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水产》庞涛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第四个5年,李忠规划下的国联将如何前行?
■ 《当代水产》庞涛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2001年,李忠(现国联董事长)和陈汉(现国联总经理)投入全部积蓄,在湛江创办了一家小型民营企业,当时的公司名称为国联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谁也不曾想过,就是这家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成功上市,发展为集育苗、养殖、饲料、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其中对虾出口占国内首位。如今,它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联水产”)。
2016年6月22日,历经15载风雨的国联水产举办周年庆,并邀请国内知名企业家共同论道企业发展。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国联水产总经理陈汉、南方水产交易中心总经理李国通等国联内部高管以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多位金融与食品行业精英人士出席了会议,共同探讨在新常态下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实践。
“在2001年成立国联之前,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虾贩,用着最简单的最传统的思路经营着我的虾塘。如今国联已经是国际化大型的上市企业,一成不变的思路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发展,探讨未来规划和发展思路必不可少。”谈及在本次周年庆举办英雄会的初衷,董事长李忠说道。
在国联成立的第一个5年(2001年~2006年),李忠表示在此阶段国联将重点放在对虾加工,并打赢了数次反倾销战,这为后来国联的发展奠定最初的基础。
国联董事长 李忠
“在第二个5年里(2006年~2011年),我们致力于打造对虾全产业链,苗种、饲料、养殖都做大做全,我们追求的就是规模化。”李忠表示,在2007年,国联已经基本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并在2008年完成了上市计划。“除了全产业链的布局完成,我们的国际营销布局和资本运作也在顺利进行。”
第三个5年中(2011年~2016年),国联开始涉足罗非鱼产业,并顺利开展跨国订购和并购国外公司,正式实施全球发展战略。
对于如今国联的发展结构,李忠认为其是橄榄型(上游产业、终端品牌渠道较弱,中间加工环节规模大)企业,“国联的上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把控,上游核心技术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运用;在下游的渠道和品牌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李忠表示,打造品牌、建立有效渠道成为当下国联主要目标之一。“我们要把产品直接下到终端,寻找部队、学校、餐饮企业等合作伙伴,向快餐类半成品转变。”
“在接下来的第4个5年里,国联将努力打造为哑铃型企业,完成第二次创业”,对于国联未来的发展规划,李忠说道。
自南美白对虾进入中国以来,经历了几番波折。从2013年开始,中国对虾又一次陷入了低迷。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认为,如今中国对虾产业难以有恢复的迹象。“5年前湛江对虾出口额达8亿元,而今只有5亿元的出口额;5年前湛江出口的虾均来自湛江附近的养殖区域,而今有部分并不是本地养殖。”崔和说道。
据悉,2013年中国对虾产量为150万吨,往后产量逐年下降,到2015年仅有130万吨左右。崔和表示,对虾产业的萎缩将不可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国内对虾年需求量为160万吨,这意味着中国还需要进口30万吨的对虾。
崔和认为,当前中国对虾产业供给侧改革应该以实际需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指导加工、规划产业。
目前,中国水产品流通渠道正在发生变化,主渠道包括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流通量开始减少,而餐饮渠道、集团供应、超市渠道及电商等渠道开始崛起。这也启示着国联根据渠道的转变来调整转型。
“未来中国对虾产业必定是进出口并行,国内对虾相关企业也应该随着国家走出去的战略开拓国外的市场,这将是一种趋势。”崔和说道。
未来国联将怎样走?在各大企业家思想智慧激烈碰撞的英雄会上,相信李忠已有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