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书院中的“躬耕”,源自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清代杨园先生张履祥《补农书》中有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渐亡。”描写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耕读并重的生活状态。
躬耕书院位于遂昌县黄泥岭村,三面环山一面抱水,不通公路,只能靠渡船进出。正因为相对闭塞的交通,这里仍然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模式。
在躬耕书院,你可以看到各种保存完整的传统农业形态。遂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田地以山地梯田居多,基本不可能实现机械化耕作。所以在书院,可以看到耕地用的仍然是牛,这可不是表演给客人看的,而是每天都在进行的真实劳作。阿戴解释说:“用牛耕田,效率肯定不会高,但是对地力的保护。这种方式最不危害地球,最可以永续,让人心安定。”从技术上说,用牛耕地,对土壤不会过度损伤。牛还产生大量粪便,牛粪堆肥发酵后,可以再用回到田里,增强地力。
书院的各种作物种植,严格延续了龙井草堂按照二十四节气“吃喝合于四时”的观念。在这里,你见不到大棚和温室,更不会使用化肥,甚至一些普遍使用的有机肥。到什么时间种什么作物,都是老农说的算。
四处走走,可以看到这里处处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主要有三个群落,归真堂是会客厅,躬耕堂是个大讲堂,名伦堂则是藏经阁,里面的全本的《四库全书》《二十四史》。对员工的教育,用的则是《朱子家训》,“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能让最高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妇们把这样的国学经典讲得头头是道,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里甚至形成了自己专门的礼仪,见有客来,男生左手在下,女生右手在下,双手合十再叩首。还有一套躬耕操,模仿自田间地头的劳作,也作为员工平时健身之用。每年专门为村子里的孩子举办的夏令营,甚至会请到著名古琴家陈雷激这样的大师级人物,给当地农村的孩子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