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中创新 在继承中发展

2016-09-03 08:40文/傅
教育家 2016年28期
关键词:特色评价学校

文/傅 静

发现未来教育家

在传承中创新 在继承中发展

文/傅 静

重庆市璧山区实验小学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璧山知县黄在中创建的“璧江书院”(后名为重璧书院),至今已有280年的历史。整个发展历程,我们梳理为五个阶段,即书院文化阶段(1736-1908);民国教育阶段(1908-1949);平民教育阶段(1949-1950);附属小学阶段(1950-2003);实验小学阶段(2003至今,其中,2014年年底开启了和巴蜀小学的互助合作办学模式)。

书院文化强调名人和经典、藏书和研讨的有机结合,让实小具有了传统文化基因;民国时期的教育充满了对自由与平等、求学与救国的朴素追求,为实小发展注入了与时俱进的原动力;平民教育家宴阳初璧山举学,赋予了实小教育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璧山师范附属小学对师生发展的一体化研究,形成了学校“乐学、善教”的学风与教风;实验小学阶段则是因新课程改革和中等师范学校撤并,对学校定位的又一次调适,从而开启了学校课程改革之旅。

200多年的办学积淀,逐渐凝练出实验小学“青•雅文化”特色,根据教育发展趋势,立足学校发展现状,确定了学校愿景,即“百年老校,雅行教育”,确定了“培养具有雅言、雅行、雅趣的合格公民”的育人目标,将“乐学善教”的学风和教风进一步优化为“乐思于学,好雅于艺”“养正于蒙,育雅于幼”,结合历任校长的办学思想,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青白为人,文雅为志”确定为学校校训。

进入新世纪,学校经历了原始管理到制度重建,从制度管理到特色打造的过程,确立了实小的“艺体”特色,学校被评为重庆市“体艺特色学校”、重庆市“篮球特色学校”和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让体育艺术引领学校课程发展,逐步充实学校特色项目。2015年联盟巴蜀小学,开启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领航全区小学课改新阶段。

目前,我校是一校两区一园的办学格局,在“师资统一调配、经费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规范、教科研统一要求、教育教学质量统一评估、活动统一开展”的管理前提下,汲取巴蜀小学的先进管理经验,明确了“一室三部”条块式的管理架构,确定了每位校长两个一把手角色:一个是纵向负责一个部的研究工作,研究做到纵向到底;另一个是横向负责一个校区的管理工作,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现小学部57个教学班,3298名学生,幼儿园13个教学班,512名孩子,在编教师152人。

继承固本 整体规划

根据教育发展趋势,立足学校发展现状,在“学校三年规划”的指导下,基本完成第一年(2015.3-2016.2)“建系统,起好步”的发展目标。

理清发展思路搭建管理团队,制订管理新规,优化“一室三部”条块式的管理机制,强化科研支撑、督导评价与教师发展管理。

科学规划学校课程,理清基础学力课程、个性涵养课程、行为修养课程三类课程的价值定位与关系;促进教职员工对“课程”“全人素质”“全面质量观”的深入理解。

建设数字化智能校园,稳步改善校园环境,建立健全校务、物业的服务机制。

现正处在第二年(2016.3-2017.2)重实践,出经验的阶段。

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师生综合素养,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创建品牌,建立“顾大局、善学习、会干事”的管理团队和“团队意识强,学科有梯队,个体有特色”的优质师资队伍;强化管理的督导评价。

努力探索基础学力课程、个性涵养课程、行为修养课程三类课程共育的途径与方法;强化课程的督导评价。

物业人性化服务取得新突破,强化服务的督导评价。

前瞻性关照第三年(2017.3-2018.2)出成果,凝特色发展目标,提前布局,有序推进。

形成适应学校未来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校园环境;构建“团队有共商,个人有担当”的管理文化;形成关注每一位儿童发展需求的“青雅”课程体系;打造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与物业服务队伍;肩负时代赋予学校的社会责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生成,进一步突显实小教育的品牌效应,铸造素质教育品牌,探索示范一方影响一片长效机制,实现实小的跨越式发展。

青雅课程 铸就品牌

围绕“青•雅”主题文化,秉承平民教育倡导的“儿童教育”思想,建构了以“服务于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青•雅”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具有雅言、雅行和雅趣的现代公民。

依据我校《青雅课程建设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三年发展的节奏与重点,现已初步建构了“青雅课程体系”,即“基础学科、行为修养、个性涵养”三类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雅言、雅行和雅趣,并确定了“基础学科课程纵向综合,行为修养课程横向综合”的理念定位。

系统理清了行为修养课程的体验育德平台,并在实小儿童七礼、班级文化建设、研学旅行等方面做了专题研究和选点探索,引领示范。

探索青雅课堂内涵。沿着重教向重学,重知识向重育人的转变,重全体向重每一个的转变,和以“青雅课堂现场展示活动”选点突破,以“行政走进随堂课,看随堂课”相机发展两条路子,不断引领课堂教学方式的更新。

关注特色活动开展。以学科为单位开展活动,注意关注学科特色,跟进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如篮球、足球。

探索了教师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巴蜀小学的教育现场和学术优势,重建了学科组,规范了常态教研例会,推动并努力营建着“团队合作,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学术氛围,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试行了期末自主命题与阅卷,与教科所密切协作,探索出了较为可行的机制。

评价导向 提升发展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委相关精神,转化凝练我校青雅教育特色,达成培养具有雅言、雅行、雅趣的实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根据学校课程规划,我们基于师资水平、学生学情、校点布局、管理更新等实际情况,经过慎重思考,拟定了“以评价为导向”的原则,从“基础学科课程、行为修养课程、个性涵养课程”三个方面,研发《学生综合评价方案》,达成评价共识,落实评价过程,逐渐打造和凸显实验小学“青雅课程”特色,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个学年启动了“基础学科课程评价体系”的研发。主要研发了基础学科课程(也就是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品德、综合实践9门国家课程)评价细则,形成评价手册,优化学科教学,进而进行学科课程的综合化实施。

本学期,借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学校的学分制评价和我校的研究基础,开启了“行为修养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完成了实小雅行育德课程清理,形成“行雅于礼,志雅于世,立雅于习,博雅于行”的课程体系,并初步形成了相应的雅行育德评价体系,现正在全面推开,以期以评价引导实小教育生态的变化。接下来,我们还将开启“个性涵养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进而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实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是教师成长。在持续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求学校不仅要有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也要有落跟现场的评价体系,最根本的是要转变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了关键。而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就成了推进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学校管理的难点。

接下来,我校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建立上下互动、民主开改的管理机制,共同研发“实小教师自我发展专业成长规划”,并出台相应的支撑保障激励机制,培训打造一支能研究,善创造,有教育幸福感的专业型教师队伍。持续以“实小学生青雅评价体系”为抓手,深化学科课程改革,培养既有中国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面对未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又具有实小青白为人文雅为志的实小儿童。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特色评价学校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学校推介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