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海英
体育运动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基于心理结构
阳海英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是否对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数理统计法等,对湖北省7所高校共858人(男生436人,女生422人)进行了体育运动与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关系的验证性研究。结果: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主要是以两种渠道起作用,(1)体育运动直接影响社会适应能力;(2)体育运动通过影响心理结构,进而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体育运动;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结构
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1]。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心理综合能力的体现,主要从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心理弹性与人际适应性四个方面体现,即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结构[2]。心理优势感体现在控制性、自信心、自尊心、自主性上,不仅对自己有个积极评价且提高自己的信心,而且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主动性;心理能量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应对压力的心理资源,表现在活力、动力和能力三方面;心理弹性指个体持续应对压力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心理弹性强个体在面对持续应激情境时,会表现出从容、灵活、坚强和乐观等良好的心理状态,也表现在对自己的需要和情绪有适度控制的能力,并能做到灵活运用各种自我调节方法,应对外在压力或避免外在压力所产生的消极情绪[3]。社会适应能力是学生学习和以后工作的基本能力因素[4],对提高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有积极作用[5]。然而目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严重问题,如强迫、人际关系和抑郁,其中达到中等严重程度的占10%以上[6]。也有研究表明,有40%~50%的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适应问题,其中有约3%~ 6%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适应问题[7]。而在此阶段中的大学新生在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社会适应能力差,主要表现在:意志不坚强、抗挫折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弱;依赖性强;不能客观、现实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缺乏合作精神。李凤梅对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调查结果发现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适应水平一般的学生占23.8%,而较差和很差的占65.8%[8]。张悦等对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360名大一新生的调查结果发现,12.78%的大一新生具有严重的适应问题,31.67%具有一般的适应问题,也就是说有44.45%的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9]。新生刚到一个新环境,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但是适应时间太长和适应出现严重症状,则是不正常现象,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问题。据研究,9%的学生在四个月后仍然不能很好适应生活,近25%的学生不能适应人际关系[10]。因此提高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事。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11][12]。其中体育运动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次在体育教学中提出了社会适应目标,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13];张力为教授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能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14]。另外,李树旺(2009)[15]以实证的方法探讨了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图1 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
虽然大家一致公认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已有的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研究视角方面,现有的研究都以宏观视角来研究体育与社会适应能力问题。而未针对比较具体的微观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其中,体育运动分别由运动时间、强度、频率等成份构成,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结构由4方面构成,每个体育运动成份具体怎样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每个心理结构?目前还未见这方面的研究。即缺乏微观的可操作性实证研究;(2)研究内容方面,已有研究只从体育环境(学校与群体环境两方面)和体育参与(自主性体育、社团性体育和制度性体育)角度分析体育与社会适应能力中的社交能力、社交风度和宽容性间的关系,而未对体育运动的基本成分,如: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方面进行具体探讨,另外,已有研究社会适应能力更多强调的是社交方面的内容,未深入探讨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结构影响;(4)研究对象方面,该领域研究针对的是所有大学生,未专门针对特殊人群的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5)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4个心理结构均有积极影响[16-19],但是部分不能代替总体,并且不同的运动对不同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结构影响不同。因此,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影响,不能就此断定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总体起相同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以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以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结构为研究视角,以及从体育的锻炼种类、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锻炼频率比较微观和可操作角度来深入探讨体育运动与社会适应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
1.1研究对象
大一新生,本研究中对大一新生的界定为:入学4个月后的大一新生。因为适应本身就有个自然适应的过程,时间为2—4个月的时间。按照随机抽取,性别、年龄、学校、男女比例近似为1:1取样。分别选自湖北省7所高校,即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师范学院、孝感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共858人,男生436人,女生422人,平均年龄为19.56±0.35。发放问卷共858份,有效问卷832份。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采用阳海英编制的《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问卷》[20],该问卷内部一致信度为a=0.778。
采用Amos 4.0软件,建立体育运动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理论知识,设定为两个模型,即模型1与模型2。模型1是指体育运动直接作用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模型;模型2是指体育运动作用于社会适应能力通过两种途径,(1)是直接作用于社会适应能力;(2)是通过中介作用达到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采用极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estimation)检验此结构的拟合程度。
表1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M1是指体育运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直接影响作用。其拟合指数都不高,模型拟合不好。
M2是指体育运动通过5种途径来间接或直接作用于社会适应能力,其拟合指数高都在0.90以上,x2/df为2.21,大于2,是因为样本量的因素。RMSEA为0.0965,小于0.1符合要求,所以模型拟合好。
从分析结果表明模型2拟合度好,从而验证了本研究假设,即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而且体育运动通过两种途径提高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1)体育运动直接作用于社会适应能力;(2)体育运动通过改善社会适应能力的四个心理结构进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体育运动与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本文中的体育运动和社会适应能力都不能直接观察到,所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可使研究结果更科学与合理。从图1所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体育运动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可知,各拟合指数都达到0.90以上,RMSEA在0.0965,小于0.1,表明体育运动可直接和间接影响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直接作用表现在体育活动直接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间接的影响表现在对社会适应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方面,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的影响。体育运动能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这是由体育运动的自身特点决定的。
3.1体育运动自身的社会特征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1)体育运动本身体现出其特殊性,如竞争与合作、成功与失败、渴望成功与无奈无助等,这必将使体育运动促使运动人群不断适应社会。
(2)体育运动提高了个体的生存本领,提高了人的自我认识和人际交往能力,Kreutter等的研究也发现,通过体育运动学生们的自我概念和主动性都有明显的提高[21]。生活技能的获得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使他们有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22]。
(3)体育运动能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这是因为在运动中,人们熟悉了运动技能,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柔韧性,进而有助于日常生活动作的完成。另外,人们在运动中经历了生理负荷、项目惊险性和挑战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运动人群的抗挫折和挑战能力。Scott也认为,学校体育对学生有7方面的心理效应:A态度改变并影响不良行为的改变。B提高社会适应能力。C提高知觉敏感性和反应准确性。D提高自我良好感觉。E促进精神放松。F解除身心健康。G获得运动技能。
3.2体育运动对心理优势感起作用
心理优势感主要体现为自我概念,而体育运动能够培养良好自我概念。其心理机制是体育运动提高了自我效能的结果,这一机制可在瑞克曼等人的研究中得以证实,运动确实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23]。瑞克曼等人(Ryckman,1982)设计了一种身体自我效能量表,让被试自己评价自己走、跑、爬楼梯和提举重物的能力,然后进行一段时间的功率自行车的身体锻炼课程,锻炼后再次进行量表测量。以正常成年人、儿童、病人和伤残人等各类群体为被试的这类实验研究,都获得了锻炼后自我效能提高的结果[24]。大学新生自我概念表现为:广泛性、客观性和矛盾性三个特点[25],其自我概念还不够稳定,具有可塑性。因此,加强大学新生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完善自我概念进而提高心理优势感。总之,体育运动被认为能够使个体产生积极自我评价和个人控制感的活动[26]。
3.3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心理能量的作用
体育运动能够使人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而良好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大脑的活动功能,从而使身体各个系统协调,以此保证食欲旺盛、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动作轻松、行动灵活,增强了人体适应自然、社会环境以及抗病的能力。在意志培养方面,体育运动中也存在着与困难相联系的活动,也需要个体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达到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个体的意志品质。在能力培养方面,体育运动提高了个体的思维、记忆、想象等能力。
3.4体育运动对心理弹性的影响
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在各种应激情景下不断提高的。在体育运动中,个体会遇见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情景,其实这些变化的情景也就是应激源,在接受此应激源的个体则会产生生理、心理上的代偿失调,个体要不断学会如何去面对这些应激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内在适应方式使不平衡达到平衡状态,这一过程也就是个体培养日常生活的预先应对能力的过程。Aspinwall和Taylor认为:预先应对是指人们提前采取措施以阻止潜在的压力事件发生或者预先改变其形式,这可能促进人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中所发生的问题[27]。体育运动之所以能提高个体应对能力,其机制可能是因为体育运动对形成乐观、顽强和自我效能感有重要的作用。而大量研究也表明,诸如乐观、顽强和自我效能感等往往同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成功应对相联系,具有上述特点的个体被认为倾向于对压力源威胁程度的评价较低,或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危险情境,也有助于控制消极的情绪唤醒。另外承受挫折的能力是心理弹性的主要内容,承受挫折能力的强与弱也关系着他的心理弹性的强与弱。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时时会遇见很多挫折,如紧张、担忧、后悔、无奈等情绪反应,也有来自外界的,如教学设备、环境、天气等,在这期间不断地磨练人的意志,不断地接受挫折教育,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锻炼了人们的适应能力和意志品质。实践也证明,实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缩短社会适应期,更有利于大学生尽快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尽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28]。
3.5体育运动对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在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之间的交往中开展的,人与人之间时时处于互动状态中,包括合作、竞争、冲突、交流等环境,而这些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好的条件来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且这种交往环境和条件是非功利性、平等、友好的。另外,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不同位置、不同任务的分工,这些都让运动的人群体验了不同的角色。可能因为不同角色的体验,让学生更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对方的感受,有助于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培养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总之,体育运动能够提高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心理弹性和人际适应性,最终达到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这种获得的能力也会迁移到日常的生活中去。这种迁移的机制是根据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般迁移论”解释可得。因此,作为社会浓缩的体育运动,它本身就具有与社会生活相类似的情境,因此在体育运动中培养的适应能力根据“一般迁移论”也会迁移到社会生活中。
通过结构模型检验了体育运动与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影响关系,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影响,这种影响关系主要是通过两种渠道起作用。其一,体育运动直接提高了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二,体育运动通过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心理结构,即体育运动通过提高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心理弹性和人际适应性4个心理结构来达到对其社会适应能力影响。
[1]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3]陈建文,王滔.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4):90~94.
[4]Li X Y.Improve college students’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through 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s[J].JournalofChemicaland Phamaceutical research,2014,6(7):813~817.
[5]胡天强,龚玲,张茂杨,等.大学生适应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生命意义的中介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4):170~174.
[6]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段素梅,秦红霞,沈树周.大学新生适应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4):125~128.
[8]李凤梅.新时期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与焦虑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451~453.
[9]张悦,汤文隽.“95后”艺术类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困难及应对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11),52~56.
[10]楮澄.关于高校新生生活适应能力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5):520~521.
[11]Hatice,K K,Leyla,D.Ayise,K E.Effects of planned group interactions on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an intestinal stoma:A quantitative study[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4,23(10):19~20.
[12]王刚,王秀敏,杨兵,等.校企合作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互动机制[J].职业与健康,2014,30(21):3126~3130.
[1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4]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5]李树旺.体育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证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30(6):71~76.
[16]姒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1(01):62~64.
[17][18]辛利,陈悦欢.体育活动对妇女心理健康影响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01):29~32.
[19]Landers,D M.Arent,S M.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M].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2001.
[20]阳海英.体育活动对大学生新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
[21]Kreutter,K L,Gewirtz,H,Davenny,J E et al.Drug and alcohol prevention project for sixth graders:first-year findings[J].Adolescence,1991,26(102):287~293.
[2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artners in life skills education. ConclusionfromaUnitedNationsinter-agencymeeting. WHO/MNH/MHP.1999.2.
[23]Bandura,A.Self-efficacymechanisminhumanagency[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2,37(2):122~147.
[24]Ryckman,R M,Robbins,M A.Thornton.B.&Cantrell.P.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hysical Self-Efficacy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2,42:891~900.
[25]乐国安,崔芳.当代大学新生自我概念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1996(04):240~242.
[26]任未多.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1997 (3):75~81.
[27]陈仲庚.实验临床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8]赵平,等.论挫折教育对大学生实现社会角色转变的作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4):129~131.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PhysicalActivity on Freshmen’s Social Adaptation —on Basis of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YANG Haiying
Aim:To testify whether sports can affect freshmen’s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Methods:questionnaire,SEM and statistics were adopted.858 freshmen(male=436,female=422)from seven universities participated in the research.Conclusion:Physical activity was helpful to improve freshmen’social adaptation,and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social adaptation depended on two ways.One was physical activity affected social adaptation directly.the other was that was physical activity acted on social adaptation by enhancing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social adaptation.
Physical activity;Freshman;Social adaptation;Psychological structure
G804.8
A
1007—6891(2016)03—0047—04四川体育科学2016年(第35卷)第3期SICHUAN SPORTS SCIENCE Vol.35,No.3,2016
10.13932/j.cnki.sctykx.2016.03.12
2015-11-19
西南交通大学体育部,四川 成都,611756。
Department of P.E.,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61175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