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磊
最普世人生况味:电影《火星救援》的主旨
袁磊
电影《火星救援》剧照
在《火星救援》这部电影之中,他饰演马克·沃特尼是一位宇航员,在经历一次了狂烈的风暴后,与机组其他成员失去了联系,被迫留在了火星之中。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曼恩虽然很机灵、警惕,但是对于自身的遭遇有着愤世嫉俗的心态,如果在必要的情况下,那么他会不惜一切代价脱离困境,哪怕是给人类带来不可弥补的灾难;而沃特尼是一个富有智慧和勇敢的人,他从来不会自暴自弃,哪怕在绝望的困境中,也会努力让自己活下来。
沃特尼是“阿瑞斯三号”任务飞船中的一员,此飞船由遇事沉着冷静的路易斯带队。女主公在飞船附近漂游,好像是一条被人遗弃的美人鱼。机组上其他成员分别是约翰森、马丁内斯、伏戈尔,一组人等共同登上火星,并驻扎基地。在半个月后猛烈的沙尘暴中,导致他们不得不停止计划,在刻不容缓之际点火升空。沃特尼被遗留在了火星上,其他几位成员都以为他牺牲了。在发生事故之前,似乎都没有理清楚头绪,这其间也有沃特尼的影子。直到狂风暴雨过后,事故发生后的他在阳光明媚的沙漠中醒来,他醒来时感到有些疼痛,有一根断了线雷达插在他腹中。看到这,我们肯定会想到,他会不会死,如果不会死,那么怎样才能回到地球上?是不是要等上好几年才会有其他飞船经过这里,才会把他解救出去。但怎样才能使一个与等待有关的故事,创作出令人惊讶的剧情呢?对于这种极其恐怖、一片荒凉的环境,很多看客都会认为这是与太空板贝克特戏剧有关的情节,但在这部电影中多了一些戏剧性的转折。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创作的电影,大多数都会以故事中的主角为榜样,体会到那种在挑战孤独中而获取到的乐趣。导演通过来回切换在火星基地内部中的两个摄影机,看到了主人公一路的艰难跋涉。在影片中设置了影像日志,以展示出主公人逃离火星的计划,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出男主人公对存在主义与实用主义的认同。沃特尼是此次飞行任务中的植物学家,正好能够利用专业特长在困境中让自身得以果腹。他在工作中主张要以自己学到的植物学知识与恶劣的火星环境展开对抗。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开始收集周围朋友的排泄物,堵上鼻子,然后翻土和播种,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临了,马铃薯就这样长出来了。但如果在火星上存在水,那么这肯定会实现,只是沃特尼自己不知道,在火星上他需要蒸馏取水。但是根据沃特尼后面的表现,他说“要用科学战胜一切”,他并没有开玩笑,也确实付出了实际行动。
这部影片让人惊讶的是,虽然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已经77岁高龄,但在这部影片中明显呈现年轻导演的风貌。在沃特尼经过多番苦难之后,终于与地球取得了联系,他所希望的是尽力不要让自己死去。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主旨所在。在影片中有多处美国航空航天总署的场景,有很多张幽默面孔扮演着总署要员,他们努力与主人公沃特尼的进度保持一致,即使一场简单的会议媒体也会被调度剪辑师剪辑得丰富多彩。[1]导演斯科特过去所拍摄的电影的基调基本都是沉郁型,但这部电影明显结合安迪·威尔的小说进行拍摄,其调子任何人在影院门口听,都会认为这是一部喜剧。主公人得救的机会一次次来到,却又一次次错过。在“阿瑞斯三号”飞船的同事们回地球的途中,获悉队友沃特尼还活着,并马上与他进行联系,并给他发了一封玩笑话的邮件:“很抱歉将你留在火星上了,我们只是有些讨厌你。”马丁内斯知道在沃特尼看到这封邮件后会激动不已,在这个玩笑的背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誓言: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会把你接回地球。距导演斯科特拍出的《异形》已经过去了将近40年,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导演的巅峰之作,唯一可以与之媲美的也只有这部《火星救援》。这两部电影可以说有很多相似之处,《异形》这部电影的标识是具有腐蚀性血液的怪兽,而《火星救援》这部电影却是“已经7天没有吃番茄酱了”。主人公都是被迫身处在困境之中,都是一个人作战,并凭借着自己求生的本能获得了重生。在最后一次访谈中,斯科特表明《鲁滨逊漂流记》是他最喜欢的书,鲁滨逊可以称为人类世界“第一位宇航员”,也正由于受到这部书的影响,他的最新力作中可谓是实现了内心的固恋。在影片中,马特·达蒙也是如此,这种漂流的戏码被他演绎得栩栩如生。应该不会再有第二位男演员将这一角色演绎得如此形象。他的表演是不着痕迹的,并不需要刻意捕捉观众的心灵。很多男演员由于外形条件太好,以至于在扮演一些普通人角色时,显得没有说服力。比如:马特·达蒙与鲁滨逊一样,在陷入困境之中,与我们普通人一样,努力逃脱困境。所以在影片开始时,沃特尼在接通美国航夭航空总署的电话后,也就预示着他后来会得救。在他穿着宇航服,离开火星时,竖起大拇指,表示着这个地方虽然有些糟糕,但是也有很多欢乐的时光。
作为科幻类的小说,但《火星救援》这部小说并未有多少幻想成分,整个故事设定的时间、地点、采用的科技手段,都是结合在实际中NASA火星计划而进行的。但这正也是最感人之处,因为这是可以触碰到的未来。作者曾感慨过,在30年之内,人类必然会成功登上火星,也就代表着,第一个登陆火星的人,有可能是我们,也有可能是别人。[2]《火星救援》这部小说越看越有意思,这里面涉及到主人公一人在火星上,要用科学来挽救自己,还倾注了很多地球人对他的关注以及救援。在这些地球人之中,不但包括他的同事、朋友和NASA全体成员,而且还包括很多陌生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与他共同在一起踏上火星的五位队员,有内柔外刚的指挥官、有稳定沉着的飞行员、有美丽的女程序员。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个性也有差异,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每当与主公人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的活力就会全面迸发出来,有聊不完的话题。电影版的《火星救援》这些角色的扮演者都是当红明星。也正是由于有了马克的故事,以及另外几条人物的线索,让整本书结构更加清晰、立体。不再像鲁滨逊漂流记那样只是主角一个人演戏,而是一个人演戏与多人演戏之间的碰撞。在独角戏方面上,体现出马克在火星上的孤独和寂寞,也体现出他如何用自嘲和自信来消磨时间。群戏则描绘出了NASA内部各种不同人物间的冲突。这些内容在电影里也得到了准确的还原,在电影之中很多台词都来源于原著,让很多看过了小说的观众倍加感动和亲切。另外,可能是作者本人性格开朗的原因,塑造的主角性格也非常幽默。马特·达蒙饰演的主角充分体现出这种乐观向上的生活精神,动不动就会来上一段对于火星或者与生活有关的段子。但与书中展开的语音日志记录有不同之处的是,在电影之中采用了录像的方法。主人公沃特尼并没有什么超能力,只是一个与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他却能独自一个人在火星上存活下来。在他的身上完美的诠释出什么叫“意志力”。很多观众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都是意志力并不是督促自己如何努力,而是要不停地孕育新鲜的活力,保持信心也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而是要理性思考如何进行自我调节,以至于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硬科幻有很多种类型,但是能遇到《火星救援》这种类型的,并且让影片内容如此丰富的,真是可遇不可求。这与编剧思路有关,同时也与原著小说的人文精神有关。他追求的并不是多么宏大的科幻主题,而只是将焦点集中于人的身上,并且主人公带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和冒险精神。在书中所提到的阿姆斯特朗、卡尔·萨根等人,读者在看小说中难免会有一种在阅读纪实小说的错觉。外太空题材科幻类型的小说普遍都以火星为主题。利用这个主题编写的科幻小说,可谓不计其数。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科幻小说,都具有浓浓的幻想色彩。同一种题材,却能产生出不同的风格,这也直接说明科幻类型小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包容性。
进入21世纪以后,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就尝试着其他类型的电影,但很多电影都以半红不红的状态落幕。《火星救援》这部电影完全将以前的阴霾清扫干净,将整个故事讲述得淋漓尽致,也被导演看作是科幻领域的重拾:在回归旧题之后,同时又在风格上与曾经那个悲观沉郁的自己有所区别。面对于未知的太空,雷德利·斯哥特不再担心和害怕,而是营造出一场又一场的视听盛宴,为观众带来一个广阔无垠、但又堪称绝美圣地的外太空空间。航拍与广角,始终追随着马克进行生存探险,同时,也将这火星之谜展现得酣畅淋漓。在电影开头之处,除了那段为迎合剧情需求而设置的风暴,在电影后续情节中根本没有看到任何灾难。反之,火星成为了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处处都充满着惊喜,只要人类有足够的勇气,这里绝对可以堪称为最丰富、最有趣的探险乐园。满腔热忱的氛围在影片的配乐下被逐渐加强,当“Turn the Beat Around”在太空家园中再次响起,整部电影欢腾的基调被全面引发出来。在太空科幻片之中,所运用的大卫·鲍伊的配曲,也在片中露了一次嗓子。但是这一次,主题的“Starman”要比大街的“Space Oddity”更贴近于主题。在中国与美国达成救援合作计划后,地面基地指挥家信心满满地撂下电话,这首憧憬之歌再次响起。在怀旧金曲中所创造的电影原色,既烘托出希望的力量,也让人开始回忆起最纯真、最烂漫的年代。而导演也在一片火星专有的暖色调中,成功完成了自身的科幻电影软着陆。
总而言之,无论是《火星救援》这部小说,还是这部电影,都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之作。虽然这是一部硬科幻片的电影,但是却类似于戏剧一样拉开了帷幕,在影片之中也并未有过多的灾难,反之火星成为了一块宝地,处处都有宝物,只要我们人类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绝对可以充分利用好火星,从而为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和财富。这部电影的主题更多的是告诉观众,无论遇到多么槽糕的事情,或者是陷入到令人绝望的境地中,都要像主人公沃特尼一样积极、乐观的面对,做到永不放弃,迟早会看到希望、迎来温如春的阳光。
[1]柳莺.《火星救援》:火星鲁滨逊[J].电影世界,2015(11):69-72.
[2]安东尼•雷恩,Aegean.《火星救援》:优雅地求生[J].电影世界,2015(11):83-85.
袁磊,女,内蒙古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翻译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