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6-08-31 06:35琳福建省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数码世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魏 琳福建省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大数据时代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魏琳
福建省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一门重要的政治课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数据量庞大,信息多样化,已经具备了大数据的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充分挖掘和正确发挥大数据的作用,研究和应用大数据技术改善和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大数据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已经从最初的军事应用扩展到了科研、娱乐、商业、教育等各个领域,是日渐强大、影响深入的信息传播媒体。以其自身独有的能量,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与思维方式,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全面把握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困境

1.1将复杂思想还原为某种简单模式

由于过去缺乏能够认识、把握研究对象整体的科学工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倾向于灌输式、封闭式、结论型,往往依靠传统理论课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课堂模式,更加关注的是书本知识和受教育者的考试分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在面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之时也是习惯于对大学生进行分析、还原。例如,我们在分析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时,往往将群体中纷繁复杂的思想简单地归结为受某种思潮的刺激所作出的行为响应,这就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做了过于简化的处理。

1.2运用抽样分析,用局部代表整体

在网络欠发达时期,我们面对复杂对象除了分解、还原之外就是抽样分析,其实抽样也是一种分解、还原,也是试图用复杂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来代表整体,用局部来代表全部。例如,对大学生的思想状态调查,我们较为常见的就是运用抽样调查。我们试图通过发放有限的抽样调查表来反映全体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过,抽样调查虽然能反映出大学生整体的某些特征,但样本毕竟只是整体中的部分,这些部分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的许多细节和过程。而且,人是复杂的,从某几个局部很难把握住一个完整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抽样调查难免出现“ 被代表”的情况,许多活生生的细节被样本忽略不计了。

1.3习惯于现象性的关联思维

俗话说: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把握事情的前因后果,习惯于现象性的关联思维,对某种现象刨根究底,认为背后一定能够找到其本质。在思想政治研究和实践中,老师们也习惯于认为,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反映了其本质,我们总试图找出其中的因果链,并最后揭示其本质。不过,多年的思想政治研究和实践后,我们发现,每个学生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举动和言论,都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很难根据个别言行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很难从现象中找到其本质。

2 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在数据规模呈爆炸性增长的时代,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多样的表现形式、多元化的交互平台、快捷的信息发布最大程度上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1丰富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

网络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内容。不仅包含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资源,而且融合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功能于一身。利用新媒体技术大学生可以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的经济动态、时事新闻、文化艺术、风土人情及人文景观等,能够接触到多样的思想、多元的观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拓宽视野。

2.2提升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手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方法上,新媒体的介入,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移动即时通讯信息承载量大、图文声像并茂、操作简便的优势,及时更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容信息,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热情。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2.3提高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用户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备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QQ、微信发布消息,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及时获取网络上各种信息。有助于激发大学生了解新事物的兴趣,养成关心时事的习惯,从而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更及时便利地获取教学资源,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时间限制进行思想文化传播。更加及时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4加强了大学生与教师间的思政教育互动

新媒体的超级互动性指例如微博、空间签名或说说、朋友圈上的信息,接受信息的人都可以在此进行回复,体现了网络的互动交流创造。大家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接受者,每个个体之间都相互影响,形成了虚拟群体。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提供优质交流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即时交流、远程教育和优秀教育资源共享等。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可以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信息动态,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2.5增加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

大学生在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得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可能接触到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和文化,以及一些有失偏颇的信息。这些都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由于自我识别和自我判断信息的能力不足,会使他们趋于追求表面的现象,如果不加以引导,一些大学生就容易产生价值观的倾斜及道德判断能力的削弱等,酿成严重的后果。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3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优化思考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年1月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90.1%, 2015年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低龄(19岁以下)、学生群体的占比分别为46.1%、46.4%”,这些学生思维活跃、关注广泛、社会历练不足,价值观和世界观未能充分形成,做事容易冲动,使得这个群体成为社会舆论极为关注的人群。只有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信息积累、过程记录、事件数据化处理等大数据概念化处理,才能真正意义上将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

3.1通过数据挖掘把握学生思想行为动态

思想是最难认识和把握的东西。“我的思想我做主”,也就是说, 人的思想有时候不遵从外物的决定和支配。大学生此时处于人生的叛逆期,思想活跃,已经知道掩饰自己的言行,因此,对其思想的认识和把握的难度很大,试图猜透他们的真实想法,很难获得真正的认知。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生活在网络的世界里。他们每天都用电脑或智能手机浏览新闻,了解各类信息,发表意见看法;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与世界各地或熟悉或陌生的网友谈天说地,畅谈自己的真实想法;通过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发布自己的思想和评论;通过购物网站购买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或图书资料;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人进行信件交往;通过视频网站看电视电影;通过手机通话或短信跟他人对话或收发信息。总之,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智能设备、互联网络和云存储等技术记录下来,存储起来,并通过云计算将它们变成海量数据存储于云端,这就让学生的思想、言行变成了一条长长的数据编码,留下了一条无所不包的数据足迹。

通过数据挖掘,我们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发现大学生的所有思想、情感、情绪、倾向、偏好等等,对大学生平时不太表露或者掩饰起来的一切思想、言行都可以了如指掌, 并可以从数据中发现关联变量,找出其中的规律。由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就从过去的非理性判断变成了理性的数据分析。

3.2通过数据预测学生未来行为趋势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过去数据足迹的挖掘,我们可以轻松掌握大学生过去的思想行为动态,可以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历史轨迹。但是,认识过去并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学生未来思想、行为的把握和掌控,并可以未雨绸缪,展开各种针对性、预防性的举措。

大数据的出现,让我们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成精准、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利用大数据,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数据踪迹进行跟踪、处理和挖掘,对其以往的一切进行数据分析,并从过去准确地推测出其下一步的思想、行为等。比如,将学生在超市、网购、电话费、网络费等各种杂费的支出数据,汇集在一起形成学生的消费大数据并从中挖掘分析,甄别出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进行困难补助,而不是听学生一面之词。

3.3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创新形式,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信息化时代特色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的结合,形成优势互补。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快捷、生动等优势开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可以通过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软件,实现传统教育方式和现代多媒体有机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平面”引向“立体”,从“黑白”引向“多彩”,把思想政治教育搞得生动活泼,不断增强教育的效果。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带领我们进入大数据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思政工作者唯有以更加积极变通的态度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用新媒体传道、授业、解惑。

[1]秦拓.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5(5)

[2]林旦玲.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传播化引导机制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下半月刊),2015(2)

[3]胡子祥,余姣.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究.2015(2):76

[4]林子雨.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概念、存储、处、分析与应用[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8

[5]孔剑平,金韶等.社群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未来商业驱动力[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

魏琳,女,1983-,福建福州人,就职于闽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职称:讲师。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