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突然宣布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把权杖交给了时年47岁的普京。普京果然不凡。迅速变身时尚达人与运动健将且不说,演过一场精巧的“二人转”之后,他以超人的铁腕把国人的支持率一次次推向了新高。普京的话题太多,我想说的是前几天看过的一部俄国电影《利维坦》。
演的是一个俄式的“强拆”故事。巴伦支海沿岸一个港口小城市,工匠科里亚一家三口过着平静的生活。油漆斑驳的小楼,落地窗外小河流过,底层是他的汽车修理店。科里亚酗酒,脾气也不好,但凭手艺养活着一家三口人;美丽的妻子利亚在渔场做工,补贴家用。谈不上小康,也算是安宁吧。灾难始于市长的出场,他以公共设施建设为名,强征河边土地。这种事我们身边也有,但还是没料到结局竟如此悲惨:被拆者死的死、入狱的入狱,彻底毁了;强拆的专权者大获全胜,并“虔诚”地去教堂为自己的灵魂洗了白。
我们熟知西方的口味,所以影片金球获奖、奥斯卡入围都在情理之中。略感吃惊的是,它的投资人赫然列有:俄国文化部。这该是部“地下”电影啊(就像《鬼子来了》《活着》),我对普京有点看不透了——那专横跋扈的市长身后就挂着他的巨照。
让故事脉络变得复杂的是那位来自莫斯科的律师。起先,他的“来头”让市长狐疑,随后被荒野中一顿暴打给“解决”了。千不该万不该,他同利亚有了出轨恋,把一场悲剧推向了万劫不复。利亚跳海,已原谅妻子的科里亚,却被预设的“谋杀”罪名锁定了15年监禁。“强拆”又续了“强判”,市长出了一口长气:“谢天谢地!”
悲剧是社会悲剧,也是当事人的性格悲剧。科里亚的婚姻自然潜藏着不和谐,但恰恰是“强拆”官司,推动其引燃与爆发。科日益烦躁、借酒浇愁;压抑的利亚从律师身上嗅出了另一类男人的味道,并有了去首都生活的一丝向往……看到科里亚跪在妻子遗体旁泣不成声时,我知道这场社会暴力找到了合乎情理的出口而走向“完美”的结局。穷困、粗鄙和飘摇本来就是科里亚们生活的底色,风暴来袭便快速走向毁灭。
央视舞台上,挖掘机手灵巧地操纵铁臂做着表演:投篮、起瓶盖、摘下女模特的帽子。那巨大的铁臂回转与甩动时,我的心突然抽紧,脑中竟晃动着科里亚的小木楼,它就是在铁臂的肆虐下,瞬间变成了一堆废墟。“利维坦”何意?旧约里,它是一种怪兽。面对荧屏,我失去理智地愤怒了:为何总逃不脱这只怪兽,任它一而再、再而三地跑到我们面前耀武扬威?
科里亚只是命运悲惨,更加可怕的是另一种结局。我细读了今年1月5日发生在银川的公交纵火案始末。17人死,33人伤!我们谁都不会以温暖的语言,去描摹纵火犯马永年的不幸经历与犯罪缘由,但目光不能不被一些细节绊住。发生惨案一个月前,马爬上某商城天台,将柴油浇在身上,拉横幅讨薪。惨案5天前,马离家出走,留下了绝命书。马父一次次报警,被一次次推诿。1天前,马在朋友圈发了绝笔信:“三年来拿不到工钱,在贫穷中老婆离婚而去,父子兄弟反目,还被放高利贷的人追杀。让这一切都过去吧。我用五百年地狱的煎熬和五百年当牛做马的轮回来作代价……”
人上了绝路,突然转过身来对抗社会;人之将死,狠下心与所有活着的人为敌!马永年被怪兽追得无路可逃,我眼见这邪恶的魔鬼挥动铁臂,钻入了他的身体。
那颗恶毒的复仇种子如何一天天被催熟?又是什么力量助他在最后关头跃上了恐怖的恶之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