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兴济中学 刘文芹
活用现实案例 优化法制教育
沧县兴济中学 刘文芹
长期以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又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政治课教师肩负着普及法律常识、培养有法律素养的青少年之重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现实案例,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为了让枯燥的法律条文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例如,在教学“法律特征”时,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或审议法律的过程,引导学生真切了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一特征。在讲解法律的强制性时,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个具体案例:某公司老板拖欠工人工资,通过调解、协商都未能解决问题,最后被法院强制执行。以此引导学生理解强制性的含义。
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都会给国家、社会或公民人身财产带来严重危害。教师应教育学生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并且懂得在自己的人身或财产面临威胁时采取恰当的方式保护自己。教师应精心选择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加以剖析,给学生以更多启迪。
例如,在讲授犯罪危害时,教材上有一个案例:小迪是独生子,从小受到长辈们的疼爱。上初中后,小迪禁不住诱惑,沉迷于黄色网站,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后来竟然发展到伙同他人拦路抢劫、强奸,不到16岁就被判刑。他的妈妈禁不住打击精神失常,爸爸因心绪不宁发生车祸,姥姥因为痛心患脑溢血而亡……在分析案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迪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及家庭带来的伤害,以及给自己的亲人带来的伤害,以此触动学生心灵。
在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时,笔者引入了这样两个典型案例:(1)应届高中毕业生小任在回家的路上,遭到两名歹徒抢劫。小任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被刺中11刀后身亡。(2)一天晚上,一名14岁的女生和她的表弟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身穿警服、手提黑色橡胶警棍的男人出现在姐弟俩面前,问他们是什么关系,还要检查他们的证件。姐弟俩顿时被蒙住了。后来,姐姐从此人的言行中发现他身份可疑,向表弟示以眼色,表弟立刻会意。姐弟俩一边机智地应付此人的纠缠,一边思索脱身的办法。他们一有机会马上向路人求救,并一同将假冒警察的不法分子送交公安机关。
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评议案例,并讨论其他应对方案,以此教育未成年学生要把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运用智慧和不法行为作斗争,把伤害降到最低限度,不能和歹徒硬碰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环境或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使不少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出现偏差。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行为偏差,防微杜渐,避免积患成恶。例如,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某些家长抱有“咱不能受气,谁欺负你就打他”的想法,影响到孩子,使得孩子无所顾忌,大打出手,最终酿成严重后果。教师应坚决遏制这种不良的思想苗头。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每节课做起,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妨多引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教育引导。比如,当地初中生王某,原本品学兼优,但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因为偷盗物品、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却仍不悔改,后来发展到拦路抢劫,最终身陷囹圄。教师应详细剖析这名当事者的堕落轨迹——在各个阶段的行为表现、思想特点,以便使学生能够引以为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