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专家梁思礼的青葱岁月

2016-08-30 06:16
传记文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北戴河南开梁启超

文 郭 梅

火箭专家梁思礼的青葱岁月

文郭 梅

老白鼻(baby)出世

1924年8月24日,北京酷暑将退的时节,在协和医院诞生了一个身体结实、哭声特别响亮的胖小子,他就是梁思礼。梁思礼的出世,给全家带来了极大的欢乐。再一次为人父的梁启超更是喜出望外,把这个最小的儿子视作心肝宝贝。

可能是老年得子的缘故,梁启超对这个最小的儿子宠爱有加,亲昵地叫他“老白鼻”。梁启超一生写了很多书信,单是写给子女以及家人的书信就有2000多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大女儿梁思顺和其他孩子们的。梁启超和大女儿年龄只相差20岁,很有共同语言,既是父女又像朋友。梁启超在书信中称大女儿为“思顺宝贝”、女儿梁思庄为“小宝贝庄庄”,父爱溢于言表,没有一点老式家长的做派。梁思礼现在的家中还保存着一本《梁启超年谱长编》,父亲梁启超写给儿女们的家书,都汇编在这本书里。在梁氏家族里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梁思礼吃大米,梁思同吃大虫,梁思忠吃大葱,梁思达吃大肥鸭”也在其中,非常诙谐有趣。从梁启超给孩子们的信中,可以看到他用了很多笔墨形容“老白鼻”,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疼爱这个小儿子。

这里要先交代一下“老白鼻”这个名字的由来——梁思礼是梁启超最小的孩子,梁思礼大姐的二儿子小baby都比他大两岁。所以等梁思礼出生了,父亲就叫他“老baby”。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自己老年得子,二是指排行小,北方人管最小的孩子叫老儿子。梁启超比较幽默,取了中文的谐音,汉化后就成了“老白鼻”。

1927年,梁启超在给海外留学的孩子们的信中说:“每天老白鼻总来搅局几次,是我最好的休息。”梁思礼是梁启超最大的精神安慰:“老白鼻一天一天越得人爱,非常聪明,又非常听话,每天总要逗我笑几场。他读了十几首唐诗,天天教老郭(保姆)念,刚才他来告诉我说:‘老郭真笨,我教他少小离家,他不会念,念成‘乡音无改把猫摔’。他一面念说一面抱着小猫就把那猫摔地下,惹得哄堂大笑。他念‘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又一杯。我醉欲睡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总要我一个人和他对酌,念到第三句便躺下,念到第四句便去抱一部书当琴弹,诸如此类的笑话多着哩。”

梁启超崇尚趣味教育,称自己是“趣味主义者”。他曾说过:“我生平趣味极多,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而且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句,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这也体现在他对儿女的教育中。梁启超一再告诫子女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万万不可悲观。他在给儿女的信中说:“我以为一个人什么病都可以医,唯有‘悲观病’最不可医,悲观是腐蚀人心的最大毒菌。”梁启超经常给儿女们写信,由于当时梁思礼还很小,父亲就把着他的小手,给在国外的大姐梁思顺写信,还把他们拉作“干亲家”。就是说,大姐的女儿也好,儿子也好,全都是梁思礼的干儿女,虽然他们全都比梁思礼大。最有趣的是梁启超在信中用滑稽的话语把梁思礼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昨日好稀奇,迸出门牙四个,刚把来函撕吃,却正襟危坐。一双小眼碧澄澄,望着阿图和,肚里打何主意,问亲家知么。”信中“刚把来函撕吃”说的是思礼长新牙见什么都咬,借来磨他的新牙。梁启超还用梁思礼的口气写了封感谢信:“谢你好衣裳,穿著合身真巧。那肯赤条条地,叫瞻儿取笑。爹爹替我掉斯文,我莫名其妙。我的话儿多著,两亲家心照。”“谢你的衣裳”是谢谢梁思顺从国外寄给梁思礼的新衣服。瞻儿是梁思顺的长子周同轼的小名,他比梁思礼年龄大得多,但论起来却是梁思礼的晚辈。后来,梁思礼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备感亲切:“周同轼经常用这封信的内容跟我开玩笑,谈笑之间总能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这些信可以看作是梁启超趣味主义的杰作,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使儿女们对家庭、亲人、生活充满了热爱,也使得梁氏家族一直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大家庭。

1934年,(左起)梁思宁、梁思懿、梁思礼、梁思达在天津“饮冰室”前

北戴河撷趣

梁启超很喜欢到北戴河避暑,他曾带着一群孩子们在那里度过了很多个欢乐的夏天。1923年8月,梁启超给在国外的梁思顺的信中提到:“……忠忠、庄庄两个天天撒泼要我带他们逛北戴河,最好笑是徐志摩也加入他们队里帮着运动。我被他们磨不过已经答应了,只要借得房子,便带他们去……”1925年夏天,梁启超给梁思顺、梁思庄的信中也提到北戴河,此时,梁思庄这个年龄以上的孩子们都到国外去了,家里只有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和老Baby梁思礼。梁思礼这时虽然年龄很小,但也“参与”到了兄姐们的活动中。梁启超笔下的北戴河避暑生活有很多趣事,就有专门写到梁思礼的。1925年8月16日,梁启超在写给梁思顺的信中说起在北戴河梁思礼当小监工的事:“我们做了两天园工,把园中的恶木砍了一百多棵(其实不甚恶——都是洋槐,若在天津一棵总值几元),把荒草拔去几坵,露出树荫下绝好一个小园,我前天就在树荫下睡午觉,昨天在那里打了十圈牌。司马懿(梁思懿)、六六(梁思宁)拾得许多螺蛤壳,把我们新辟的曲径都滚上边了。我们全家做工的时候,便公举老白鼻监工。但这位监工是‘卧治’的,不到一会工夫便在树底藤床上酣睡,我们这些工人趁着空儿都一哄而散,下海去了。”

梁思达是当时在国内的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大人带他出去的机会较多,因此北戴河避暑时的趣事给他留下了许多鲜活的记忆。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梁启超曾四次去北戴河,差不多每次都是带着留在天津的孩子们一起去的。北戴河海滨这片避暑胜地是很迷人的,不仅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而且沙滩平坦绵延、长远广阔,水势平稳,沙质细软,海水盐度不高,极适于游泳或海水浴。这种幽雅恬静的环境,很适合梁启超身心的需要。他产生了“……我想我们生活根据地既在京津一带,北戴河有所房子,每年来住几个月,……于身体上精神上都有益。所以我很想买它”的想法。这所房子是借用章宗祥在小东山二路的一座小楼,后来梁启超将它买了下来。梁启超在生病治疗期间,病情稍微好转时,还惦念着去北戴河度假,在1928年5月13日的信中说:“北戴河只怕今年又去不成,也只好随缘……”

1929年父亲梁启超去世后,母亲王桂荃不常去北戴河,夏天常常是大姐梁思顺带着大家去避暑,总会带上梁思礼,仍住在那座别墅中。

1937年夏天是梁家人最后一次一起去北戴河度假,也是去的人最多的一次。从此以后,全家各奔东西,再也没有机会一起去北戴河。当时有梁思顺和她的儿女们、梁思庄和女儿、梁思礼、梁再冰(梁思成的女儿)。大家游泳、打猎、在沙滩上晒太阳,被晒得黑黑的。梁思礼从小就爱游泳,游泳水平也很好,应该是每年暑假去北戴河避暑时经常“下海”的缘故吧。梁思礼后来在美国求学时,暑假里做过救生员,也和小时养成良好的水性有关吧。

就在大家悠闲度假时,7 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北平局势紧张,三姐梁思庄当即决定带着女儿吴荔明、梁思礼和梁再冰回天津,火车足足开了10多个小时,走走停停,不断地给军车让道。好不容易到了天津站,很多日本大兵扛着上了刺刀的枪把守在那里。梁思礼当时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年,壮着胆子走出了车站。母亲正在家中焦急地等着大家的消息,看到大家平安归来才放心。

父亲走了

1929年1月19日,一代巨人梁启超逝世。哀讯传出以后,当时的政坛和学界都深感痛惜,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撰文悼念梁启超的辞世。梁启超的追悼会在北京广惠寺和上海静安寺分别举行,文化界和军政界的要人几乎都出席并送祭帐和挽联,对梁启超一生的贡献加以肯定和颂扬,盛况空前。冯玉祥称他“矢志移山亦艰苦,才大如海更纵横”;唐蟒赞他“开中国风气之先,论功不在孙(中山)黄(兴)后”;蔡元培在挽联中写道:“保障共和,应与松坡同不朽;宣传欧化,不因南海让当仁”;生前挚友章太炎这样评价他的一生:“进退上下,式跃在渊,以师长责言,匡复深心姑屈己;恢诡谲怪,道通为一,逮枭雄僭制,共和再造赖斯人。”的确,梁启超在他短短56年人生历程中,广泛涉猎史学、哲学、政治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经学、法学、地理学、金石学等领域,均有建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为中华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至今又有几人能望其项背呢?

追悼会上,当时只有4岁半的梁思礼和兄姐们在灵帏侧面穿着白孝衣叩首拜谢,全场笼罩着喑呜之声。家人们不忍心告诉梁思礼父亲已经不在了,就骗他说父亲睡了,梁思礼就以为父亲真的睡着了,一直没有哭。而当父亲的棺木送到墓中,梁思礼看到墓门关上的时候,大哭起来,想到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父亲了,他哭着、喊着要追进去,一个年幼的孩子对父亲最本真的爱,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

父亲的过早离世,对梁思礼的一生是个很大的遗憾。梁启超生前曾说过,60岁以后不再从事社会活动,要专心致志地教育孩子,可惜他年仅56岁便撒手人寰。

一向健康乐观的梁启超怎么会这么快被病魔击垮呢?由于梁启超长期过度劳累,落下小便带血的病根,后来病情加重,查出右侧的肾脏有病变,遂于1926年3月入住协和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病变的肾脏。那时的人们对于西医还不了解、不信任,认为历史悠久的中医才是治病的根本。而对西方先进的医学技术早有了解的梁启超,一直致力于向国民推介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理念,所以也想在这方面为大家做个表率。

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梁启超病情却未见减轻,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院。梁启超毅然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这其实是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协和医院在动手术时,值班护士用碘在梁氏的肚皮上标错了位置,执刀的著名外科医生在动手术前竟然没有核对挂在手术台旁的X光照片,结果,割去的是一只健康的肾。

梁启超本人不久以后也知道了,他并没有过多追究。他不想因此而破坏了协和的名声,那样的话,吃苦的还是老百姓。相反,梁启超在临终前要求家人在他死后请医院对他进行尸体解剖,探查出真正的病源,以供医学界参考研究之用。

对于父亲病逝的原因,这么多年,梁思礼和兄姐们在众人面前极少提起。一方面,这种失去至爱亲人的至痛不愿轻易去触碰;另一方面,父亲豁达的生死观、为引进西医甘愿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对别人使自己致命的失误给予的宽容——真正的宽容,这一切深深地影响了孩子们,并融入到他们的血液和骨子里去。

梁启超辞世后,家人把他安葬在北京西山的墓地。梁思礼的哥哥和嫂嫂——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为父亲设计墓园、墓碑,墓碑庄重古朴、墓园幽静肃穆,为中华民族殚精竭虑了一生的梁启超可以安静地休息了。“文革”后,在三姐梁思庄的主持下,全家把墓地捐赠给了北京植物园。而且,早在父亲去世后不久,在大姐梁思顺和二哥梁思成的主持下,全家已把饮冰室的藏书和文物及父亲的手稿捐赠给了北平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又把北戴河的别墅捐赠给了国家卫生部。1981年,梁思庄组织在京的弟弟、妹妹回父亲的故里广东新会探望乡亲父老。他们带去了梁启超的亲笔字卷和战国编钟,赠送给广州和新会博物馆。

虽然父亲去世时梁思礼还很小,受到父亲直接的教育和影响较少,但父亲传下的良好家风,他的爱国思想、他的精神,通过母亲、兄姐以及他的著作使梁思礼一生受益。

有人曾问梁思礼:“您从您父亲那儿继承下来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话支撑了他一生的追求。

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父亲梁启超一走,梁家的家境就衰落了,家庭的经济很快紧张起来,一大家子的生活全由梁思礼的母亲王桂荃支撑。母亲为了维持全家的生活,于1930年将旧楼卖给了天津的一位富商。抗战爆发后,家里的经济更加紧张,母亲又将新楼出租出去,仅留下一间书房保存梁启超的书籍。梁思礼在接受采访和自述传记中都提到过母亲,回忆中充满了对母亲无限的怀念、敬爱和感激。

母亲王桂荃是梁启超的第二位夫人,他的原配夫人李蕙仙在梁思礼出生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梁思礼的母亲出身很苦,很小就做了丫鬟,在李蕙仙和梁启超结婚时随李蕙仙一起来到梁家,由于她聪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妇的喜欢,名字王桂荃是梁启超给她起的。梁启超还教她识字,她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学习,很快就能读报、写信、记账了。梁氏夫妇看她这么聪明能干,也很信任她,把家中事务甚至财政都交由她掌管。1903年,王桂荃成为梁启超的侧室。

全家逃亡日本后,王桂荃很快便自学掌握了日语,梁启超和家里的对外联络都由她来承担,她成为梁启超和李夫人的得力助手,而在日本的生活和经历也开阔了她的视野和心胸。有此良助,梁启超在流亡异域的颠沛生活中得到莫大慰藉,他曾说过王桂荃是“家中极重要的人物”。王桂荃对梁启超很崇拜,也很了解,帮助很大。梁启超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复杂的政治激流中,肩负着天下兴亡的重任,也曾多次身处险境。王桂荃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他,在最危急的时刻带着孩子们和他一起面临死亡的威胁。她是在支持自己的丈夫,也是在以最传统、最朴素的方式表示着爱国情怀。她给梁思礼讲过许多爱国故事,梁思礼对父亲的认识,父亲爱国救民的思想,梁思礼接受的教育,都是通过母亲来传达的。

而且,不仅是自己亲生的孩子,梁启超所有的孩子对王桂荃的感情都非常深,他们管李蕙仙叫妈,管王桂荃叫娘。

梁思礼的哥哥梁思成后来回忆他小时候的一件事时说,有一次他考试成绩不好,妈妈李蕙仙气急了,用绑了铁丝的鸡毛掸子抽他。娘王桂荃吓坏了,她一把把梁思成搂到怀里,用自己身子护着他。当时妈妈还在火头上,收不住手,鸡毛掸子一下下地抽在了娘的身上。事情过后,王桂荃拉住梁思成,用很温和、很朴素的话教育他,让他好好读书。

三姐梁思庄有一年染上了白喉,住在医院里,娘王桂荃日夜守候,精心照料,终于使梁思庄转危为安。但不幸的是王桂荃的亲生女儿也生了病,王桂荃为了照顾梁思庄和其他的孩子,对自己的亲生女儿护理不周,致使女儿早殇。所以梁思庄对娘的感情非常深,长大以后一直很孝敬她。

可以说,梁家整个大家庭融洽的环境跟王桂荃的忍耐心、包容心和爱心是分不开的。

王桂荃性格很坚强,富有独立性,也很有毅力。梁启超和李蕙仙相继去世后,并没有留下多少遗产,儿女们大多还在读书,经济上还不能独立,王桂荃不仅支撑起了这个家,也是九个子女情感联系最紧密的纽带。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个个成为栋梁之才,王桂荃的教育和影响有很大功劳。

1968年,82岁的王桂荃,在文化大革命中与孩子们四散分离,受尽磨难,最后在一间阴暗的小屋中与世长辞。她辞世时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没有留下一句遗言,默默地、痛苦地离开了人世。她是中国寻常女性的缩影,但她又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女人。“文革”后,梁家的子女们在祭奠父亲梁启超时,也不约而同想到母亲王桂荃,想到她为支持梁启超的事业和抚养教育众多子女不辞劳苦的一生。为了寄托对母亲的哀思,梁家子女们在梁启超与李惠仙的合葬墓旁种下了一棵母亲树,立碑撰文纪念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碑文写道:

母亲树

为纪念梁启超第二夫人王桂荃女士,梁氏后人今在此植白皮松一株。

王桂荃(1886-1968),四川广元人,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氏流亡日本时期与梁氏结为夫妻。王夫人豁达开朗,心地善良,聪慧勤奋,品德高尚。

在民族忧患和家庭颠沛之际,协助李夫人主持家务,与梁氏共度危难。在家庭中,她毕生不辞辛劳,体恤他人,牺牲自我,默默奉献;挚爱儿女且教之有方,无论梁氏生前身后,均为抚育子女成长付出心血,其贡献于梁氏善教好学之家良多。

梁氏子女九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深受其惠,影响深远,及于孙辈。缅怀音容,愿夫人精神风貌常留此园,与树同在。

待到枝繁叶茂之日,后人见树,如见其人。

母亲王桂荃虽然对梁家贡献很大,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一直默默地隐身幕后。在梁启超墓侧栽种“母亲树”,既表达了梁家全体对因遭遇“文革”、骨灰无存的王桂荃的永久怀念,也使王桂荃的名字终于在其身后与梁启超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N─A─N,K─A─I,南开南开

梁思礼的小学是在天津培植小学就读的,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梁思礼收获最大的就是英语。1935年,小学毕业的梁思礼考入了南开中学。当时,南开在民众心目中极有威信,那时流传着一句天津话的顺口溜:“N─A─N,K─A─I,南开南开。”

南开校史悠久,学校始建于1904年,其前身为严氏家馆,由清末翰林,力主废科举、兴新学的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创办。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与倡导“新学”的严范孙先生志同道合,创立了南开中学以及南开系列学校,办学目的就是教育救国。张伯苓校长始终以爱国精神和科学知识教育青年,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这八个字是南开一贯的教育主张和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南开传统、南开精神的最好概括。梁思礼和同学们一起在南开校长的带领下,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勤奋读书,但不“死读书”,而是兴趣广泛、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真正是素质全面发展的英姿少年。而且品德优良,怀着爱国情操和强国理想,正像南开中学最著名的校友周恩来总理曾说过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南开中学的体育很强,在全国都很出名。张伯苓校长很注重普及体育,注重增强学生体魄。梁思礼日后成为普渡(Purdue)大学的古典式摔跤队队员、游泳救生员、古典音乐的爱好者,有着良好的素质和很强的学习、工作能力,并一直怀着爱国强国的思想,都多少与在南开读初中时所受的全面素质教育有着渊源关系。从1935年到1937年,虽然梁思礼在南开的学习生活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南开精神对梁思礼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了很重要作用,并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梁思礼也是在读中学后对父亲有了更多的认识,意识到父亲梁启超是个很重要的人物。父亲去世以后,中华书局编了一套《梁启超合集》,送给梁启超每个子女一套。非常可惜,这套书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抄走了。梁思礼就是中学时期开始看父亲的文章,特别是看一些传记,像《意大利三杰》《欧洲心影路》《少年中国说》等。看了这些文章以后,梁思礼对父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父亲对他最大的影响就是爱国主义思想与忧国忧民意识。也正是从那时起,学校的教育、父亲的影响使梁思礼内心有了一种强烈的情愫,热切地渴望我们的民族能够强盛起来,也在心中牢固地树立起一种信念,就是我们的国家必须要强盛。

2003年,吉林卫视“回家”栏目要为梁思礼院士拍一部“回家”的专题片,身在北京的梁思礼欣然应允;而他起程“回家”的第一站就是到母校南开中学去看看。重回母校南开中学,回忆起当年上学的时光,梁思礼感到熟悉又陌生,兴奋不已的他为随行的老伴和女儿当起了向导。在南开中学的校训前、在周恩来总理的铜像前、在张伯苓校长的挂像前,梁老驻足很久:

“南开对我一生影响很大,张伯苓校长曾给我们上修身课,教导学生要‘修身、治国、平天下’。”

梁思礼还找到自己当年上学时的音乐课堂,爽朗乐观的梁老说:“我与父亲一样,崇尚趣味主义。自己上学时爱好就非常多,音乐、体育都相当好。”走进伯苓楼,梁老一眼就看到了“整容镜”,他习惯地走到镜前,按照当年的要求整理衣冠和容貌——南开的传统在梁老身上一直传承着。当梁思礼一行人走到伯苓楼二楼时,教室内传来了《少年中国说》琅琅的朗读声,南开中学的师生们正以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欢迎老校友“回家”。接下来,南开中学的小校友又对梁老进行了“采访”。临别时,梁老和学生们共同唱起南开校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梁思礼曾说过,在他小的时候,中国国内军阀混乱,国家衰败,民不聊生。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受尽帝国主义欺压、凌辱的国耻史,中国人也被帝国主义国家称为“东亚病夫”。他当时住在天津租界里,曾亲眼看到在英国租界一个公园的门口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因为南开中学在历次抗日爱国学生运动中都身先士卒,日寇对南开恨之入骨。1937年7月28日,日军轰炸了南开中学。梁思礼的家住在海河的东边,南开在海河的西边,少年梁思礼就眼睁睁看着南开被日本人的炮弹轰炸。日本人把初中部炸毁了,而高中部得以幸免,因为高中部在天津电车公司的旁边,那是比利时人开的公司,所以,日本人不敢去炸。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一直是梁思礼最惨痛的记忆。那时,他站在海河东岸的木材垛上,目睹日本飞机俯冲投下炸弹,当时那烟尘滚滚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梁思礼看到自己热爱的母校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心中痛苦万分。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主义”,对日寇节节退让。天津日租界的日军虎视眈眈,日本浪人常常寻事挑衅。当时,梁思礼每天去南开中学要经过日租界。日本宪兵司令部就设在海光寺,那里经常抓捕爱国志士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灌辣椒水、坐老虎凳,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每当梁思礼经过那里就毛骨悚然。

“七七事变”后,天津南开各校被日机炸为废墟,张伯苓校长为了南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1936年入川考察,决定在重庆筹建南开中学,并成为当时华西的著名学府。梁思礼留在天津,转学到了耀华,那也是一所很好的中学。那时候南开中学有相当多的学生还在天津,这些学生就等于失学了,耀华就接收了他们,实行二部制。上午是原耀华的学生上课,下午则是南开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上课。因为日本人恨南开,又把恨转移到耀华校长赵天麟身上。赵校长深怀中华民族气节,大义凛然,不仅收容了大量爱国学生,还在办学方面对日寇采取“硬顶”的政策,拒绝讲授日文课程,拒绝使用日伪改编的教材,以致多次接到日本人恐吓信,但他无所畏惧。1938年6月27日,赵天麟校长在自己的家门口被日本密探暗杀。在学生们的心中,赵校长的人格魅力永远是一座丰碑。所以,梁思礼现在每次回到耀华中学,都要向赵天麟校长铜像鞠躬,献花,怀念这位爱国烈士。

1941年,梁思礼留学前摄于天津

大约1938年前后,梁思礼在耀华中学上学的时候,我国著名科学家,在数学和物理方面都极有造诣的钱伟长先生曾任物理教员。能做他的学生梁思礼觉得非常幸运,从他那儿学到的物理知识受益匪浅。除此之外,钱伟长对进步学生很关心,有时讲完课以后,他就讲一些有关解放区的事,深深吸引着同学们。他在教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用自己的言行表达着反抗侵略、卫国强国的爱国情怀。在耀华高中三年级时,同班同学钱宗澜等组织读书会,宣传进步思想。梁思礼和陆孝颐、陆孝询、张克诚等同学都参加过读书会。

早在抗战爆发前,梁思礼的四哥、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梁思忠回国后就作为炮兵上校参加了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一·二八”战斗,后因病早殇。抗战爆发后,二哥梁思成一家逃难到了昆明,又辗转到了四川李庄,历尽艰辛,在恶劣的环境下,二嫂林徽因患了严重的肺病,梁思成也因为年轻时车祸留下的后遗症,患上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很不方便。就是在这样悲惨的境况下,二人顽强治学,潜心研究古建筑。三哥梁思永,著名的考古学家,这时也来到了李庄,也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仍抱病拼命工作。他们都抱着中国一定会胜利的信念,到那时国家一定会需要做大量的建筑和考古方面的工作和研究。五姐梁思懿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的爱国运动,是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骨干。六姐梁思宁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参加了新四军。哥哥姐姐们顽强不屈的精神、抗日救亡的思想对梁思礼影响很大。

梁思礼和他们那一代人,生逢乱世,国难当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欺压和凌辱。越是在这样的境遇下,每个人越是都感到自己肩上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责任,也都强烈地希望祖国能强大昌盛起来,不再受压迫和凌辱。梁思礼中学时代受到的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以及生活周围爱国进步气氛的影响,使得他慢慢形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是要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贡献力量。这些经历也使得梁思礼在少年时代就接受了苦难的洗礼和人生的历练,形成了他坚毅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对他今后的人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责任编辑/胡仰曦

猜你喜欢
北戴河南开梁启超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避暑胜地 北戴河
随手拍
张伯苓去世时口袋中仅有6元7角钱
梁启超的开场白
北戴河的夏天
赵学敏书法作品《浪淘沙?北戴河》
我是爱南开的
汪东波张智勇等人的绘画作品
有感梁启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