多个层面,45.02%的被访对象认为互联网可融合上下游产业链,重构产业生态;43.29%的被访对象认为互联网可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42.92%的被访对象认为互联网可改造业务各流程环节,还有38.36%的被访对象认为通过互联网实现跨界融合是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途径,仅有6.03%的被访对象认为互联网对建筑产业影响不大。可以说绝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行业互联网抱有积极肯定的态度,同时也认为互联网将从不同角度为建筑行业带来变化和发展。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通过互联网应用,可以对行业监管与服务、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和生产都带来变革。借助互联网应用,行业监管和服务可以变得更加便捷和有效;传统的施工现场融入了互联网技术就会变成智慧的建造过程,产品融入了互联网技术交付给业主的就是智慧建筑产品。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对互联网应用的认识不断加深,互联网应用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性也在逐步提高。调查显示,52.69%的被访对象认为互联网应用对企业极为重要,36.99%的被访对象认为互联网应用对企业重要,7.31%的被访对象认为互联网应用对企业重要性为一般,认为互联网应用对企业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被访对象则占比很小,分别为2.28%和0.73%。可见,互联网应用对于建筑行业的重要性得到了一致认可。
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新技术,更是新思维、新模式。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建筑行业更需要深度结合互联网应用,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基于云的协同工作系统,实现业务信息共享;同时积极推动大数据应用,加快移动应用的建设,接入第三方社会化平台。可以说,在互联网形势下,云+端的协同、集成移动和专业大数据应用等是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
“互联网+建筑产业”将构建更完整、高效和新型的产业生态圈。首先是优化整合传统的产业链,基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精神,在实现传统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维单位、设材厂商等更好的产业协同的同时,会优化或创新产业协作模式,催生新业态,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其次是通过融合服务性产业,实现建筑产业的新发展。传统建筑产业通过融合建造过程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例如金融机构、征信服务机构、信息化软硬件厂商等单位,各方通过互联网构建的产业平台实现有效链接,信息共享,充分协作和资源整合,打破企业边界和区域边界的限制,改变原有产业链割裂、孤立、低效的问题,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圈。
建筑业需要借“互联网+”战略之势,开展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带动产业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实现产业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在生产制造环节实现“智慧建造”,在产品交付上实现“智慧建筑”,将“建筑2.0”提升为“建筑4.0”,最终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
建筑行业要想真正融入互联网应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筑业的互联网应用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力,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真正思考运用互联网来变革行业。同时,行业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多走、多看,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深刻认识互联网能带给建筑行业的变化。此外,政府部门也要配合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进行更多的尝试,允许企业试错,并建立相应的容错机制。在实践后,还要善于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成果、教训,将相关经验推广给更多行业企业和从业人员,从而推动整个建筑业的互联网应用与发展。
下一步,在互联网应用的切入点上,建筑行业要瞄准生产制造环节。因为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设计、施工是重要的关键环节,如果不融入互联网应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就很难。从建筑施工企业的互联网应用现状来看,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互联网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调查显示,目前被访对象所在企业中,66.03%的企业的互联网应用主要用于业务处理类(例如移动办公),59.36%的企业互联网应用主要用于沟通类(例如实时通讯平台),51.51%的企业互联网应用主要用于信息服务类(例如企业成本库、知识库),49.32%的企业互联网应用主要用于工作协同类(例如企业云平台),38.17%的企业互联网应用主要用于企业经营类(例如微信公众号、合同收支统计),还有2.28%的企业互联网应用在其他方面。可以说,眼下建筑施工企业在业务处理、协同沟通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应用互联网的需求较多,这也是由互联网应用的特征所决定的。
未来,会有更多基于互联网和互联设备所产生的创新,这些创新技术与BIM相关联后能够发挥更大效用,BIM技术也会慢慢进入到更广阔的的应用空间。
未来,利用新技术和互联网将整个项目连接起来,同时,所有的工程项目信息都会在BIM信息中心云端得到汇集,并存储在云端,任何设备都可以进行访问并进行数据的连接和共享。
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在交付项目时也可能只需要提供给业主一个模型,业主可以在互联网上利用相关系统进行项目的日常运营管理,同时利用物联网,还可以把相关设备甚至建筑物的能耗、温度等数据直接采集到平台上,实时看到建筑物设备运行情况、目前能耗等相关信息。业主也可以通过感知系统、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进行动态数据收集,最终使整个建筑的运行更加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