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水产》程纯明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关于全球化扩张,这些水产大佬又说了啥?
■ 《当代水产》程纯明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会议现场
5月27日,2016全球水产养殖论坛之渔业国际合作与南非水产投资项目发布会在厦门会展酒店举行。来自中国、南非、摩洛哥等海内外加工贸易领域的近100位贸易商、政企代表参加。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介绍,中国的水产养殖在世界总量的占比很高,但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和土地租金日益升高,以往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发展需要。“都说要学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一味地跟踪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可能不是很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毕竟无论是工人的操作技术或是我们具备的技术水平,都还有待提升,但发展存在的潜力也是有目共睹。渔业,可能是农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包括养殖、加工、渔业资源共同养护、冷链物流、技术研发等。比起其他畜牧业,渔业的国际合作几乎是百分之百的,这种趋势会继续延续下去。”
会上,南非的相关代表介绍了南非的渔业投资环境及投资前景。据了解,渔业的发展在南非还属于一个小产业,每年生产的水产品大约为4,000t,其中72%是海水养殖。据南非农林牧渔部投资司相关官员介绍,目前南非的水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在南非的农民很难得到资金的支持,在养殖技术上也要不断提升。但同时,我们的水产业很有发展前景,一方面是我们的地理位置优势,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劳动力成本,能够与中国形成一定环境的互补。目前南非在水产板块已经有相关的项目在运行,也会在立法改革的政策上,改变目前产业面临的困难局面。”
中国方面,国联水产、通威股份、恒兴股份、百洋水产的相关负责人也在会上针对中国水产业发展的市场,以及未来可能遇到机遇和挑战进行阐述。
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晨曦表示,中国水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市场需求增长所带来的红利,却因缺乏全球化思维、产业化思维、专业化技术研发,导致未能未雨稠缪参与到全球化产业资源重组与产业化进程中,这是中国水产业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此外,我们同时还受到全球宏观经济下行、水产品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中国水产养殖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从2012年到2015年,中国的草鱼、鲤鱼、罗非鱼、海鲈、大黄鱼、石斑鱼、淡水鲈鱼、生鱼,产量基本都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对虾是从2012年产量开始下降)产量的上升,对渠道的开发也显得异常重要,国际化势在必行。
他认为,中国水产饲料企业国际化发展,要先做强再做大。而中国水产饲料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20多年的产业沉淀和经验累积,在资金、运营人才、水产营养配方技术、养殖技术和产业链配套技术和设备制造上,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来自投资国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以及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百洋股份副总裁王玲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罗非与养殖和贸易国,全球罗非鱼总产量在500万t左右,中国占比超过30%,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加工贸易国。但从过去5年罗非鱼的整体发展看,罗非鱼产业销售额的增长远低于成本的上涨比例,导致罗非鱼养殖产业利润连续下降,中国罗非鱼在国际上的出口贸易竞争优势在减弱。
要保持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王玲认为要实现走出去战略,首先是行业要整合,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链上下游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作为企业,要链接国内国际两个资源与市场,进行更多的市场互动,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要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产业,才能保持利润,提高抗风险能力。
针对中国对虾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鲁承诚从大局上做了简要分析。他认为,全球对虾总体供需格局不变,中国仍为全球最主要的对虾供应国和最主要消费国。从各大区域各自的需求和供应趋势上看,中国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养殖表现不佳,减产严重,对虾进口量激增,本土消费愈加依赖进口,出口优势下降,对美对虾出口份额逐渐萎缩,国际竞争格局变化吞噬本土对虾产业优势 。
中国对虾未来到底怎么走?他表示,在我们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包括人民民币汇率上的优势慢慢丧失的情况下,要解决这些困难,首先要持续增长内需市场规模、不断健全完善饲料、物资、冷库、物流、研发、政府支持、金融等产业配套;利用新消费习惯与渠道给对虾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新的流通模式提升产业效率与产业价值,例如生鲜电商,加强国际合作。
面对全球化,通威股份副总裁易刚辉表示通威已经在加快海外发展步伐,走全球化布局。“面对国内外竞争,我们会继续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优化资源组合,例如,利用光伏助推渔业发展,打造渔光一体。在营销上创新营销策略,在人才培养和服务营销上努力,做综合型运营商。对于海外市场,我们规划在今年新增3家海外公司,2017~2019年新增9家,2020~2022年,新增9家,走全球化布局。”
而对于中国-南非的合作,南非方面也透露了想与中国进一步在渔业上洽谈协商的意愿。会后,南非方面与通威、恒兴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意愿客商,最新进展还有待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