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大屋:天下第一村

2016-08-31 07:26何林福华敬友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屋天井

文/何林福 图 /华敬友

古建探访

张谷英大屋:天下第一村

文/何林福 图 /华敬友

编者按: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等等。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为开阔大家眼界,增长知识,本刊特开设《古建探访》栏目,欢迎广大读者给予关注并多提改进意见,亦请有兴趣者为本栏目赐稿。

张谷英大屋当大门正门口

张谷英大屋梁上枋上花纹雕饰,屏门挂落、窗棂图案精致流畅,情趣盎然

风车,是张谷英村人用于分离粮食中灰尘、秸杆细屑和空瘪小麦、稻谷、豆类和糠麸的一种传统农具

张谷英大屋座落在湖南省岳阳县东南的青山环抱中,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房屋1372间,聚族而居600多户、2600人。20世纪80年代末被发现后,立即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游客的极大兴趣,被称为“天下第一村”。近年来,岳阳市高度重视张谷英村的保护和开发。2001 年6月,张谷英大屋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3年10月,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一、历史悠久的张谷英村

张谷英建屋的历史,据清代《张氏族谱》记载:相传明代洪武年间,有三个神秘人结伴而行“由吴入楚”,来到了湖南东北部幕阜山余脉的渭洞山区。这三个人,一个叫刘万辅,一个叫李千金,一个叫张谷英,三人中张谷英懂风水,沿途定盘择地,遴定风水,最后被渭洞一带地区群山环绕、溪水清澈、树木葱笼所吸引,认为是一个宜人耕读的理想环境,便决定选择在这里定居。踏访了多处山坳,选定了三块宝地。按地势风水,这三块地一块主财、一块主仕、一块主丁。刘万辅、李千金听后对张谷英说:“你懂风水,对地的好坏胸中有数。我们是外行,让我们先挑吧。”张谷英认为三处宅基地的风水都不错,就同意了,结果刘万辅选定了主财一块,期望“四季发财”,成为豪富之家;李千金选了主仕一块,期望“禄位高升”,成为官宦之家;所剩一块主丁的,自然归张谷英了。于是,他们各自在自己选下的风水宝地上造宅安居,繁衍生息,发的发了大财,做的做了大官,而张谷英一族虽无名卿显宦、巨商大贾,但确实是子孙繁衍,代代兴盛。据《张氏族谱》记载:清乾隆三年(1768年)一修入谱人口1750人,二、三、四修谱皆已遗失,民国21年(1932年)五修入谱3100人,1990年统计(六修)人谱7023人,除2170人聚居张谷英村外,其余星散各地,甚至远涉重洋。目前张谷英村内仍聚居着2600余人,散居各地的达7000多人,足见张氏家族枝繁叶茂,“人丁兴旺”。不过,有人考据了张谷英建村传说的真实性,彼此相距相差300多年。至于李千金,查遍渭洞所有《李氏宗谱》皆无其人。从张谷英建村的传说,我们认为至少揭示了三个问题:即(1)建村的村落环境山青水秀。(2)村址选择强调风水;(3)建村愿望为“人丁兴旺”。张谷英的子孙们为纪念这位创业始祖,将其大屋取其名定为“张谷英”。这就是传说中张谷英大屋的历史由来。

二、玉带环抱的风水景观

中国传统村落的选址和布局与风水观念有着密切联系,风水说中理想的村落空间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根据这一模式来考察分析张谷英大屋的风水结构,张谷英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日照1680小时,年降雪日平均5-6天,无霜期可达27天以上,年平均降雪量987mm,雨季明显,雨量集中。从张谷英村的周边环境来看,张谷英大屋选址四面环山,北高南低。张谷英村座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里,外围有幕阜山余脉的三座小山峰——大峰尖、旭峰尖和笔架尖,像三片大花瓣围合成的一朵莲花,张谷英大屋就簇拥在这朵莲花之中;村落的东西南北各有四个山坳——梓木坳、桐木坳、佛坳、大当坳,犹如村内四个大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张谷英大屋建筑群落次第分布在内圈的低山、丘陵、盆地之间。中部有龙形山头东尾西透逸而去,东南有狮形山、象形山镇门守关。龙形山两侧有渭溪河水在山前交汇,张氏先人巧妙地将两溪沟通,构成“玉带环抱”的风水景观。张谷英大屋的几大屋场背靠龙形山,组成“负阴抱阳”、“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格局,被风水先生称为“四灵地”。左有青龙蜿蜒,右有白虎驯伏,后有玄武昂首,前有朱雀翔舞。站在村口,极目四望,可见大屋左面之山(即青龙),时而视线为山丘所阻,时而隐约一鳞半爪,于树林排映之中蜿蜒盘旋;右边之山(即白虎),高大壮阔,线条圆浑简练,若以象形观之,确有猛虎蛰伏之相;大屋后山(即玄武)来脉远接“盘亘湘、鄂、赣五百里”的幕阜山,雄阔壮美;前山(即朱雀)当文昌笔架山,挺拔俏丽,树森葱笼,晨光夕照中,宛如孔雀开屏。渭溪水自西而东呈“金城环带”之势绕村而过。出村口有两道水口,分别建有水口塔,地形上由内而外,先后有“乌鸦扑地”、“螺丝吐膺”、“狮象把门”等造型地貌,整个村落地形形成“人行十里观四坳,水流百步过三桥”的风水特色。这种周边环境很符合“天人合一”的基本条件要求,它四面环山,层峦叠障,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使整个村落前有护守,后有倚靠,外人先必须越过大墩坳,方能进入其村落。其闭合式地形,满足了人们心理上对安全的需要。从张谷英大屋整体布局来看,盆内中央有沿幕阜山余脉蜿蜒而至的小山,形似一条卧龙,被认为是“龙脉”所在,村人称之为“龙形山”。龙形山昂首向东,透逸向西北甩尾。山的两边各有一条小溪,在“龙头”前的大屋 (主屋)前汇合。龙头正前方百多米处有一天然巨石,直径约3米,裸露田间,被称为“龙珠”。张谷英大屋背依“龙身”,自龙头处造屋,顺龙形山走势铺陈扩建,正门“当大门”处在龙头山前面,正对前方“龙珠”。当大门前有环抱状的溪水流过,上有两座八字形石桥(1958年“大跃进”时,原溪水改道,桥已不存,2001年重修),被称之为“龙须”。这样“龙头”、“龙须”、“龙珠”三者齐备,构成了“巨龙戏珠”地貌格局,是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经典体现。张谷英村将仿生学运用到村落的建设中,按照龙形进行村落的总体布局,形成了“山为龙头,桥为龙须,石为龙珠”的“龙形村落”,有趣的是这“龙形村落”中的“龙须”正是人工创造的“石桥”构成的。村人盼望“龙呈吉祥”,能给他们招财进宝,大吉大旺。

当大门祖先堂神龛内供奉的“始迁祖张氏谷英公像”

水系是村落整体布局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张谷英村水环境的创造不仅满足了村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丰富了村落的空间景观,改变了村落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使用功能、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的三者有机结合。在张谷英大屋前有一条渭溪河像一条玉带,泛着银光,迁回曲折,穿屋而过,小溪淙淙,四季悠悠,冬暖夏凉,甘甜怡人,这“玉带水”给村人带来灵气。民谣称:“前面生有玉带水,高官必定容易取。出人代代读书人,清显出贵耀门庭”。张谷英根据“东水西流,西水东流,其地主富”的观念,选定渭洞为张氏的安身立命之地,可见张谷英也是考虑了“环水”的风水的。

道路在风水学中也很讲究。张谷英大屋临溪建有一条青石长廊,叫“渭溪街”,宽有丈余,长约千米,以木为主,靠西边设有供休息之用可坐可倚的吊脚横栏,长廊内铺青石道。这里不仅是古代商贾云集的街市,而且是东到平江,西通岳阳的驿道。这一条廊式古道与大屋左边的渭溪河也构成了张谷英大屋的一个风水景象:右有通山之道供白虎驰骋,左有达海之河任清龙潜行。正如风水先生所说:“右边白虎道连山,左有青龙绿水潺,若居此地出相公,不入文班入武班。”说来也巧,张谷英大屋确有文昌武盛,明代有张煌、张炳兄弟双赐“文魁”金匾,清代张蛰兮掌指均可开碑裂石,近世武有黄埔将校,文有博士后。

张谷英大屋建筑是一种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格局。因背山,能屏蔽冬日北来的寒流;因面水,可迎来夏日南来的清风,争取良好的日照,同时方便生活、灌溉用水。这种“枕山、环水、面屏”地形的选择,既有利于生存需要,又有一种幽然避世,有景怡然的审美格调。整个建筑依形就势,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据我国建筑学家们评价,张谷英大屋的建筑风格完全符合我国明清时期“形法派”风水理论的思想,是一种典型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体现。上海同济大学古建筑学家王绍周教授说:“张谷英村房屋选址四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有渭河水横贯全村,俗称‘金带环抱’,这乃是按风水之说的最佳选择,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村落四面有山环绕,负阴抱阳呈围合之势,而房屋又围成一个个天井,使房前后左右也呈现环抱之势,形成对外封闭,而内则按长幼划分家支用房,满足所谓“聚之有气,藏之有能”的世俗观。风水观念中虽然存在一些封建迷信的成份,但它合理地处理了村落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村落建筑中,充分利用日照、通气、流水,绿化等自然环境因素,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在现代人居环境中学习和借鉴的。

从张谷英村本身的物质环境来讲,是一个有助于“人丁兴旺”的理想之地。这里四面环山,周围重峦叠嶂,有险可依,构成一个相对安定独立的地理单元,盆地内丘陵起伏,旷野如畴,水田、旱地齐备,不怕任何天灾,常年五谷丰登,经济上能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因这里位处偏隅,以致从未遭受战乱破坏。“地好——人丁多——财富多”,成为张谷英村风水设计的要旨,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族社会聚落建设普遍的目标追求,是一种典型的东方“人地思想”的体现。以现代眼光来看,张谷英村优良的盆地封闭小气候,终年碧翠,生机盎然的生态环境,便利的排渍、灌溉条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于古代农业文明社会来说,应该是人类耕种、生息的绝好场所和理想家园。

三、纵横轴线交织的整体布局

建筑水准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技术水准的综合体现。张谷英大屋依山而建、伴溪而筑,给人的印象是总体布置独特,装修朴素清雅,空间组合巧妙,构造做法经济、实用,外观平淡简朴,平面紧凑适应地形。可以说,其面积之大、工艺之精、内涵之丰富在中国传统民居中是极为少见的。

烟火塘,其水主要供消防之用

百步三桥,即在渭溪河上百步之内,分布着三座石桥,成为张谷英村一景

张谷英大屋之建筑历史,一般从其始祖张谷英算起,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张谷英大屋建筑时间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张谷英第六世孙张伏层于故居笔架山下的石桥冲迁居龙形山下,首建“当大门”1幢。清乾隆年间,张谷英第16世孙张云浦在50年内建屋3幢,房屋百余间。此后张氏后人历经数代,相继建成当大门、西头岸、枫树屋、东头岸、王家塅、石大门、上新屋、下新屋、和风塅、潘家冲等12个门头,张谷英大屋发展成为有大小房屋约170间,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群。其中当大门、东头岸、西头岸、石大门、王家塅等片相互联结,三面环绕龙形山,长达60多米。就目前基本保留或部分保留下来的,共有18个组群。以渭溪河为界,东岸分布有和风塅、当大门、西头大门、东头岸、西头岸、议事厅、聚龙湾(东)、石大门、王家塅、上新屋和长沙塅,共1组;另有“接客厅”、“八骏图”、“青云楼”作为当入门的横轴建筑未计入;西岸分布有下新屋、学堂坳、铺门口、井坎上、聚龙湾(西)、枫树屋和赐福堂共7组。现存完整的有西头岸、王家、上新屋等处,分别建于明、清不同时期,但其建筑形式和风格保持一致。

张谷英大屋平面布局最为独到之处,在于其根据地形所形成的“干枝式”结构。它注意纵向与横向轴线关系,适应自然地理条件,房屋多依地势朝东西向横向发展,一般主要房屋朝向以南为主略偏西,但也随地形变化,其朝向并不完全局限于正南正北。在建筑平面布局上,各片大屋都呈“丰”字形,从正门进入,多为南北进深,东西扩展,依地形纵横展开。南北纵轴线上,布局着高堂深院,主堂一般由三至四进堂屋组成,最多可达五进,其间经过三至四个天井;纵轴两侧依地势依次伸出三至四个横向分支,即“堂屋”,每一分支又由三至四个堂屋组成。主堂以及横堂皆由数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中间的天井和半开敞的堂屋以及两侧封闭的厢房构成;各个单元之间有“屏风”(又叫影壁),横廊和巷道沟通分隔。分则成体系,互不干扰;合则为贯穿一体之空间。一般每一分支的一组堂屋即为家族的一支居住,而一组堂屋的每一间堂屋及两边的厢房即为一个家庭所居。天井院的堂屋为纵向中轴线上的立体建筑所在,房屋宽大,堂屋左右两边是窄小的正房和厢房,为长辈使用;紧贴墙身外侧用“暗巷道”包绕房屋,由此能入多条附隔横向轴线上房屋,这些房屋仍然是中部堂屋及两侧正房与厢房的布置,为晚辈使用。每片房屋和每组堂屋之间均有“暗巷道”,既为分割界线,又为交通联系,把各片房屋联结为一个整体,四通八达,晴不曝日、雨不湿鞋。要进入横向侧翼轴线上家支房屋时,一般都要通过“暗巷道”分散到户,这样便于以家族长幼人流分散。巷道,大屋的筋脉,是张谷英大屋的建筑风格之一。大屋共有巷道60条,全长1459米,最长的一条达74米,直通10个高堂。它幽深、曲折、四通八达,连接着主干与枝体,维系着这个大家族里各自为政的一个个小家庭的血缘关系。由于大片房屋相联,采光和排水全靠天井,因而天井在此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不仅堂屋之间有天井,厢房等处也有天井。据统计,整个张谷英村各片房屋中共有大小天井206个。厕所、畜圈则择边隅设置,使用既方便,又卫生。综观张谷英大屋建筑群空间处理,它积淀了当时营建和使用者心理精神上的一种空间营建意识,其空间处理无疑是成功之作。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形式就是一个完整而形象的宗法家族社会。每一轴线房屋依地势逐进升高,并以最后一进堂屋为上堂,供奉祖宗牌位,代表家族的最高权威,举行祭祖、议事等重大活动。

龙形山卧踞张谷英村盆地中央,昂首向东,逶迤向西北甩尾。张谷英大屋背依“龙身”,自龙头处造屋,顺龙形山走势铺陈扩建,藉地形、地势、地貌之优设计营造,并巧妙地利用了横向地形。主轴线上高堂庭院,称“四进三井”;两侧是厢房、卧室、巷道。中堂两侧是垂直于主轴的副轴线,其布局同于主轴布局,这样“一干两枝”构成的大屋,村中共有12栋,枝连枝,轴连轴,构成大屋一片。高堂、深巷,迁回曲折,重重衔接,厢房、卧室,大间套小间,内寝套外室。于是乎,“入径易,出径难”,构成大屋“迷宫”一般的神秘,充满情趣的独特建筑景观。由此可见,张谷英村的中轴线布局与众不同,它除了采用一条纵向主轴线外,还布置与纵轴线相垂直的若干条横向附房轴线,这种结构布局巧妙地利用了横向地形。不仅突出了主轴,而且也有横轴伸展,从而构成了均衡之势,体现出了一种对称的审美格局。

从外观上看,张谷英大屋建筑空间是封闭的,而步入堂屋却给人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这是因为小轴线上的各堂屋虽为单层,然其高度相当左右两侧正房与厢房的二层高度(约7米)。堂屋与室外天井空间联成一片,天井成为室内扩展空间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多进宽大堂屋与狭小天井空间连续相套,这种运用“虚实相生”组织空间,蕴含着我国传统哲学的空间审美观念。

张谷英大屋纵横交织而成的“干枝式”建筑群,布局向四处铺开,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合“中”向心体现“藏风聚气”向内的凝聚力,以及强烈的同姓家族而居的合“中”意识和浓郁的世俗伦理观念,是张氏家族建筑群布置的一大民族特色,这样纵横轴线交织的整体布局是独特和罕见的。上海同济大学古建筑学教授王绍周考察后叹为观止,认为这在国内几乎是绝无仅有,在世界也是极具研究考察价值。

石柱础

石柱础

四、“一阴一阳”的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在中国民居建筑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张谷英大屋建筑群内部的采光、通风、排水均通过各堂屋之间的天井来解决,传统民居的天井一般作为通风、采光、排水之用。张谷英大屋共有大小天井206个,大的22平方米,小的也有2平方米,不仅解决采光、通风,而且通过地下管道,形成了良好有效的排水系统。在排水系统中,除天井的排水小孔外,竟找不到排水管道。600多年来,张谷英村遭受过无数次大雨洪灾,但张谷英大屋藏而不露的地下排水系统从未发生过堵塞成灾之事,个中机巧令人费解。

天井,又称天窗。作为排水的天井,一色麻石铺底、麻石作墙,暗修水沟,直到小港。作为采光的天窗,宽敞、高爽,举头只见蓝天白云,颇有天地合抱大屋于咫尺之间的感觉。张谷英大屋对天井的建筑极为讲究,排水是最大的谜。我曾多次到张谷英考察,就排水系统的问题请教过张谷英村的老人张飞儒先生,他向我谈起过“排水交绕”的方法,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排水系统的走势来看,所有排水系统都采用暗道,从最后一个天井到最前面的一个天井,水基本上沿纵轴向前流去;但当水流到最前面的一个天井时,暗道不是直接向前“冲”去,而本着风水学所讲的“山管人丁水管财”、“财宜藏而不宜泄”的原理进行设计,即采用左右相绕、相交的方式,以造化阴阳,藏风纳气。近年来,刘沛林先生对此也作过一些研究,认为其缠绕交泰之形,有如上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交媾之势,张谷英大屋天井排水系统的这种相互交绕的设计方法,充分体现了源自《周易》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周传·系辞》)、“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以及“天地合和、生之大经”(《吕氏春秋·有始览)的道理。许多天井中心的花岗石上,还凿有圆洞一个,村里人至今仍把这圆洞看作是天地之间“和合”的路径。可见,张谷英村排水系统的风水设计,在考虑通常的“聚财”习惯的基础上,还体现出某种“生”或“生育”的文化隐义,这正好体现了建村传说中所希望的“人丁兴旺”的意愿。这种设计在中国还是第一次发现,体现了张谷英村风水设计的独到之处”。

天井

天井,又名天窗,上有天窗,下有天井,与天窗对应的天井,张谷英大屋有206个,天井中有两面凿有暗排水孔与下水道相通,主要具有采光、通风和排水的作用

张谷英大屋的地下排水系统不仅设计巧妙,而且做法也有独到之处。这些排水管道的做法为地下挖坑,石头或青砖砌方,上覆板材;排水口处,常置碎石或瓦片,以防杂物流入,堵塞管道。因各进地坪随地势升高,水则自高而低,经各天井,通过排水管道,流入各建筑群的烟火塘或护沟,再排人蜿蜒而过的渭溪水中。从排水管道来看,由四口青砖砌成,通道高5寸,宽3寸。每个阴管的入口处都有卡口,有的为“半月型”,有的为“梅花瓣”,这表明是不同时期建成的。为了不堵塞排水管道,张谷英大屋也采用了“乌龟爬阴管”的做法。据老人回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能在天井内看见乌龟的活动,经常在阴管里爬来爬去,但近年来不见其活动。乌龟在阴管内爬来爬去的活动,实际上也起到了疏通排水系统的作用。

作为占地11000多平方米的张谷英大屋建筑群,其排水设计的难度是很大的。而张谷英大屋历经几百年的风雨,至今水流通畅。其屋面分水、地下排水,十分通达合理。整个排水由天井引流,四通八达的地下隐形水道,水平适度,无一疏漏,创造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迹。

巷道,有明巷道和暗巷道之分。此处为明巷道,它既为分割界线,又为交通联系,把各片房屋连结为一个整体,四通八达,晴不曝日,雨不湿鞋

五、外拙内秀的建筑风格

张谷英大屋的建筑风格可以概括为外拙内秀。它注重质朴素雅,雕刻有致,追求以“雅”为审美意蕴的文化氛围,给人以乡土气息的质朴美感。主要有三大特点:

1. 砖墙木构形式。张谷英大屋建筑群均为砖墙木构形式,有时山墙搁檩;采用麻石作基础,地面铺方砖,墙面为三、六、九寸的青砖磨砖对缝,灰路细小;屋顶以小青瓦铺就。建筑用材随俗,就地采用。张谷英大屋可以说是普普通通的砖墙,普普通通的瓦片,普普通通的木材,普普通通的石材。这些砖、瓦、石、木四大材料的选择多为本地所产,就地取材,因材制用。据有关部门仅对“潘家冲”、“上新屋”、“当大门”三栋大屋的360间住房测算,耗用木材750立方米,青砖69万块,铺地方砖16万块,条石块60立方米,总投资约50万元(银圆)。

2. 装修不尚奢华。张谷英村地处丘陵地带,植被茂盛,木材较多。同时,也有丰富的花岗石资源。因此,木材普遍使用于门框、窗户、柱子、大梁和家具。花岗石普遍使用于小桥、天井、门框、石鼓的基石、角石及柱头等处。室内门框、烟火塘、天井、墙柱及墙基所用条石全由人工打磨而成,做工十分精细。雕梁画栋,是中国传统建筑美的重要特色,也是张谷英大屋整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檐、明墙、花棂拱壁、圆门月洞,在古朴庄重的造型之中,有着极精致、极细巧、极典雅的雕缕镌刻和花纹图案。

从外装修来看,张谷英大屋外装修做法非常巧妙,是重点装饰之所在。它在砖墙承重的搁楼板层上出挑搁栅,再在雁翅板上安装外檐小柱,柱顶上承檩、柱间满装矮小窗扇,由小柱做挑檐,以承挑檐檩、出檐约1.8米左右。堂屋前后方向的外檐窗扇装修为了与堂屋左右两侧房屋的窗扇联成一体,则在金柱与檐柱间安装同样的外檐窗扇,如此形成四周交圈连通的外檐装修,犹如串串音符,似尽不尽耐人寻味。

长寿井,在张谷英村渭溪河边,为饮用水井,因长期饮用此水而健康长寿而得名

从内装饰来看,张谷英大屋梁上枋上,屏风挂落,窗棂柱础,明清的木雕石刻触目皆是。石刻结实厚重,富有力度。一般在圆木金柱下均有雕刻精致的花岗石柱础(又叫石鼓)。比如,“当大门”的接客厅,从前有县府或朝廷官员来,便在此迎接,听候昭示。此厅天井四沿的花岗石上均雕有花纹,以表明建筑风格。而在柱头、月梁之上也曾雕有复杂的“蟠龙绕柱”纹样,可惜大部分已毁,不复见其精美之全貌。木雕精致流畅,情趣盎然。张谷英大屋内的窗棂屏格均饰以不同题材的精美雕刻。“当大门”在柱与梁的转接处,雕有一只小鹿,欢快腾跃,生动逼真,富有灵性。天井鼓壁都装有樟木格屏,上端雕有各种形状不同的松、竹、梅图案,中间雕有喜鹊衔梅,下端立着两只痴虎,形象十分逼真,其雕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墙壁上镶嵌的各种精雕细刻的窗棂,更是极精致、极细腻、极典雅,主要的图案有:“松树长春”、“龙凤戏珠”、“喜鹊衔梅”、“麒麟戏宫”等等,无不构图精美,刀法利落,栩栩如生。比如,上新屋的花窗都以樟木雕成,现今保存较好的仅存“竹报平安”、“松鹤长春”、“麒麟游宫”、“鸿雁传书”、“鲤跳龙门”等,各个雕刻,线条清晰,形象生动。相传,这样的窗棂当初需要40多个雕工的劳作,可见做工之精细。这些花纹图案,人畜风情,又与大屋风格如此和谐,展示出一派融融乐乐的太平景象;而且堂屋地面还用六寸方砖铺成棋盘形几何图案,真是匠心独具。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梁木的底部和石大门的上部施以阴刻图案,在中心部位雕刻太极图,易学家将“太极”的宇宙观念说成是天体万物之根本,天地为太极所造。看来,梁木和大门上的太极图象征太极也是建筑之根本。整个装饰美观宏大,古朴壮观,这些雕梁画栋上的图案无一不象征着丰收、吉利、安定、祥和,给人回归自然的乐趣和快感。

3. 外观平淡朴素。张谷英大屋建筑外观平淡朴素,立面统一又有变化的山墙面,反映了内部之间的组合形式,又融合了湖南民居与江西民居的特点。墙面青砖砌成,不加粉饰,仅沿滴水下缘作几层凹入线脚,并在线脚下沿粉白灰一道。外墙色调呈白色,灰色小青瓦,引人注目的是封火山墙采用形似岳阳楼盔顶的双曲线弓字形,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房屋用打磨过的青砖平砌清水墙身,粟色的门窗装修,杉木脊檩(当地称正梁)为菱形或圆断面,中间大而两头小,用料硕大,梁柱多为木料本色或黑色,与灰色墙体、深灰色屋顶相配合,给人以朴素宁静的感觉和浓淡相宜的艺术享受。

张谷英村民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开办家庭旅社

应该说张谷英大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也可以想象,十四世纪的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历史上张谷英大屋建筑是完整的,社会功能是明确的。它与全国各地汉民族的乡土建筑势必有着天然的共性,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从它的个性魅力来看,张谷英大屋有别于富贵大气的北方四合院,有别于小巧精致的江南水乡庭院,也有别于大家风范的徽派建筑,但比其更具有开放的内部流动性,又有别于个性鲜明的岭南古村寨,比其更具有鲜明的传统继承性。然而,它不失北方大院的宏大气概,又具有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质和韵味。从外部看似普通的民居,而走进内部却随处可见精美的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的天井,气势恢宏的多进厅堂,步入其中,使人感到像进入了古朴而典雅的艺术殿堂。正如中国建筑史学会高级规划师郑孝燮先生到张谷英大屋考察后,颇有感慨地说:“张谷英为我国湘楚、明清民居之活化石。”

村民在制作绿茶

六、延续传统的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从某种意义来看,就是某一地域的优秀文化。“乡贤”一词,《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或乡贤之士,也都统称为“乡贤”,由此而形成了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乡贤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地域性和地方性。大多数的乡贤一辈子都在某个区域的乡村生活,对于当地的贡献功不可灭。比如,传统村落中的乡约、族规和家训等,都由当地的乡贤主持或参与制定,带头遵守。这样一个阶层,在乡村社会实践儒家的“进亦忧,退亦忧”的理念,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维系着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秩序。

张谷英村人正在经营家庭作坊生产出的“豆腐脑”

张谷英村人摆滩设点销售本地的土特产品

过去张谷英村村民主要以农业为生,他们都是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外交往的不断加强,张谷英村一些手工业和一些山货交易,包括一些小的家庭作坊,比如说榨油、豆腐加工和山货加工都成为了张谷英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张谷英家族在张谷英村落户,并且数百年生生不息,合而不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奇迹。那么,是什么力量成就了张谷英家族的发展神话?我们可以从其家族振兴发展的过程中,看出是张谷英良好的祖训对后人道德情操的影响,也是后人对优良祖训家风的继承发展史。

张谷英村自古就尊奉儒家的思想,所以非常尊师重教。《张氏族谱·家训》云:“不求金玉堂,但愿子孙贤”;“遗子黄金藏,不如一经”;“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寒可无衣,饥可不食,读书一日不可失。”长期的熏陶教化,使大屋人以“读书为荣,不识字可耻”的风气日浓。据统计在民国之前,获取各种功名的秀才、举人、进士等近百人。解放以后,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继续得到发扬光大。从建国到90年代初的40多年的时间里,从张谷英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大概有200多人,里边有硕士,还有博士。

张谷英村民俗博物馆,主要陈列有张谷英村人旧时的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

张谷英村人一直尊奉孔孟之教,重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一方面,张氏家族孝敬父母是长期教化的结果。这里广泛流传着一本《劝孝歌》,该书系谷英公第17代孙张锦山所作,分8章,共510韵,7140字。从十月怀胎到养育成人,从精心教读到男婚女嫁,诉说父母的千辛万苦,列举不孝之子遭国法严惩、遭雷击火烧的种种事例和传说,叙述孝敬之道、传授孝敬之法,绘声绘色,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劝孝歌》被张氏后代誉为传家之宝,度世金针,几次印刷,作歌传颂,影响很深。另一方面,有和睦四邻,“和为贵,忍为高”的“百忍家风”传世。“和为贵”,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其精髓和要义究竟是什么?今天还有进一步阐发的必要。和为贵一语,出自《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礼的运用、礼的功用以和为最重要,以和谐为目标。我国古人认为,天地万物均由多种成分以一定关系共处,形成有机统一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和。依据古人解释,结合当今实际,和为贵的要义大致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即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张谷英后人在处理本族与外族重大事务时,坚持讲灵活,讲包容;在处理本族内部之间的重要事务时,坚持讲原则,讲规矩。这在邻村已被传为佳话。

张谷英村人向来就尊奉礼义兴家,族规严格。据《张氏族谱》记载,其家训诗是:“孝父母、友兄弟、端闺化、择婚姻、睦族姓、正蒙养、存心地、修行检、勤职业、循本分、慎言语、尚节俭、存忍让、恤贫寡、供赋役。”其族戒词是:“戒酗酒、戒健讼、戒多事、戒淫荡、戒贪忌。”这16条家训诗和5条族戒词,为我们审视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资料,社会意识和伦理道德既具有传承性,同时又应该具有时代性。除规定严格外,教化惩处并行,执行严肃,违者必究。由于族规族教严格,长辈言传身教,张谷英村秩序井然,民俗清纯。

《张氏族谱》有句话叫“功伏宗兴”,意思是,个人要心甘情愿把功劳藏起来,谦虚谨慎,率先垂范,宗族才能兴旺。张氏家族们也说,自己的家族的凝聚力来自于“孝友家风”,凡事以“和”为先的思想是其家族几百年来兴旺不衰的力量源泉。“伏”与“和”,其实都是对张谷英祖训及家风的生动诠释。可见,其影响不可忽略和低估。今天我们弘扬乡贤文化,就是在延续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提倡新乡贤文化的弘扬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他们的嘉言懿行能够像古代的乡贤一样,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并对良好的家风的传承和发扬。

(注:何林福曾任岳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 哲峰

猜你喜欢
大屋天井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郁南康家大屋红色之魂陈列馆开馆
学校的天井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
“小”和“少”
雨天
大屋村:种茶脱贫 文化扶志
图说李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