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选的这块三文鱼更大。你一定很饿了,因此没选更小的那块。”
在国内,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很小就懂得加减乘除而倍加赞赏,但在美国,小D的认知老师告诉我,孩子学习数学至少要到3岁以后。他们认为,会算数并不是数学启蒙的全部,这些其实都是可以用工具代替的,关键要锻炼思维模式,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计算口诀。
数数这件事,我们从来没有刻意教过小D,但她1岁半左右的时候突然自己就会了。我当时很惊讶,但认知老师却一点都不惊讶,她说,你没发现,我带着小D走楼梯时会边走边数楼梯层数吗?我们在玩搭积木时,也是搭好了就一起数出来;小D坐电梯时对显示楼层的屏幕很感兴趣,你常常跟着显示屏数给她听,记得吗?。
经过老师一提醒,我才恍然大悟。我以为那是语言启蒙,现在才发现,原来这就算是最早期的数字启蒙。因此,孩子在2岁前我们如果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输入”,那慢慢地,孩子就会自己“输出”。认识数字、数数,原来真的不需要一本正经买卡片教。
1数数 积木、楼梯都是天然的教具
数数这件事,我们从来没有刻意教过小D,但她1岁半左右的时候突然自己就会了。我当时很惊讶,但认知老师却一点都不惊讶,她说,你没发现,我带着小D走楼梯时会边走边数楼梯层数吗?我们在玩搭积木时,也是搭好了就一起数出来;小D坐电梯时对显示楼层的屏幕很感兴趣,你常常跟着显示屏数给她听,记得吗?。
经过老师一提醒,我才恍然大悟。我以为那是语言启蒙,现在才发现,原来这就算是最早期的数字启蒙。因此,孩子在2岁前我们如果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输入”,那慢慢地,孩子就会自己“输出”。认识数字、数数,原来真的不需要一本正经买卡片教。
2空间概念 三角形有几条边?
空间概念就是我们长大后学的“几何学”,对于小孩子来说,“几何学”的雏形是了解形状、位置等。
形状 每个家庭估计都有一个形状配对玩具吧,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空间概念启蒙玩具。老师和小D在玩这个玩具时,总会趁机带着她了解每个形状,数不同形状的边:“这是三角形,1、2、3,它有三条边。”这样不仅强化了数字概念,也开始引进了形状的概念。
位置 小D把玩具放进盒子里时,老师会在一旁强调“里面,你放到盒子里面”;当球滚到桌子底下后,她会说“阿欧,球在桌子下面,下面”;带小D去公园玩跷跷板时,她会说“你在上面”或“你在下面”。 可见,语言启蒙和数学启蒙融合在一起了。
3计量单位 一个大罐子的水等于几个小杯子的水?
计量单位可以从了解各种不同的刻度单位开始,比如我们读书时会要求换算1米等于多少厘米,这类的题目就是考核衡量的能力。小D洗澡时很喜欢玩水,我就准备了一个大的罐子和几个小杯子,让她灌水玩。“小的杯子需要灌几次才能装满大的罐子啊?三次,所以一个大罐子等于三个小杯子。”
如果你会烘焙,那么让孩子参与烘焙过程就是个特别好的启蒙。在制作面包饼干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量杯,你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如何用不同的量杯称量不同的原材料。
4估计 你选大的三文鱼还是小的那块?
估计,也就是估算,估值,对于3岁前的孩子其实挺难理解的。但老师建议可以先帮助孩子理解更多、更少、更大、更小等概念。比如,我们吃饭时经常会提供两个选择,两块三文鱼,一块大一点,一块小一点。小D选完后,我就会告诉她:“你选的这块三文鱼更大。你一定很饿了,因此没选更小的那块。”
再比如,我每次烘干衣服后会放在她的游戏垫上一起叠,这时可以把衣服堆成两堆,然后告诉她,“这堆更多,这堆更少”。总之,就是把这些抽象的概念用生活中她经常遇到的场景来帮助理解。
5规律 睡觉前,先干嘛?
数学里的规律指的是发现数字、形状等按照怎样的逻辑出现,并根据这样的逻辑预测下一个出现的是什么。
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最好的启蒙就是让他们了解先后顺序(“首先”“然后”“其次”等)。这方面小D非常薄弱,也是我们现在在加强的。比如平时出门时,用顺序的形式和孩子沟通,“首先,我们要穿鞋,然后我们坐上推车,接着我们出门。”晚上睡觉前,可以是,“先刷牙,再睡觉”,从而让孩子逐渐明白这样的逻辑关系。
6.归类:衣服是红色的,还有什么是红色的?
这里关键是让孩子了解一些概念,比如颜色、形状、找相同。
老师曾和小D玩过一个游戏,拿一本她喜欢的绘本,然后根据绘本准备几个里面的东西,比如绘本里有小鸟,老师就准备一个小鸟和一个小猫的毛绒玩具,读到小鸟这一页时,她就会把小鸟和小猫展现给小D,问:“哪个和书里是一样的啊?”如果小D选择正确了,她就会强调,“这是小鸟,这也是小鸟,它们是一样的。这是小猫,它和小鸟是不一样的。”
为了帮助小D学习颜色,老师建议我选择一天作为颜色日,比如在“红色日”那天,我和小D穿的衣服都是红色的,当天给她玩的玩具也都带有红色,在日常互动时还可以不断强化,“这是红色,那也是红色,它们是一样的。”当小D慢慢掌握了颜色后,我们就会进行扩展,“小D的衣服是红色的,还有什么是红色的?”
另外,把袜子配对和整理玩具这类工作也是归类的游戏,所以,只要花点小心思,家务活也可以变成好玩的游戏。
这一年多从老师那影响我最深的就是,美国所有早期启蒙都很注重“思维模式”,而不是单纯的“招式”。老师从来不会说“你们要开始教小D认识数字了,要教她喊爸爸妈妈了。”她总是在帮助我,如何把这些启蒙有意识地融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互动中。、
(作者简介: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因女儿小D早产转为全职妈妈。开通微信公众号:大J小D,记录纽约顶尖团队专业指导下的育儿心得和早教经验,分享一个母亲的自我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