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竹君(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基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对策研究
唐竹君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当今学校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为社会培养合适人才的迫切要求。本文从综合职业能力的定义与基本特点出发,进一步分析和探讨现在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为改进其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
职业能力;应用文;写作模式
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升了工作效率,给整个社会带来非常大的方便。但是时代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的激烈竞争,因此培养素质高、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大学生,是现在大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文的实用性是非常强的,国内著名的近代作家曾经说过“当代大学生,并不是非得要会写诗歌、散文,只要能够写生活与工作经常用的应用文即可。”应用文能够写得好的学生,将来在就业中会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高校教育中要重视应用文的教学,通过写作的实践,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对于职业能力,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阐述。例如德国学者,从能力性质的角度出发,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职业能力与关键能力。而我国对综合职业能力,又有新的定义,首先官方文件就强调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主要侧重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强调的是劳动者在职场具备的技能,也是自身全面发展的素质,包括职业的知识与职业技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将综合职业能力分为:岗位能力、通用能力、内在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职业能力分类图
在现实生活中,职业能力是雇员从事某种或者相关的职业所具备的技能。应用文的写作水平,已经构成了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业能力,同时也是一个单位或者相关部门日常事务工作的质量体现。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的筹码,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就要增强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针对性,提升大学撰写应用文的能力。
(一)学生应用文存在问题
1.学生对应用文的格式不熟悉
学生的基础较差,对各种应用文缺乏了解。在平时的练习中,一部分学生在应用文写作的时候容易出现格式错误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合同不熟悉,在拟定合同时,许多学生对合同中的条款要求,包括签字署名的要求都不清楚。又比如写申请书,一些学生对于称呼是否要顶格、问候语、时间日期以及署名等都不熟悉。
2.语句修辞使用不合理
所谓语句修辞是指对所使用的关键句子或段落加以选择和锤炼。应用文是一种实用性的文体,语言要求与散文、记叙文、小说等具有较大的不同,因此,语句修辞在应用文中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遇到一个困惑,部分学生写出来的应用文语句过于华丽。例如,某个学生的通知书上面写“由于今天风雨交加,所以梦寐以求的篮球赛要推迟”,这样就不符合通知书的语言要求。
3.缺乏逻辑性
从学术上看,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一篇好的应用文,应该具备较强的逻辑性,才能让阅读者心服口服。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很多管理者反应大学生在写述职报告、学年总结等缺乏逻辑性思维。一些学生在写工作总结的时候,东拼西凑,让人感觉只是文字的堆积,无法体现中心思想。
(二)高校应用文教学存在问题
1.高校不重视的问题
高校是否重视应用文教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些高职院校不重视应用文写作课程,减少应用文写作课时,教学经费投入少,教学环境过于简陋。课时不充足,资源缺乏,难以保证应用文教学正常进行。
2.教学方法问题
应用写作的效果不强,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很多教师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习惯通过在课堂讲授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布置学生课后自行练习写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将实践练习环节放到课后,而平时的课堂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有两个弊端:一方面,过多的理论知识,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无法调动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长期下去还会让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产生厌倦的情绪。另外一方面,教师将应用文的练习放在课外,无法对学生练习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容易让一些惰性强的学生采取复制完成作业。
3.从事相关教学的教师缺少“专门经验”
从师资队伍上看,真正科班出身的专业的应用文写作教师很少,许多高校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师大部分是由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兼任。虽然这些教师的写作基础理论比较扎实,但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足,对应用文教学的内容深度探讨不够。很多教师没有从事过相关的经济工作,因此在讲授专业的应用文文体时无法深入展开。
(一)树立为职业服务的教学思想,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思想,尤其是“成绩衡量一切”等教学理念,与教育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也不利于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上,学生认为学好应用文写作,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学分要求,只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忽略了应用文写作的技能训练,最终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现在高校的教育应该体现“培养职业人”的思想,锁定“提升人性与职业能力”两个支柱点。这个职业培养目标,要求职业人具有专业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胜任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不是传统的“写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等,而是职场上实实在在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去指导学生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从职场需求出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职业能力。高校教师应该进行详细的社会调研,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中心,适应职场用人的特点,掌握学生的特点,遵循学生职业素质的根本规律,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目标。
(二)改进应用文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高校的应用文写作,也应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计精美的课件,在课件中加入一些动画效果,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制作应用文写作的微课,将应用文中一些比较难懂或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课后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另外,现在微信十分普及,已经成了大学生聊天必不可少的软件,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共享各种应用文的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借助微信进行学习。这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使教师和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好地加强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用人单位需要具备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的人才。作为高校教师,也要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供平台。应用文写作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独立练习之外,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练习。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两位学生一组,每位学生练习一种文体,写完之后让组员相互修改,找出对方文章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最终提升应用文教学的效率。
3.增加课堂练习的环节
应用文的写作,仅仅依靠理论的教学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学生的练习,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特点。例如,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是掌握“会议纪要”的写作,教师可以先用一半的时间讲解“会议纪要”的格式、语言要求等,然后让学生利用一些时间进行练习。课堂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测试,例如教师规定学生20分钟写完一份会议纪要。这样,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组织应用文写作比赛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加强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还可以组织应用文写作比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例如,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可以组织“财经应用文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初赛、复赛、决赛等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文体,让学生在比赛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写作能力,从强大的对手身上找到自身的不足。比赛完后,对优秀的参赛选手进行表彰,并将选手的优秀文章进行刊登,同时,教师可以将这些优秀文章作为以后教学的范文。通过应用文写作比赛,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应用文的认识,让其体会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教师收集教学的范文和案例,为其今后的教学提供素材。
5.加强校企合作培养
校企合作,是高校现在比较流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假期或者业余的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从事各种文案、应用文写作的岗位。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从企业与社会的角度去感受应用文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又可以从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1]杨益斌.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初探[J].写作,2010(13).
[2]曹洁萍.谈高职应用文教学职业角色的培养与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7(27).
[3]张忆平.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1).
[4]张保忠.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编.最新公文写作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5]张宇.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9.
G718.5
A
1673-004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