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文化资本:解释企业家资本的新视角〔*〕

2016-08-29 02:51吴慈生
学术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企业家资本文化

○ 徐 静, 吴慈生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9)



·学者专论·

企业家文化资本:解释企业家资本的新视角〔*〕

○ 徐静, 吴慈生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安徽合肥230009)

企业家文化资本是指企业家特定的认知结构和价值体系所蕴含的文化财富,是企业家一系列价值观、信念、思维方式等有形和无形文化资本的有机集成,可分为认知性企业家文化资本、价值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制度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和实体性企业家文化资本等四种类型。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同属企业家资本的范畴,从构成要素来看,它们彼此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区别,但由于它们共同的资本载体是企业家,因而,又有着交叉融合的内在联系。

企业家文化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家资本

一、引 言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企业家作为特殊的“生产要素”逐步被纳入内生增长理论中,企业家资本成为继物质资本、知识资本又一个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所谓企业家资本其实质是指企业家所拥有的、能够使企业家实现对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各种要素集合〔1〕。综观现有研究不难发现,关于企业家资本的研究大多是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视角对企业家本质进行解构和评价的,其中,企业家人力资本认为以知识和能力为总和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家引导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本要素;企业家社会资本认为围绕企业家生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是获取创业资源和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2〕。

然而,随着文化与经济的高度融合,文化资本的功能日益凸显,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1986)提出的文化资本理论,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思罗斯比(1995)认为文化资本与自然资本的功能相似,忽视文化资本会导致福利和经济的丧失〔3〕;克拉戈和舍齐曼(2004)认为通过投资文化资本可以降低贫穷,促进经济的增长〔4〕。受国外学者的研究启发,我国学者也关注到了文化资本的内在价值。高波(2004)〔5〕、袁晓婷(2006)〔6〕、白涛(2013)〔7〕、付金存(2014)〔8〕等强调文化资本的文化属性,认为文化资本是指一系列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观体系,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和解释变量。李丽(2004)〔9〕、王云(2012)〔10〕等则强调文化资本的资本属性,认为文化资本是文化价值积累而成的能够带来收益的财富存量。乐国林(2010)则将文化资本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当中,动态考察了文化在企业成长中的资本效能的竞争、共生等演化协同的作用〔11〕。

综上研究不难看出,虽然目前学术界对文化资本研究较为活跃,但却鲜有人关注到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家的文化资本。正如杨建东(2010)〔12〕、Malgorzata A(2012)〔13〕、徐超(2014)〔14〕等所言,人们总是将关注点放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研究上,忽略了企业家个人成长环境和价值理念等文化资本要素,如企业家人格品质、价值观等,究其实质就是忽略了企业家的文化资本价值,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企业家能力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将基于文化资本的视角,界定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内涵特征,并在探究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差异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企业家资本的内在根源,以期为企业家资本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内蕴

(一)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含义和表现形态

布迪厄(1986)将人们在一定“场域”所习得的、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个人特质,如价值观、品质、思维方式、技能等统称为文化资本,认为个体可以通过家族熏陶、传承教育等方式习得个体文化资本〔15〕。在经济学中每个用来分析经济主体行为方式的概念,如偏好、预期、效应等,最终都将陷入认知与价值的分析,这显然都属于个体文化资本的范畴〔16〕。企业家是拥有有形和无形文化资本的人,企业家的无形文化资本体现为企业家的认知结构和价值体系。所谓认知结构是指企业家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包含企业家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而“企业家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是企业家在长期经济活动和教育学习中,逐步累积形成的并按一定组织结构存储的全部知识、技能与经验系统〔17〕,这是企业家个体能力的综合体现;所谓价值体系主要包含价值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家行为的规约。这里,价值体系是一种导向力,它为企业家的行为模式和选择划定了可能的边界;而认知结构是一种综合力,是企业家将精神层面转化为现实的强大支持,二者互为作用,相辅相成。

因此,本文认为所谓企业家文化资本是指企业家特定的认知结构和价值体系所蕴含的文化财富,是企业家一系列价值观、信念、思维方式等有形及无形文化资本的有机集成,主要包括:①企业家在家庭、社会和商际中获得的各种技能、素养及个人价值观念;②企业家通过教育培训获得的文凭和各类从业资格证书;③企业家知识技能和精神意念等物化的图书资料、书画等。

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划分为身体性、客观性和制度性三种形态,为此,本文根据布迪厄的划分理论,以及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含义,将企业家文化资本划分为认知性企业家文化资本、价值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制度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和实体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四种表现形态。其中,认知性企业家文化资本是企业家在教育培训、从业实践的过程中习得,是企业家经济活动能力和经验系统的综合,体现为企业家在管理经营、协调控制、机会识别、价值创造、风险承担等方面的超常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丰富经验;价值性企业家文化资本是由家庭熏陶、社会阅历等累积起来的企业家个人素养、价值观念等,包括对企业发展前景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企业家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制度性企业家文化资本是企业家通过培训教育所获得的各类行业等级证书、毕业文凭等;实体性企业家文化资本是企业家精神品质和能力的物化表现,表现为企业家的个人传记、思想语录、业界和学术界对企业家战略思想的分析评价总结,它是企业家包括企业形象和公信力的具体再现。

由于人类经济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框架内进行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是经济交易“信用”的基础,因此在四种形态的企业家文化资本中,价值性企业家文化资本是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核心,是有别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重要因素。具体地说,价值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决定了企业家的行为选择;认知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和制度性企业家资本决定了企业家的行为竞争力;而实体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则是企业品牌化的重要手段。以上四种形态的企业家文化资本交相辉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企业家文化资本的作用功能(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四种表现形态如图1所示)。

图1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四种表现形态

(二)企业家文化资本的特征和功能

考虑到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同属企业家身体化形态的资本,具有所有权与所有者无法分离性,因此企业家文化资本除了具备个体性、专有性和可转换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自身的本质特征:

一是与一般经济资本的再生产和继承方式不同。企业家文化资本的继承起始于幼儿时代,是无意识的状态下继承了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文化资本,无需履行法律程序,布迪厄称之为提前执行的遗产继承或生前馈赠的资本转移方式〔18〕。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主要有家庭环境熏陶和学校正规教育两种方式,它既不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性生产,也不是机械性的重复生产,〔19〕;二是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来源于企业家所处的区域不同。城市是企业家文化特质形成的重要源泉,是企业家成长的主要环境,城市良好的生长环境、教育环境,会造就出不同价值观和思想理念的企业家,从而直接影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行为模式,影响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形成。高波(2007)在研究企业家精神区域性特征时就指出不同地区的企业家精神会呈现出差异化〔20〕;三是具有边际效应递增性。由于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并不是简单的生产和积累,而是企业家认知结构和价值观的选择,这些无形的企业家文化资本均具有累积生长的能力,能够自我更新,培育发展出新的财富价值体系,因而并不像一般资本那样会出现著名的戈森规律所认为的边际效用递减,而是呈现独特的边际效应递增性〔21〕;四是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文化资本中的溢出效应是指一个企业家群体如拥有相同的道德观念、传统价值等文化资本时,就会产生文化价值观的趋同,同时企业家文化资本中的文化价值和知识价值的溢出,均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约束力、效仿力和凝聚力,从而带来巨大的外部收益,这也是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显著特点之一〔22〕。

综上所知,企业家文化资本不仅具有与其他资本一样的特征,也是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投入因素,其经济功能体现在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表现为导向性功能、生产性功能和创新性功能。导向性功能体现在价值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当中,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不仅引导着企业家对机会识别、生产决策、发展战略等的选择和判断,也影响着正式制度的变迁;生产性功能,主要体现在认知性企业家文化资本中,通过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发挥,影响企业家对资源、技术、制度等要素做出合理的配置和高效率的利用,直接增加人力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创新性功能,主要通过影响企业家精神而实现,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企业家文化资本蕴含着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是对现有的资源、产权、分配等重新作出协调,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创新需要企业家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而这些都源于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扩张和利用,取决于企业家知识技能和丰富的经验系统,以及所受的教育。因此,价值性企业家文化资本为创新提供了意识的准备,而认知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和制度性企业家文化资本为创新提供了能力保障。

(三)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类。内在影响因素:一是企业家个体特征因素,包含企业家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家庭环境、父母性格禀性的传承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对企业家的心理性格、爱好趣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起着重要作用,也决定了企业家后天活动的差异。Hornaday(1982)研究发现了企业家42个有别与非企业家的特征,最关键的是成就需求、风险承担倾向、内控点、心理坚强度、模糊忍耐力等〔23〕,它们不仅构成了企业家价值取向和心智模式的总和,也是构成价值性企业家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人力资本投入因素。企业家所受的教育背景、从业经历等,是认知性企业家文化资本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成长环境、家族亲缘关系,企业家的执行力和判断力也受约于企业家所受的教育和从业经历。Kimetal(2003)通过调查800多个创业个体,发现教育背景、从业经历是影响个体成为企业家概率的主要因素〔24〕,Carroll and Mosakowski(1987)、Sorensen(2007)也认为所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对成为企业家的概率起到主导作用,个人从业经验的宽度也是成为企业家概率的重要影响因素〔25〕,因此,人力资本的投入直接影响认知性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形成。

外在影响因素:一是区域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的发达与否、人口密度、文化的多样化、地理接近等因素。由于文化强大的渗透力,区域内的企业家会有着趋同的文化理念。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区域,往往思想观念封闭僵化,从而严重影响企业家文化资本的获得与积累,而经济发达区域,服务、市场和需求的增多,则会刺激企业家文化资本的不断更新。Florida(2002)研究认为文化多元化有利于多样化价值观的产生〔26〕,因此我们认为文化多元化对企业家文化资本的产生有着积极的影响。二是制度的因素。制度经济学认为以交易制度、产权制度为内容的正式制度,对企业和企业家的影响是直接的,Marcus Dejadin(2000)认为制度因素不仅影响着企业家职业选择所依赖的相对收益和企业创立的成本〔27〕,也影响着企业家创业的意愿〔28〕,要顺利实现资本的本性,就需要一系列制度和权力作保障。诺斯(2002)也指出非正式制度对于良好经济运行来说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充分的)条件之一〔29〕,以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为内容的非正式制度不仅约束着企业家的行为,对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一)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区别

为直观反映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区别,本文从显性和隐性构成要素层面进行归纳,具体如表1(见下页)所示。

从显性要素来看企业家文化资本包含了企业家所拥有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思维方式等,企业家人力资本关注的是不包括价值体系在内的企业家知识技能、行业经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综合,而价值体系恰恰是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核心内容,这正是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显著区别;企业家社会资本始终依附于一定社会关系网络而存在,并不像企业家文化资本那样能独立依附于企业家个体,这是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显著区别。

从隐性构成要素来看,虽然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均强调成长环境、价值观念等隐性要素,但由于三大资本形成的目的需求不同,因而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家族成员是企业家社会资本和企业家文化资本共同的隐性构成要素,但企业家社会资本强调由家族成员组成的横向关系网络;企业家文化资本则强调家族成员遗传因素的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强调企业家的年龄、个体健康和风险偏好,而企业家文化资本并不关注这部分伴随企业家个体生命消逝即隐去的身体财富,反而更强调企业家个体生命消逝后其精神传承的历史悠久性。

表1企业家文化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显性和隐性构成要素

考虑到现有研究通常采用人力资本的替代性指标来分析文化资本,为此,本文进一步从资本来源、投资目的、关注重点和获取方式等方面来着重区分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之间的差异(见表2)。

表2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区别

由表2可以看出,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区别:一是资本来源的不同。文化资本的两种获得方式,第一是通过年幼时期无意识家庭熏陶获得,这是企业家成年前的重要文化投资;第二是较晚时期,通过教育学习习得〔31〕。这说明即使没有接受任何正规教育所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人,也可以习得某种特定的文化或价值观体系〔32〕。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积累大部分是来源于企业家个体的因素,是一种有意识的、人为计算的投资,它是个体投资的产物,是可以直接用金钱来度量的。二是投资的目的不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存储,其目的是直接作用于生产力。企业家文化资本起初并不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直接作用于生产力的投资,而是构建了一个以价值观、思维方式为核心的个人价值体系。三是获取方式不同。企业家人力资本是通过企业家个体投资行为实现,是有意识的投资行为;而家庭是企业家文化资本形成最初的也是最主要的场所,它通过无意识的代际传承的方式进行。四是关注重点不同。贝克尔认为在人力资本里面,投资是计算和收益的理性行为,企业家成长环境、家庭熏陶等传记特征,在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里是完全被忽略的;而布迪厄更注重不能用金融术语加以量化的文化社会化与文化传递的细微方面〔33〕。

(二)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内在联系

然而,无论是作为显性要素,还是隐性要素,在三大资本的形成过程中都始终发挥着作用,这使得它们彼此间又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交叉融合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影响因素的交叉融合,形成了三种资本彼此嵌入的关系。由于企业家是这三大资本的共同载体,企业家成长环境、教育程度、性格特征和精神禀赋等影响因素,在企业家资本形成的过程中均会留下深刻的烙印,影响着企业家的行为模式、思维习惯和选择判断,而这些也正属于企业家文化资本的范畴。虽然在实践中,这三大资本是各自发挥着作用,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力始终渗透在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社会资本当中,即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家文化资本在“企业家”身上的“内嵌”,而企业家社会资本则是企业家文化资本在企业家社会网络中的“附着”。

二是功能作用的交叉融合,共同推动着企业家和企业的成长。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社会资本主要体现为“怎么办”的问题,而企业家文化资本主要体现的是“为什么”的解答,这就使得企业家不仅需要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对事物进行判断、分析和总结,同时也依赖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事物进行过滤、筛选与选择。由于企业家文化资本的积累和增长是企业家价值观体系的自我扩展和创新,企业家文化资本引导着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社会资本的选择和积累,反过来,企业家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社会资本又影响着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开发和培育,从而形成作用与反作用、相互交叉融合的关系。

综上所述,虽然企业家文化资本往往要经过“人力资本化”的演绎过程才能转化为企业家个体技能作用于生产力,不如企业家人力资本那样与生产力关系更接近、影响更直接,但是企业家文化资本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更深远强大,甚至可以这样说,企业家文化资本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和企业家精神的源泉,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和企业家精神的“资本后”。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企业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也是人类文化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当代经济正是企业家文化资本积累壮大所致,正如高波(2011)所言企业家精神就是文化资本投资的结果,企业家文化资本的积累决定了创业、创新的数量和质量。

四、结 语

在经济活动中,特定的文化资本既可以引导着生产消费,也影响着人们的选择需求和思想创新。为此,作为特定的文化资本,企业家文化资本不仅影响着企业家对新思想、新知识的选择,也影响着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和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企业家所进行的持续的文化资本投资,既体现出企业家的个性特质和识别把握机会的能力,又制约着企业的创新、企业制度的安排、物质利益的分配等。由于文化的人格属性,使得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始终是以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交替进行的。因此,企业家文化资本不仅对重新审视企业家资本的本质特征具有一定的意义,也为企业家资本理论的完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注释:

〔1〕苏中锋、李琳:《企业家资本对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第4期,第169-173页。

〔2〕Nahapiet, Ghoshal.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 Vol. 23, No. 2, pp.242-266.

〔3〕David Throsby.Culture,Economic and 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1995(19),pp.199-206.

〔4〕Berkes,Fikert,Folke,Carl.A Systems Perspective on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Natural,Human-Made and Cultural Captial.Ecological Economics,1992,(5),pp.1-8.

〔5〕高波:《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102-112页。

〔6〕袁晓婷:《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8期,第98-102页。

〔7〕白涛:《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复旦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第19-25页。

〔8〕〔31〕付金存:《文化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5期,第74-78页。

〔9〕李丽:《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18-30页。

〔10〕王云:《中国文化资本估算与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第53-60页。

〔11〕乐国林:《文化资本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73页。

〔12〕杨建东:《创业者个人特质、社会资本与风险投资》,《科研管理》2010年第11期,第65-72页。

〔13〕Malgorzata A.Linking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the Entrepreneur and Early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s: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Journal for East European Management Studies,2012.02.

〔14〕徐超、池仁勇:《企业家社会资本、个人特质与创业企业绩效》,《软科学》2014年第4期,第57-61页。

〔15〕〔33〕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陶东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2年,第156-160、90页。

〔16〕田坤明:《转型期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第19-148页。

〔17〕钟毅平、叶茂林主编:《认知心理学高级教程》,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年。

〔18〕〔19〕朱伟珏:《“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17-123页。

〔20〕高波:《文化、文化资本与企业家精神的区域差异》,《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39-47页。

〔21〕颜士锋:《文化经济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5页。

〔22〕徐静:《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及消费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第11期,第78-80页。

〔23〕任洲麒:《多维度分析框架下的企业家成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浙江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9页。

〔24〕〔28〕张晖明、张亮亮:《“企业家资本”的生成与内涵分析》,《复旦学报》2014年第3期,第117页。

〔25〕G.R.Carroll,E.Mosakowski.The Career Dynamics of Self-Employ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2.4(1987),pp.570-589;O.Silva.The Jack-of-all-trades Enterpreneur:Innate Talent or Aequired Skill ? Economies Letter 97(2007),pp.118-123.

〔26〕R.Florida.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New York:Basic Books,2002.

〔27〕K.Fogel,A.awk,R.Morck and B.Yeung.Institutional Obstades to Entrepreneurship,Oxford University Press,forthcoming,2006.

〔29〕道格拉斯·诺斯:《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路平、何玮编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5期,第5-10页。

〔30〕魏江、陈志辉等:《基于知识观的企业家人力资本系统研究》,《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12期,第215-219页。

〔32〕 ピエール·ブルデュー(Pierre Bourdieu):『ディスタンクシオンⅠ』(La Distinction),藤原书店,1991年,第102页。

〔责任编辑:钟和〕

猜你喜欢
企业家资本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谁远谁近?
资本策局变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