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静
摘 要:为了有效推动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避免出现传统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为例,介绍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策略,为语文课程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性
小学是学生认识世界和学习知识的起步阶段,也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阶段。语文是小学中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相关知识,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习中主要为学生讲授一些基本的汉字拼写和造句;在高年级阶段则主要教会学生对文章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但是现阶段很多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思路前进即可,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较差。另外这种教学方法还导致语文阅读的学习变得非常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下面我们就小学高年级语文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调整最佳的阅读速度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具备了较高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阅读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避免出现材料过难,超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的现象。
合适的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完成之后感到较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然后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对于教学中使用的阅读材料,可以是报纸上刊登的文章,也可以是网络中发表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必须要巨白较高的学习价值。一方面实现学生视野的拓展,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文章不同阶段的背景资料进行了解。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如课前预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所用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性质差别较大,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把握课文中的重点和主旨,然后在课堂上带着探究的目的进行阅读能够极大的提升阅读的质量。但是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不通过预习,直接进行文章的阅读,不能够对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含义进行了解,导致整个阅读过程比较盲目,阅读速度较慢,思维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能够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
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使用基础性的工具,从而在阅读中通过工具查阅不认识的生词,从而实现对阅读材料更好的理解。同时对于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生词,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上下文的阅读和理解,猜测该生词的含义,然后等阅读完成之后再通过查找工具验证自己猜测的正确性。
三、加强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语文中包含的内容很多,单纯依靠课本中的材料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扩展其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使其对社会和生活形成一个真正的认识。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每个时期都有非常经典的文章,反映了当前作者的情感特征。同时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也是经过作者返回锤炼,带有作者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所阐述内容,理解当时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
另外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重,通过课外阅读他们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但是对于课外阅读的材料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避免学生阅读一些低俗的小说,影响小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推荐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从而对学生对阅读范围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其阅读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四、调整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其教学方式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导致教学质量差别较大。为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然后因材施教,实现对所有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探讨所学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相互探讨和分析,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自己对文章内容理解的不足之处。另外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充分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五、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其能够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但是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章内容的讲解非常细致,影响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挥。为了能够满足素质教学的要求,提高小学生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的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如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加强课外阅读和调整阅读教学方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参考文献:
[1]吴诗岚.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3).
[2]周旭生.让新课标下语文课堂充满动感[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4).
[3]黄亢美.阅读教学要念好“三字经”[J].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05(11)