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文/ 肖郎平
意重于形 非为装饰神奇的非洲木雕
图 文/ 肖郎平
SHENQIDEFEIZHOUMUDIAO
◎肯尼亚粗犷的写意人物雕塑
非洲的雕刻艺术举世闻名,尤其是木雕,它的地位如石雕于欧洲,如陶瓷于中国。非洲木雕艺术历史悠久,当地有一种传说,他们的祖先是“口衔刻刀来到人世的”。
木雕艺术代代传承,学徒经过三年左右的观察和模仿逐渐掌握这一技能。非洲的雕刻并不刻意追求形象的逼真,而是用整体写意的手法来表现,如脸上的两只眼睛无非是随意戳上的小洞,嘴似不经意拉出的一条开口,鼻子则概括成简略的几何形,身上的造型只取其势去其形,头饰与耳朵的夸张似乎是人神之间的一种意境等。据说毕加索的立体画风格就是得到了非洲几何形状面具的启发。
◎现代抽象造型的艺术对传统非洲木雕带来表达形式的影响
◎冈比亚的古怪人物造型
非洲木雕的艺术形式和当地的宗教色彩有关,人们大多认为有一个万能之源的神,它能使一切生命运转。人们借助宗教祭祀仪式,让这些神灵降临到雕塑里,并从它们那里获取神灵的庇护和智慧。他们相信死者永远存在于活人中间,而木雕正是其祖先灵魂的化身。因此,一般来说,非洲人物木雕并不注重写实,而是试图展现一种自然的本性。
在原始部族里生活,非洲黑人认为,死亡不是生存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一种转移。但是,他们认为灵魂需要一个新的躲避场所,于是他们创造了雕像来容纳死者的灵魂。看起来,这和埃及金字塔、欧洲教堂建筑似乎存在共通之处,原来都是为了安顿人类内心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
美国第斯曼夫人曾总结说,“非洲的艺术制作,不是徒供欣赏,而是为神灵与王者服务。而其作用,非为装饰,过去以迄现在,都是为社会生存而表达与支持他们的基本精神价值。”
◎塞内加尔汲水妇女的雕塑
通常来说,非洲人物木雕在造型的夸张艺术性方面更有代表性。造型以静态居多,而且多为单个人物。不过,也有不乏姿态灵动的作品,以及多个人物互动且构思巧妙浑然一体的情况。
非洲原始木雕像没有正常的人体形态,没有复杂的动作,通过非常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总体来说以体型超级细长为主,如果要用网络流行语言来说,那就真的是“瘦成一道闪电”了。
也有相反的,极其矮墩壮实,反映了非洲人物形象头部格外突出的特点。冈比亚有的人物造型夸张如外星人,眼睛凸出,肚皮鼓胀如蛙腹;如果是面具,那么,大多数情况下,表情极其夸张,算得上是最原始的艺术“表情包”了。
当然,除了绝大多数继承非洲传统质朴、笨拙、粗野风格之外的作品,也有少量造型极其流畅的抽象作品。也许,这是原本封闭的部族文化正在接受现代新艺术的折射吧。
当艺术告别宗教回归艺术,当艺术告别灵魂走向商品,是好还是坏,很难说清楚。当木雕作为非洲的独特艺术形式,它所承载的非洲故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值得我们关注品读。
不过,非洲毕竟是动物的天堂,而且动物也博得绝大多数人(除了那些引起道德谴责的动物猎手)的喜好。
肯尼亚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动物园,全国有30多个动物自然保护区,它的动物木雕也有“动物天堂”的美誉。和非洲木雕常见的黑色或其他的褐色、棕色、灰白色等不同的是,肯尼亚动物木雕色彩斑斓,很多动物木雕也没有经过抛光打磨处理,有点磨砂玻璃的粗糙味道。
相比于非洲人物木雕造型夸张的写意特征来说,非洲动物木雕总体来说比例、造型、色彩等方面以写实为主。
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一尊肯尼亚的长颈鹿雕刻非常有想象力,它端坐着,左腿抬起来搁在右边的大腿上,右手托着下巴,仿佛罗丹著名的雕刻作品《思想者》的模样;冈比亚的一尊斑马木雕也别具一格,颈脖子被拉长到非常夸张的程度,完全可以和身边的长颈鹿比一比高下。
◎肯尼亚写实动物木雕色彩斑斓,与一般黑木雕风格迥异
◎肯尼亚端坐造型的长颈鹿有点蠢萌
◎类似这种来自贝宁的大象是最典型常见的非洲黑木雕
非洲木雕一般由整块的树干雕刻而成,很少有拼接的作品,一般通过烧烤或者用木灰着色,色彩则来自植物和矿物质。
由于多用未完全干燥的木头雕刻(据说是为保全它的灵魂),收藏非洲木雕要格外注意保养,防止裂缝出现。
非洲木雕原料中,黑木是世界上最稀有、最昂贵的木材之一,最贵可以卖到每立方米2.5万美元。
非洲有些地区的人崇尚黑色,他们嫌黑木的黑色还不够深,因此在每件黑木雕作品上都涂上一种黑色的涂料,干燥状态下附着牢固,但能溶于水,因此,黑木雕不能用湿手触摸或湿布擦洗。
黑木又称乌木、黑檀,属于半落叶植物,在旱季时大部分树叶会落下。它的生存能力极强,能够适应多种气候环境,甚至在大火烧毁草地和其他植物的情况下,它们也能安然无恙。
黑木生存几乎不需要水。事实上,一旦黑木有了完善的根系,它只需要极少雨水甚至不需要雨水就能成材。其原木的树皮为深灰色,内皮为黄白色,芯材分黑色、深褐色、紫红色和带纹浅褐色四种。它们生长极其缓慢,每五年长一年轮,一棵直径为10厘米左右的树需要生长百年以上,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 陈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