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桐淯
[摘 要]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组织,发展共青团事业不仅能够丰富中国共产党的后备队伍,同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给青年意识形态带来一定的冲击,使得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充满了挑战。
[关键词]新形势 冲击 共青团工作 挑战
中图分类号:C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311-01
1 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现状
1.1 传统的政治优越性削弱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 2012 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了新的认识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在与中国共青团的关系上,也体现了实事求是和放开搞活的精神,逐渐由插手共青团组织的具体事务,转为加强宏观政治领导,支持其依法、依照章程独立自主开展活动。这一新的形势,使得共青团的主动性和战斗力增强。然而,共青团的自主性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中国共产党组织关系的疏远,这在我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特别完善,在民主法治还不是很成熟情况下,在政府绝对垄断资源的大环境下,共青团组织的人民团体的尴尬地位使得其能够调动的资源减少,影响力降低,造成共青团实际地位的下降[1]。同时,共青团管理青年事务不具有法律授权和独占性,政府对共青团工作逐渐不重视甚至挤压共青团资源和空间,共青团组织的接班人政治地位和光环逐渐褪色。
1.2 组织管理模式滞后
传统的共青团组织管理以政治命令和政治动员为主,重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方针政策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青年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服从,强调青年思想行为的整齐划一,青年处于绝对受支配地位,,共青团处于中国共产党的传声筒地位,从而形成了垂直、简单、层级的单向工作模式。在这种组织管理模式下,共青团不需要了解青年的实际需求,不需要满足青年利益,共青团组织功能非常单一,缺乏纵向和横向的交流沟通。面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中国共青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青年已逃脱体制和思想的束缚,成为自由的个体,在这大的历史背景下,共青团组织出现了职能错位,服务对象缺失,服务手段陈旧,层级管理失效,整个团组织处于缺位状态。
1.3 基层团组织建设空心化
受时代影响,基层共青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团支部建设空心化非常严重。很多基层团支部有名无实,大多是光杆司令、空壳支部。在应付上级检查时,应急配齐团支部班子,腾出临时办公场地,检查过后一切照旧。在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和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中,很多村级团支部是由年龄很大的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团支部没有团员、没有共青团活动。乡镇一级共青团组织同样存在共青团员的流失,乡镇团组织班子空心化、乡镇团组织活动内容贫乏化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在基层中还存在着共青团干部的培养难题,共青团干部流动快、不稳定,造成青年工作的不延续性、不可持续发展,对共青团的基层基础建设和凝聚力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使得共青团有失去基层的危险倾向。
2.新形势下共青团面临的挑战
中国共青团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团中央领导在各种会议上都反复强调共青团面临三大挑战,实际上,中国共青团团的挑战远远不止这么多,但最本质、最核心的还是与中国共产党、与青年、与时代关系这三大挑战,这对共青团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存在都有根本影响[2]。
第一、 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挑战: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化进程,面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服务职能的增强,中国共青团也必须适应时代变化,为社会提供有益的服务,贴近社会和青年的实际需求,这是中国共青团继续存在的价值意义。
第二、 共青团与青年的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在现今情况下,很大部分青年的一些诉求和发展方向,跟我们共青团所要求的政治方向有所差异,这就对我们常态下、平时的引导工作提出了要求。
第三、 共青团与时代的关系面临新的挑战,第一是国际化。西方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带来了很大的变更;第二是信息化。电视、广播、网络、电脑、手机等新信息载体,短信、博客、微博、微信等信息新传播方式对于青年的影响力巨大,已成为青年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第三是城镇化。大量的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在不同区域中进行转移,这使得我们过去传统的青年空间集聚方式和行政化格局确定的组织建设方式也都遇到了新的挑战。
3 新时期开展工作重点[3]
3.1 组织青年,巩固共青团工作职能基础
共青团这个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要生存与发展,关键就在于基层的建设与活力。共青团要履行好组织青年这项重要职能,就必须力争使组织覆盖全体青年,共青团要摸索新方法和新手段来组织青年,团组织进网络、进宿舍、进社团等途径都是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可以研究和尝试的。
飞快发展的信息技术使青年对网络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加之流动的团员青年人数激增的新情况,互联网络成为了共青团组织青年的新方式,共青团必须认真研究如何运用互联网络这种新方式、新载体来组织广大青年。同时,共青团要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要与时俱进,在组织活动时,把思想教育与青年兴趣结合起来,把工作要求与青年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共青团只要坚持这样做下去,就一定能够发挥好组织青年这一重要职能。
3.2 引导青年,完成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
当前,我国正经历社会与经济高速发展的变革时期,高效快速的互联网络的运用已经相当普及,当今时代,媒介传播的方式得到极大的丰富,因此广大青年接触新兴思想文化的方式更加广泛,速度更加快,内容也就良莠不齐。如果不对这部分青年的思想意识进行矫正引导,将来,他们就可能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教育并引导青年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广大青年紧密团结到党的周围,奠定党执政的坚实的青年群众基础。
3.3 服务青年,把握共青团职能核心要素
要为党的共产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共青团就必须采取实际行动代表和维护广大青年的合法利益,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纽带与桥梁的作用。良好的服务能够增强一个组织的凝聚力,为成员服务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共青团也一样,也需要为自己的成员做好服务。 “坚持把竭诚服务青年作为团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团的十五大通过的团章修正案中被正式写入了团章总则,成为共青团基本职能和工作指导思想的一项核心内容,这表明新时期共青团在指导思想和基本职能定位上有了新的发展。共青团必须强化服务青年的意识,增强服务青年的能力,使服务青年的工作更好地适应青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好地满足青年群体的不要求。
3.4 维护青年,突出共青团职能需求
共青团作为青年群众的政治团体,在新时期,在青年群体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稳定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更应突出坚定维护青年群体合法权益的职能,只有这样,共青团才能团结凝聚青年,才能为共青团的更大发展奠定不可动摇的青年群众基础共青团要加强自身对青年的吸引力增强自身凝聚力,就必须更好的维护好广大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把自身建立成一个青年表达自身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的机构。这样的共青团才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活力,才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才能引导广大青年为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胡九龙. 做好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J]. 北京青年工作研究. 2015(10): 7-9.
[2] 刘明安. 浅谈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团的工作新模式[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8): 37.
[3] 贾慧敏.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想法[J]. 中国培训. 2016(2): 167.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