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6-08-25 07:07张奇军李丹俞丽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心内科浙江宁波315100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16期
关键词:华法林心内科房颤

张奇军 李丹 俞丽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心内科,浙江宁波 315100

105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张奇军李丹俞丽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心内科,浙江宁波315100

目的分析房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提高抗凝治疗的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6~10月之间所有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房颤患者,对其性别、年龄、伴随疾病、华法林使用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心内科所有房颤的住院患者共105例,其中男48例(45.7%),女57例(54.3%),平均年龄(77.0±7.7)岁,平均住院天数(10.57±4.90)d。结论房颤住院患者基本为高龄老年患者,且伴有多种疾病,具有栓塞的高危风险。为了能让房颤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受益,应加强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抗凝;解决方案;华法林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1yze the c1inica1 feature of hospita1ized patients with atria1 fibri11ation and investigate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agu1ation treatment.Methods Patients with atria1 fibri11ation who were hospita1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1ogy in our hospita1 from June to October 2015 were se1ected and the gender,age,concomitant diseases,app1ication of warfarin and the app1ication situation of antip1ate1et drug were ana1yzed.Results In the tota1 number of 105 patients with atria1 fibri11ation who were hospita1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1ogy in our hospita1,48 patients were ma1e(45.7%)and 57 patients were fema1e(54.3%).The average age was(77.0±7.7)years o1d and the average 1ength of stay was(10.57±4.90)days.Conclusion The hospita1ized patients with atria1 fibri11ation were basica11y e1-der ones with mu1tip1e concomitant diseases,which is of high risk of embo1ism.Coagu1ation treatment shou1d be enhanced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patients with atria1 fibri11ation to the most.

[Key words]Atria1 fibri11ation;Coagu1ation;So1ution;Warfarin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常见,常导致发生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事件[1]。有研究证据表明,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高的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并未行抗凝治疗,而以抗血小板为主[2]。即使应用华法林的患者中,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未监测或INR保持在无效的低水平。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临床医生、患者及家属对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危害性认识不足以及对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致出血风险增加过度担忧及INR监测的不方便[3]。实际上,严格遵照相关指南、正确掌握适应证、动态评估栓塞及出血风险、严密监测凝血功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获益远超过其风险。基层医院的房颤住院患者有独有的特征,掌握这些临床特征,有助于我们针对性的制定抗凝方案[4,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10月间,所有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房颤患者105例,入院后详细采集病史,行心电图、胸片或胸部CT、心超,全部行肝肾功能及NT-proBNP等检查,共105例,排除合并肿瘤及意识不清患者。房颤风险CHA2DS2-VASc≥2分。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悸、脉搏紊乱、头晕、晕厥、疲乏气短、呼吸困难等。

1.2研究方法

采用查询病历及存档病历的方式,对住院病历进行全面筛选,选取出院诊断为房颤的病例,病案室抽取调阅病历,共收集调查病历资料112份,将多次入院者计为1例,按入选及排除标准筛选,进入统计有效病例数为105例,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住院天数、基础疾病及抗凝药物等。

1.3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性别

105例房颤住院患者中,男48例(45.7%),女57例(54.3%),男女之比0.84:1。

2.2年龄

105例房颤住院患者年龄65~88岁,平均(77.0± 7.7)岁;其中<64岁8例(7.62%);65~74岁23例(21.90%);≥75岁74例(70.48%)。75岁以上所占比例最多。

2.3住院天数

105例房颤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7~18 d,平均(10.57±4.90)d。

2.4与房颤相关疾病的情况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脑卒中/TIA/血栓栓塞史,心、血管疾病均为房颤发病的基础疾病。见封三图5、表1。

表1 房颤相关疾病情况(n=105)

2.5抗凝药物(华法林)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片及氯吡格雷片)应用情况

2015年6~10月之间,我院心内科所有房颤住院患者共105例,其中21例(20.0%)使用华法林,66例(62.9%)使用抗血小板药物,18例(17.1%)未使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

2.6心功能分级情况

105例住院的房颤患者中,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其中11例(10.48%)未发生心功能不全,使用药物后,心功能Ⅰ、Ⅱ、Ⅲ、Ⅳ级分别为1例(0.95%)、7例(6.67%)、72例(68.57%)、14例(13.33%)。见封三图6。

3 讨论

心房颤动仅仅只是一种心律失常,其基本上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在临床工作中对房颤的病因诊断往往比较困难。因此,对心房颤动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6-8]。

老年人房颤并发脑卒中的30 d病死率达24%,且存活者多遗留身体残疾[1]。50~59岁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5%,80~89岁为23.5%[9]。我国对平均年龄70岁的房颤患者调查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为5.3%[10],住院房颤患者中脑卒中患病率24.8%,80岁及以上达32.9%[1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高龄人群房颤患病率高达7.6%,高龄是影响房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房颤住院患者平均年龄(77.0±7.7)岁,基本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92.4%。≥75岁74例 (70.48%),75岁以上所占比例最多,男女之比0.84:1,平均住院天数(10.57±4.90)d。

同时房颤往往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及其他脑血管等疾病,病情复杂,基本上为脑卒中的高危患者。本研究通过对105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心房颤动患者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占70.5%),占较大比重,可以说是主要诱发心房颤动的原因。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进行的房颤住院病例调查显示,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房颤相关疾病,发病率40.3%[12]。本组病例中高血压病患病率高于上述文献比率,考虑与本组为老年人有关。高血压可引起左室、左房压力增高,心肌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左心房肌电生理性不稳定,心房内多发性折返,出现房颤,故高血压病为老年房颤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3-15]。

由于房颤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多种疾病并存,使用抗凝治疗,往往可能并发出血,导致在临床上抗凝、抗栓治疗不足。虽然我们已经在努力或尽量地对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但从我们的数据来看,结果并不满意,只有20.0%的患者使用华法林,而62.9%的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甚至还有17.1%的患者未使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16-19]。且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其中11例(10.48%)未发生心功能不全,使用药物后,心功能Ⅰ、Ⅱ、Ⅲ、Ⅳ级分别为1例(0.95%)、7例(6.67%)、72例(68.57%)、14例(13.33%)。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使得能用华法林抗凝的房颤患者尽量使用,并保证抗凝安全,能使房颤患者获取最大受益。首先,我们需要成立专业的房颤抗凝管理团队。“专业的团队、专人负责”是房颤抗凝管理的核心。其作用是①在患者住院期间,严格按照相关指南规范治疗,根据CHA2DS2-VASc及HAS-BLED对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加以评估,加强对抗凝强度和稳定性的检测;②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房颤方面的患教,使患方能建立的抗凝意识,明确抗凝的风险获益;考虑房颤住院患者基本为高龄,理解能力差,故需家属同时进行房颤方面的患教,特别是能简单应用即时通讯工具的家属。同时对患方进行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进行培训。第二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是提升患方抗凝治疗意愿的关键一环。考虑我院房颤住院患者基本为来自农村,且其高龄,有时不能耐受稍长时间的交通,不方便每次监测INR后到医院门诊咨询。目前我们正在尝试使用杏树林的病历夹的随访功能,作为医患双方沟通的媒介。该病历夹能通过微信在固定的时间节点进行主动随访,提醒患方及时复查INR,同时患方可以通过拍照或直接输入INR值的方式,直接咨询我们的房颤抗凝管理团队。不方便来医院门诊的患者可在当地医院门诊复查INR后,通过微信联系我们的专业团队,并接受剂量调整意见。如遇特殊事件(如INR值异常升高或持续不升),我们则可通知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记录每次就诊时间、INR值以及华法林用量。第三应该推动普及INR监测。基层医院INR监测不方便,是导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不足的重要原因。如果抗凝治疗人群能像测快速血糖一样,监测INR,但应用POCT(point-of-eare test,现场即时监测)监测INR的人数很少。应用POCT只需患者的一滴指血,即刻就能报告结果,操作方便、快速、准确,有利于抗凝的系统管理或自我管理,并能提高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优效性和安全性。

总之,房颤住院患者基本为高龄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其中以高血压最为多见,其次为冠心病,具有栓塞的高危风险,为了能让房颤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受益,应加强抗凝治疗。

[1]Hy1ek E,Go A,Chang Y,et a1.Effect of intensity of ora1 anticoagu1ation on stroke severity and morta1ity in atria1 fibri11ation[J].N Eng J Med,2003,349(64):1019-1026.

[2]Wo1f P,Abbott R,Kanne1 W.Atria1 fibri11ation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troke:The Framingham Study[J]. Stroke,1991,223:983-988.

[3]马长生,周玉杰,马煜,等.北京地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随访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1):165-167.

[4]胡大一,孙艺红,周自强,等.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1):157-161.

[5]戎立辉,任钦.心房颤动患者院内发生脑栓塞的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1488-1499.

[6]蔡录.心房颤动420例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8(1):30-31.

[7]蓝县武,李自成,张爱东,等.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策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29(12):883-887.

[8]张秀锦,李小鹰.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3):183-1851

[9]张绍深.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在心房纤颤中预防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4):125-126.

[10]贺业健.120例老年人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3):92-93.

[11]孙安志,王晓辉.老年心房颤动103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0):1376-1377.

[12]李小鹰.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的出血风险、影响因素与预防方法[J].中华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39(3):285-288.

[13]Camm AJ,Kirehhof P,Lip GY,et a1.Guide1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1 fibri11ation: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1 fibri11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1ogy[J].Eur Heart J,2010,31(19):2369-2429.

[14]郭晓华,张宇,许国军,等.乌鲁木齐市1310例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5):371-372.

[15]马长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华法令抗凝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杂志,2006,8(10):649-650.

[16]吴志国,郭丽.老年心房纤颤患者37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6):62.

[17]Fuster V,Ryden LE,Asinger RW,et a1.ACC/AHA/ESC guide1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1 fibri11ation: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11ege of Cardio1-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1ines an d the Europe Society of Cardio1ogy Comm ittee for Practice Guide1ines and Po1icy COILencase[J]. Eur Heart J,2001,22:1852-1923.

[18]张澎.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现状[J].长城心脏快讯,2005,2(5):1-3.

[19]Wijfe1s MC,Kirchhof CJ,Dor1and R,et a1.Atria1 fibri11ation befets atria1 fibri11arion:a study in awake chronica11y instrumented goats[J].Circu1ation,1995,92(7):1954-1968.

Analysis of clinical feature of 105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ZHANG QijunLI DanYU Li
Department of Cardio1ogy,Yinzhou Second Hospita1 of Ningbo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Ningbo315100,China

R541.75

B

1673-9701(2016)16-0069-03

浙江省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1A610033)

2016-01-26)

猜你喜欢
华法林心内科房颤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