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玉珍,洪 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
面向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熊玉珍,洪 骞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
翻转课堂近来成为全球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国内外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其能够支持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文章立足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现状,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旨在通过构建支持翻转课堂培训模式的在线教学平台、学习分析系统和细粒度的培训资源,创新培训策略与教学流程,实现国际汉语教师高效地内化培训知识与技能,有效促进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满足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翻转课堂;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模式设计
师资问题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1],而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是促进汉语走向世界的根本性战略措施[2]。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作为国际汉语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包括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海外来华教师培训、海外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等。而面对现今国际汉语教学对汉语教师的巨大需求,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形式与教学理念,以提升汉语教师培训质量,是解决国际汉语教育师资问题亟需完成的任务。
近来,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翻转课堂在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风潮。它是一种借助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堂内外教与学的方法与模式的数字化教学策略[3],具有学习自主、注重实践的特点,而这恰恰能满足参加培训的汉语教师的学习需求。因此,依托技术环境的构建,将翻转课堂应用到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通过课堂内外无缝连结与深度交互,促进汉语教师在主动学习与多样化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吸收并灵活运用汉语教学的知识和技能。
据国家汉办统计,2004年全球汉语学习者不足3000万人,到2014年3月全球汉语学习者已超过1亿人[4]。然而,教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海外学生对汉语教师的需求。目前,全球国际汉语教师的缺口已逾500万人[5]。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汉语教师培训“满堂灌”的形式,接受培训的汉语教师与培训者缺乏沟通、教学活动参与度不够、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导致培训效果不够理想。由此,这就不仅从量更从质上对国际汉语教师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面对新形势下的汉语教学,汉语教师也迫切需要针对性强、高效的培训:
1.多元需求
由于培训对象多元化,所以在培训内容、知识讲解形式以及汉语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应该与汉语教师教学背景、地区文化等特点相适应,突出教学重点,为汉语教师“量身定制”学习内容,以符合不同汉语教师的“胃口”,从而提升培训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应该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学习需求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培训。
2.实践与发展需求
由于汉语教师培训的实践性很强,所以在培训课堂上,培训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引导汉语教师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测评、案例试讲等活动促进汉语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整合,促进其将知识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从而实现培训的真正目的。同时,在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中,提高汉语教师的汉语教学能力与教师素养,拓展职业视野,推动师资专业发展。
因此,如何利用新的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促进汉语教师培训更有效进行是国际汉语教育事业当前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在2007年由美国两个中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首先开始试验进行的,近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翻转课堂是一种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的手段[6]。它重新调整课内外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于是,学生便可以利用课堂的宝贵时间专注于目标,明确的主动学习,共同研究解决学科基础知识与前沿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3]。同时,“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混合式学习[7],一种通过“课外自主在线学习+课堂的探究式学习”的有序混合以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手段。
然而,翻转课堂不是简单的在线视频课程,它更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学习与教学的互动性。从形式上看,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将知识传授过程从课堂转移到课外,而知识内化则在课堂活动中完成。从深层次看,“翻转课堂”的意义在于通过课外自主学习实现真正深入的学习,并且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与观点的相互碰撞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8]。同时,“翻转课堂”充分体现了“生成课程”的理念,课堂上学生不再局限于对已有的结论性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学生、教师的积极参与,在人与资源、人与人的交流与体验中建构知识体系。
总的来说,翻转课堂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的一种教学模式[3]。
2.翻转课堂应用于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优势
基于翻转课堂的特点,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首先,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交流混合教学模式,与国际汉语教师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求是相匹配的。他们学习目标明确,也有足够的学习力与自控力在微视频的指引下学习汉语基础知识。其次,汉语教师培训强调实践性与探究性,旨在帮助汉语教师解决在教学活动中会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而这与翻转课堂强调课堂的协作学习、实践与反思、在多元教学交互中建构知识的特点是不谋而合的。
(1)高效利用教学时间,实现深度交互的实践性培训课堂
翻转课堂培训模式充分调动学习者课外学习时间,高效组织课堂活动,从而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利用学习时间。翻转课堂培训模式充分利用课前时间支持教师自学汉语基础知识,课后进行知识巩固、参与师生交流,从而为培训课堂的深度讲解与知识内化争取了更多时间,大大提高了培训时间的利用率,为全面提升课堂交互提供了条件。
在高效利用教学时间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交互,在多元、深层的交互中促进学生建构知识。在翻转课堂培训模式中,培训者作为“指引者”,强调培训的实践性与情境性,通过与汉语教师交流,结合鲜活的汉语教学案例,为学生讲解汉语知识与技能的疑难点。通过典型的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让汉语教师在讨论、分享与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其应用所学知识于具体的教学情境,推动汉语知识与教学技能的整合。更为重要的是,翻转课堂培训模式可为汉语教师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通过与教育者对话,及时解决疑惑、交流汉语教学经验,在汉语教师的互相探讨中,促进知识与汉语教学实践的结合。
(2)多元教学活动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内化
翻转课堂模式分解了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了知识内化的次数[9],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层次学习与吸收。翻转课堂的培训模式通过自主学习、教育者答疑、专题试讲、协作学习与在线讨论等多元教学活动,促使汉语教师在反复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与技能的认知与记忆,实现知识内化,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3)促进培训者与汉语教师共同发展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汉语教师培训不仅可以让汉语教师获取更有效的培训,让培训者更好实现培训目标,同时也能推动培训者自我的专业发展,实现培训者与培训教师的共同发展。在翻转课堂培训模式下,汉语教师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充分将培训与教学实践结合,有效增强汉语知识与技能消化能力。而在此过程中,培训者不仅可以拓展数字媒介素养、积累培训经验、革新教学理念,同时还可以在与这些汉语教学前线的教师的深度交流中获取更多汉语教学有关的鲜活材料与经验,促进对汉语教学的深入研究。
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开展激活、演示、应用与整合四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能够促进有效教学[10]。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翻转课堂(如图1)是在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资源的支持下,以汉语教师为中心,通过培训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无缝连结,开展自主学习、课堂专题试讲与案例分析、课后实践演练与反思等教学活动,促进深度交互的实践性培训,从而在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实现汉语知识的建构与教学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促进培训者在教学中发展自我,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图1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1.翻转课堂培训模式的技术环境设计
(1)在线教学平台
翻转课堂培训模式的教学平台支持的教学服务包括教学资源、微视频自学平台、教育信息管理、在线论坛与作业中心。教学资源平台支持培训资源的提取与储存,便于培训课堂的开展与汉语教师在培训中的自主学习;微视频学习平台,支持汉语教师课前自主学习,其中,不仅可以根据进度点播微视频,而且可以进行知识搜索、标记等操作,保证有效的自主学习;个人中心支持参与培训的汉语教师的信息认证与修改,同时支持搜集、处理、统计分析、发布与利用汉语教师学习数据及信息;在线论坛通过不同主题的社区,促进汉语教师的实时在线交流,在经验的交流与分享中学习;作业中心支持作业的发布与提交。
(2)学习分析系统
为了持续的跟踪与分析培训教师学习过程,以开展高质量的交互培训课堂,平台还具有智能学习分析系统。学习分析系统以集学习诊断、动态评价、过程跟踪和个性化补救学习为一体的互动式教学为重要支撑,为培训教学动态生成提供数据及学习资源推送支持。系统将评价与整个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反馈;通过学习管理功能对培训者参与学习及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生成全面的统计分析报告,为教师改进教学、学习者学习提供数据支持;根据数据分析可获得对汉语教师当前知识和能力水平等特征的描述,从而自动推送细粒度的学习资源。学习分析系统将评价、反馈、教学补救有效融合在培训教学过程中,营造具有针对性的课堂交互环境,促进培训知识在及时的检测与巩固中内化,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及教学效益最优化。
(3)细粒度的培训资源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资源强调资源的针对性与实用性。首先,根据培训教师的教育背景、所教学生的区域特点等因素制作更具针对性的资源。比如针对不同国家的教师制作国别化的培训资源,促进个性化教学。其次,培训资源不仅可以在培训中供汉语教师学习,也可以支持其教学,这就是实用性所在。
基于现代汉语知识、汉语教学知识与技能、中国文化的培训内容,培训资源(见图2)均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主要包括:①微视频是汉语教师最主要、最直接的自主学习资源。教育者应从知识的关联度、重难点、可视化形式、难度系数等方面综合考虑,在课题组共同讨论下制作符合汉语教师学习需求的微视频,以保证其学习效度。课堂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典型的偏误与优秀汉语教学案例。②素材资源是汉字、词汇与语法等汉语知识要素资源。③名师资源包括优秀汉语教师教学实录、汉语教学专题研讨实录、专家讲座实录。④数字教材包括培训电子教材与汉语教学专业用书。⑤练习资源包括汉语教学基础知识题库与专题试讲选题。
培训资源支持汉语教师培训翻转课堂的全过程。通过细粒度的培训资源,促进更有效的培训,实现汉语教师汉语教学技能的培养与师资专业的发展。课前,汉语教师自主学习微视频。微视频内容涵盖汉语教师培训的所有内容且将知识细粒度化,分解了知识的难度,便于其个性化学习,从而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课堂上,在数字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利用典型汉语教学案例资源,包括优秀案例及偏误案例,支持翻转课堂培训模式的实践性协作学习。课后,根据培训教师的学习情况分发差异化的基础练习,巩固培训知识,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利用汉语知识要素素材资源完成专题试讲练习,实战演练汉语教学知识与技能。通过汉语教学名师的课堂实录、汉语教学专家研讨会与专家专题讲座视频的学习,拓展专业视野,促进自我专业发展。
图2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资源设计
2.翻转课堂培训模式的策略设计
(1)培训者与汉语教师角色的“翻转”
在翻转课堂的培训模式下,培训者与汉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教育者要转变成教学资源的开发者[7]、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11];而汉语教师也要转变学习观念,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与知识的应用能力,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①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者
在汉语教师培训工作中,培训者的角色对于培训效果的成效起着关键作用[12]。在翻转课堂培训模式中,教育者需要课前制作微视频供学生学习,课堂上则将利用更多时间对学生进行观察,与学生交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个性化的辅导,组织协作探究活动。所以,汉语教师培训的教育者在翻转课堂培训模式下,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变成汉语教师学习的引导者。培训者应该以尊重、理解、切磋为原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多样化交互性的教学活动,让培训课堂变成一个真正的交流平台[12]。通过制作微视频,设计与整合针对性的练习、多样化的互动、多种应用情境,促进培训教师对知识的比较与迁移。利用汉语教学案例分析等活动启发他们进行探究性思考,深层次的体验与理解汉语教学知识与技能。在与汉语教师的交流中把握其学习状态,根据其国籍、汉语教学经验等背景设置更具针对性的、层次性的培训内容,开展符合其实际需求的个性化教学。
同时,汉语教师培训者应秉持互相学习的态度,吸收汉语教师的教学经验,收集教学个案,积极开展深层次的汉语教学研究,实现与培训教师的共同发展。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成熟与世界汉语教学进一步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国际汉语教育的很多方面。汉语教学培训者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数字媒介素养,增强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等工具提高培训的互动性,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翻转课堂的培训模式下,教育者的数字媒介素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需要制作课程教学微视频,准备相应的课件等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教学平台;另一方面,面对海量的在线汉语资源,诸如在线免费课程、汉语学习网站等资源,应该懂得如何获取与识别最新的可靠的汉语资源以供教学使用。
②汉语教师
参与培训的汉语教师在翻转课堂培训模式下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中心。首先,汉语教师要增强数字媒介素养。技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之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途径、方式、方法和环境[13]。作为学生的汉语教师,要积极增强对信息教育工具的应用、汉语资源的获取等信息素养,应用于汉语教学中,辅助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汉语教师需要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在培训课堂外,要自主规划学习的进度与风格,有节奏地学习微视频。要善于总结汉语教学经验中遇到的问题,并利用培训所学解决教学实践问题,在实践应用中组织新的知识与技能。将培训与教学充分结合,主动与培训者、其他汉语教师交流,在讨论与分享中提升教学与探究能力。同时,学习汉语教学专家的讲座与研讨视频,积极探究与思考,促进自我师资专业发展。
(2)课堂的“翻转”
翻转课堂不仅仅是课外与课堂的翻转,在课堂内也可以“翻转”[9]。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课堂上的“翻转”,主要通过教育者答疑、汉语教师专题试讲与汉语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开展,在观察视频与案例中思考、实践与整合,在教育者的总结与评价中反思与总结,改变传统的“问答式”、“满堂灌”课堂。同时,课堂上教育者及时对汉语教师的表现或者问题进行评价与解答,以便汉语教师在实时反馈的指引下迅速调整学习状态,从而在协作探究式教学与及时评价的课堂中促进有效的学习。
3.翻转课堂培训模式的教学流程设计(见图3)
图3 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1)课前自主学习微视频,激活知识
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激活知识。教育者课前准备微视频、相关的课件与资源。汉语教师在课前通过平台根据个人学习风格学习微视频,激活对汉语基础知识与教学技能的认知。并且进行相应的基础知识练习,初步检测知识掌握情况,在学与练中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相关问题,设定准确的课堂学习目标。同时将总结的问题,通过平台发送给教育者以便其课堂答疑。
(2)课堂实践深度交互,内化知识
课堂上,首先,教育者组织汉语教师进行汉语教学专题试讲,检测其对汉语基础知识与教学技能知识内容的把握、教学课件的设计与课堂管理能力各方面的情况。试讲完,培训者与其他汉语教师共同进行点评,提出建议,以此激发汉语教师们的学习情绪。其次,培训者对课前教师们的疑点与难点进行讲解。通过集体答疑的形式解答汉语教师们课前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个别教师的问题进行差异化答疑。而在练习过程中,教育者可根据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再次,通过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提高培训课堂的互动参与性,在经验的碰撞、知识与实践教学的应用中,把握教与学的内在连接,促进知识的真正内化。教育者展示本堂课相关汉语教学案例,要求汉语教师们从汉语知识点教授的准确性、教学方式的适切性、跨文化交际的合理性等方面,分组对案例进行评价。在讨论中,汉语教师应充分结合教学经验进行探究与思考,促进更好的学习与行为表现。不仅汉语教师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也可以与教育者进行交流,及时解决疑问。讨论完分组进行发言,教育者最后进行总结,点评教师们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深度的思考与理解。课堂最后,教育者对汉语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全面总结,以指导培训教师进行学习调整。
(3)课后巩固与反思,整合知识
课后通过巩固练习,在已有教学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与反思,进一步整合该堂课的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首先,汉语教师需要完成相关的教学设计任务。其次,可以在学习社区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学习教学平台中的课程资源,拓展知识。在线下,也可以组织汉语教师的教学讨论会,交流经验。再次,进行总结与反思。教育者需要结合培训教师的课堂表现与知识掌握情况、培训者对教育者的评价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反思课堂教学案例准备是否妥帖、个别辅导是否适当等问题,以便优化教学设计。而汉语教师也要根据教育者以及其他教师的评价与建议、自我知识把握情况,并且结合汉语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在国际教育信息化领域,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的个性化、社会化与移动化趋势[1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是这一趋势的产物。针对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多元需求,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国际汉语教师培训,顺应了世界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同时,翻转课堂培训模式通过构建个性化教学环境与转变教学理念,有效促进汉语教师在混合式学习、多元课堂活动中实现深入学习,从而提升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的质量。
[1]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79.
[2]李泉.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规格问题探讨[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1):51-59.
[3]Johnson,L.,Adams Becker,S.,Estrada V.,Freeman,A.(2014).NMC Horizon Report:2014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Austin,Texas: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4]汉办新闻中心.全球汉语学习者超亿人汉语热持续 [EB/OL].http://www.hanban.edu.cn/article/2014-09/ 01/content_549303.htm.
[5]羊城晚报.海外汉语教师缺口逾500万[EB/OL].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1-07/21/ content_1166069.htm.
[6]Bergman J,Overmyer J,Wilie B.The flipped class: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 not.Available at:
[7]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3(7):5-16.
[8]张新明,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
[9]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7.
[10]Merrill,M.D.(2002a).First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Development,50(3),43-59.
[11]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7-20.
[12]王若江.关于汉语教师国别化培训的思考[A].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论坛,2013:132-144.
[13]焦建利,汪晓东,秦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国文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1):18-24.
[14]胡永斌,张定文,黄荣怀,李馨,赵云建.国际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访新媒体联盟CEO拉里·约翰逊博士[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5.
(编辑:鲁利瑞)
G40-057
A
1673-8454(2016)06-0068-05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知识体系自动构建技术及其在数字出版中的示范应用(项目编号:2011B0102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