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宏涛
在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开赛之前,谁也想不到这座海拔2240米的高原城市会在田径场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进而引发运动训练专家对海拔与运动员身体机能关系前所未有的聚焦和发现。
开幕第三天,男子100米决赛。美国人詹姆斯·海因斯狂飙撞线:电子计时9秒95!海因斯原本是棒球手,其出众的爆发冲刺能力引起了田径教练注意,于是转而专攻短跑。墨西哥城奥运会之前的全美锦标赛,海因斯100米跑出了9秒9。不过,那是手动计时的成绩,换算成电子计时,大约相当于10秒14。也就是说一个多月后在墨西哥城,海因斯将其成绩提高了差不多0.2秒。9秒95也被认定为电子计时时代的第一个男子百米世界纪录,这一纪录直到15年后才被超越。
两天后的男子200米决赛,再次爆出创纪录的成绩。美国人托米·史密斯跑出电子计时19秒83,手计时的世界纪录是19秒92。又过了两天,李·埃文斯在男子400米争夺中也送来了新的世界纪录。与男子类似,女子100米和200米也都刷新了世界纪录。
最为惊人的是日后闻名世界的鲍勃·比蒙的“世纪之跳”。他在男子跳远决赛的第一跳便石破天惊,落入沙坑的地方甚至超过了旁边的标记尺,现场的读数板已经无法显示比蒙的成绩。裁判们不得不拿来钢尺反复仔细丈量。几分钟后,成绩宣布:8米90!比蒙自己也仿佛难以置信,情不自禁跪下来亲吻地面。田坛传奇杰西·欧文斯1935年建立了8米13世界纪录,之后的33年当中,男子跳远世界纪录一共提高了22厘米,而比蒙这一跳就将世界纪录提高了55厘米。
比蒙令人匪夷所思的惊世一跳背后,有一位重要人物──拉尔夫·波士顿。1960年,正是他改写了欧文斯保持25年的男子跳远世界纪录,并获得罗马奥运会的冠军。之后5年,他又将纪录提高了5次,还获得了1964年奥运会的银牌。比蒙在大学期间,曾拒绝代表学校参加与另一所大学的比赛,因为他认为对手学校存在种族歧视。拒赛之举让他受到了学校的处罚,也没有了教练。困难之际,是波士顿伸出援手,指导比蒙训练。在墨西哥城,比蒙又得到波士顿极为重要的帮助。资格赛三次机会,比蒙的前两跳犯规。此时,同样在参赛的波士顿走来。他让比蒙放松一些,并建议将起跑点后移。如此这般,比蒙惊险跻身决赛。在决赛当中,前五名都超过了上一届奥运冠军的成绩。
男子三级跳的表现同样惊人。资格赛中,意大利人詹蒂莱就破了世界纪录。第二天的决赛,纪录一次次被刷新,最终是前五名选手都超过了8年前17米03的世界纪录,前七名都比上一届奥运会的冠军成绩更好。苏联的萨涅耶夫以17米39夺魁,超过上届冠军54厘米。
与短距离跑和跳跃项目频繁破纪录截然相反,长跑项目的成绩出现了奥运史上从没见过的“大倒退”。男子3000米障碍、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4个项目的冠军成绩,放在4年前的东京,连前八名都进不去。
如此类别分明的巨大反差,显然无法用意外或巧合来解释。当年研究得出的答案在今天已是众所周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墨西哥城的高海拔。稀薄干燥的空气使短跑和跳跃选手遇到的空气阻力比平原地区小得多,而空气含氧量低导致运动员血液携氧量的降低,大大影响了他们的耐力。这些发现直接带来了一种新的训练手段诞生,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熟知的高原训练:通过在缺氧环境下生活和训练,使运动员体内产生更多红细胞,提高携氧能力,回到平原参赛时,便能表现出更强的耐力。当然,后来的众多实践反馈以及更加深入的研究表明,高原训练并非对所有耐力项目运动员都是灵丹妙药,因为个体的差异,部分选手反而降低了成绩,高原训练失败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当年墨西哥城田径场的震撼风暴早已揭开神秘面纱,无论如何,在奥运田径史上,那是一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