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娣,曹珂珂,李 妍,谢海伟,吕超田,许 晖
(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 蚌埠 233030)
校企合作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王娣,曹珂珂,李妍,谢海伟,吕超田,许晖
(蚌埠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安徽蚌埠233030)
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点,结合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实际,基于工程应用型培养模式,分别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模式设置和考核环节制定等多方面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的校企合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校企合作;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培养体系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激烈,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企业的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大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力和人才素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加强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捷径[1-3]。针对我院生物工程专业,做好校企合作办学,完成一个科学可行的、双赢式的合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建立“校企合作办学,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很多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4-5]。目前世界各国很多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都走上了不同的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虽然各高校都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没解决。
1.1设置的专业教育缺乏对企业的吸引力
目前来看,以往传统的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都缺乏工程化实践性和地方性特色,与企业需求仍存在相当的差距,并未形成与相关社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
1.2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参与意识较淡薄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社会企业,主要以盈利为首要经营目标,很多社会企业认为他们和高校合作办学需要安排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辅助管理,会严重浪费企业的人力资源。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关实习场所,以及安排学生吃和住等,这些将大大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此外,企业也担心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旦成熟,毕业后可能会弃企业而去,另行就业。因此,在没有相关政策的激励下,企业往往不愿意直接参与高校教育中。
1.3校企合作尚未形成有效模式
目前,我院生物工程专业虽然已经跟丰原集团为龙头的十几家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是建设时间短,缺少丰富经验,未能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人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形成较有效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1.4校企合作的反馈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很多地方性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办学仅仅停在相对较浅的层次上,并未进行过整体的合作规划,而且校企合作过程中还存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内容的脱节,很多地方性企业只不过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岗位,这些岗位和学生的专业也可能是不对口的,经常会出现学生只是为了企业实习而进行实习的情况,专业课老师也和社会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较少,导致校企信息的反馈很难及时,这可能会使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存在与社会严重脱节的情况,甚至出现专业设置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
2.1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且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有发展潜力和后劲。
2.2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需要受到系统的实践与训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不仅要体现在行业与专业领域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2.3素质结构
素质结构包括道德素质、专业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在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和转化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因此,校企合作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既要有专业知识的把握、有技术应用能力,更要有良好专业职业素质。
3.1“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
以“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培养能力、激励创新”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全方位融合,在管理、师资、实验室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校企合作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知识结构的基本构成为:生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检测技能与方法运用、研究开发与设计工程等技能,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工程训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程意识,具备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针对区域生物工程产业,培养熟练掌握生物化工生产工艺和过程,在生物化工企业和部门从事质量控制、生产运行与管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3.2生物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
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实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对人才培养制定可行性方案。可行性方案的制定,既要考虑到高校教育的基本原则,也要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管理及其它相关方面进行考虑。方案的制定必须安排相关专家或学者对校企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和审定,制定时应考虑到校企双方在合作办学过程中的出发点及立场,
在制定校企合作教学方案时,应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分开考虑,专业基础教学理论性较强,这部分应由高校系部安排进行;专业课程和实验课程实践性较强,这部分由企业技术人员来负责安排和指导。可以将教学过程与社会企业具体的生产模式、生产设备、技术能力和管理形式等因素有机结合,制定适应校企双方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要以市场上需求及企业岗位标准要求为出发点来制定教学内容,培养毕业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运用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基础理论学习一段时间后,还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将学生分成不同专业方向进行培养,使高校培养出工程化、应用型人才。
我院近年联合部分校企专家制定了蚌埠学院生物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目前正在顺利实施中。通过在相关生物类企业的学习和生产实训,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工程意识,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全面发展、具备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人才;尤其针对区域生物化工产业,培养熟练掌握生物化工生产工艺和过程,在生物化工及相关化工等企业和部门从事生产运行、质量控制、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3.2.1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中,企业阶段实践环节安排总时间为一学年,分为工程认知实习、现场教学、企业轮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个部分。分别在第2、6、7、8学期开展。
图1 企业培养计划
3.2.2主要实践内容和要求
(1)工程认知实习
安排在第三学年暑假(3周时间)。通过3周(15个工作日)的工程认知实习,要求学生在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流程进行参观、学习,了解生物化工行业整体状况、企业的产品情况、性能特点及先进技术在企业的应用现状,了解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企业在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成效;了解企业的各部门职能与分工,了解企业环境,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
要求学生记录每天的实习内容,对于在实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学习和查阅,进行小组讨论,请教指导教师,撰写认识实习报告。由校企教师分别对学生的现场表现(20%)与实习报告(80%)两部分进行评价。成绩给定:企业技术人员占70%,学校指导教师占30%。
(2)企业轮岗实习
根据培养目标分四组(各8~9人),深入企业各个工程实践环节,在本阶段的学习中,注重工程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奠定基础。通过1个学期的企业轮岗,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团队、技术、产品、市场等,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在企业学习的考核应以实践报告为主,学生应根据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分析讨论,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合理化建议。要求学生及时整理和完善具体的实习内容。
实习结束后,应及时撰写整个实习期间的实习报告,交校企双方指导教师进行审阅,并组织进行实习答辩。最终成绩由校企实习导师分别对学生的现场表现(20%)与实习报告(80%)两部分进行评价。
在企业实习和技能训练结束后,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决定是否在生产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执行双导师制,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也可根据相关企业的实际需求,启动工程设计项目,在企业资深工程设计专家的带领指导下,使学生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并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系统教学体系及立体化,使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完成了由眼观(感性认识)→动手(设计及操作能力)→动脑 (创新能力)的系统训练,具备了扎实的工程能力。
3.3“双能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培养
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必备条件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双能型”教学团队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直接保证,是快速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的保障。校企合作中应让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者高校联合生产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技能培训,让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企业实践实训,以此来积累生产和管理经验。在企业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专业知识的调整,理论结合实践能力会较大地提高,为教师以后的理论课堂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和生产实践经验。
作为学生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企业也可以选聘有实践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对学生的企业实践教学和工厂实训进行指导,这样既可以发挥工厂实训教学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技能优势。我院生物工程专业教研室每年都会派出2~3名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在学习中逐步提高专业技术应用技能,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培养和壮大“双能型”教师队伍。
3.4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在“校企合作”中,学院和企业双方都必须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来。根据教学计划,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课程实验场所,让学生合理科学的进行学习,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则由企业继续为学生提供另外的技术学习和施展的平台。企业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可以为学生进行实地教学,这样使整个教学体系更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在校企合作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则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协商与讨论,面对解决。双方可事先制定的相关管理条例和合作协议,根据这些条例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在教学管理中,还应时刻监控教学过程,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高校应对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将管理目标的实施和考核列入管理的范畴;企业则根据岗位的不同要求设立具体的考评机制,在实地教学时直接给学生评定成绩。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功需要高校的积极推动,需要企业的责任担当与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方向,从培养目标、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方面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6-9]。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以此为契机,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快校企合作与改革,进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也应加大政策出台和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企业走进校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增强就业能力,共同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10]。
[1]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8-10.
[2]王章豹,祝义才.产学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管理,2000,17(9):115-117.
[3]王纪东,管小清.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5):38-39.
[4]邢德胜.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241-243.
[5]邢德胜.关于应用物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3):255-257.
[6]傅伟.校企合作模式及风险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0(9):38-39.
[7]蔡倩.全要素参与校企合作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9):30-32.
[8]张继良,刘晓辉.产学研合作的基本理论、国际经验与启示[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
[9]宣丽萍,宋作忠.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5-37.
[10]沈凌,彭庆喜,李念.高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5,14(8):217-218.
Construction of Bioengineering under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ANGDi,CAOKe-ke,LIYan,XIEHai-wei,LVChao-tian,XUHui
(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Bengbu University, Anhui Bengbu 233030, China)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biological engineering talent cultivation problems were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were expounded.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training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Bengbu University, training mode based 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ype, respectively from the training program revision, curriculum setting, training mode and assessment link formulation, were researched, to explore a set of training system of 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under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raining system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4jyxm392);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13sjjd068) ;安徽省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zy080);蚌埠学院教研项目(2013gcjy29)。
王娣(1976-),女,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
G642.0
A
1001-9677(2016)012-01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